滑板车把手升降调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4890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滑板车把手升降调整机构。为提供一种把手竖管定位稳固、避免调整时产生噪音及构件之间损坏的运动器械部件,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包括外周设有定位槽沟的把手竖管、外管、套设于把手竖管与外管之间的衬套及套设于外管外的快拆束套;外管上端段剖设弹性槽,其内周表面设有卡结槽沟及嵌卡环槽;衬套上端段剖设弹性槽,其内、外周表面分别设有定位凸肋、卡结槽及嵌卡凸缘。(*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运动器械部件,特别是一种滑板车把手升降调整机构。如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目前习用的滑板车,其把手升降调整机构包括把手竖管10、外管20、快拆束套30)及螺栓40。把手竖管10表面设置与管身等长的槽沟11,外管20上端段相对两侧缘分别剖设弹性槽21及套合槽22,于套合槽22中段设有较大直径的固定孔23。快拆束套30的C形束孔内缘与开口的对侧设有定位凸块31,并于定位凸块31中段往外贯设较大直径的螺孔311。组合时,如图3所示,先将快拆束套30的C形束孔套置於外管20上端段,令快拆束套30的开口与外管20的弹性槽21对合,同时令快拆束套30的定位凸块31套合于外管20上端段的套合槽22而往内凸出适当一段,再以螺栓40螺结于定位凸块31的螺孔311,使螺栓40末段卡结于外管20套合槽22中段的固定孔23内固定,另将把手竖管10对正穿套于外管20内缘,令快拆束套30的定位凸块31的凸出段嵌合把手竖管10的槽沟11,以防止把手竖管10于升降调整时产生转向,再将快拆束套30快拆组扳紧,迫使外管20上端段藉由弹性槽21的弹性空间而往内束结固定把手竖管10,即完成组合。当滑板车的把手欲进行升降调整时,如图4所示,将快拆束套30的快拆组松开,使外管20释放对把手竖管10的束结,则即可活动上下调移把手竖管10,以将把手调整至所需高度。如上所述的习用升降调整结构,尚存在下列缺失1、其系藉金属外管20束结同为金属材质的把手竖管10,因而束结的稳固性不佳,易于使用时发生把手往下滑移的现象,从而造成危险及不便;2、当调整把手升降时,把手竖管10与外管20之间会发出金属间相互摩擦的尖锐噪音;3、当调整把手升降时,把手竖管10的表面会因与外管20的内缘之间形成摩擦而受到破坏,进而影响滑板车整体美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把手竖管定位稳固、避免调整时产生噪音及构件之间损坏的滑板车把手升降调整机构。本技术包括把手竖管、外管、衬套及快拆束套;把手竖管表面设有与管身等长的定位槽沟;外管上端段剖设弹性槽,其内周表面等分均设数道卡结槽沟,内周表面上端段环设嵌卡环槽;衬套为套设于把手竖管与外管之间的圆管体,其上端段等分剖设复数弹性槽的圆管体,其内周表面设有与把手竖管表面定位槽沟相对应并嵌合的定位凸肋,其外周表面设有与外管内周表面卡结槽及嵌卡环槽相对应并嵌合的卡结凸肋及嵌卡凸缘;快拆束套设有与外管外径相对应并套合的C形束孔。其中快拆束套C形束孔上端环设可卡抵于外管顶缘的卡抵缘。由于本技术包括外周设有定位槽沟的把手竖管、外管、套设于把手竖管与外管之间的衬套及快拆束套;外管上端段剖设弹性槽,其内周表面设有卡结槽沟及嵌卡环槽;衬套上端段剖设弹性槽,其内周表面设有与把手竖管表面定位槽沟相对应并嵌合的定位凸肋,其外周表面设有与外管内周表面卡结槽及嵌卡环槽相对应并嵌合的卡结凸肋及嵌卡凸缘;快拆束套设有与外管外径相对应并套合的C形束孔。组合时,将衬套塞套于外管上段内缘,其外周表面的卡结凸肋及嵌卡凸缘与外管内周表面的卡结槽沟及嵌卡环槽相互嵌卡,快拆束套套结於外管的上端段,把手竖管穿套于衬套内缘,其定位槽沟与衬套内周表面的位凸肋嵌合,最後将快拆束套的快拆组扳紧,便可将把手竖管稳固定位。欲对滑板车把手进行升降调整时,将快拆束套的快拆组松开,使外管释放对衬套及把手竖管的束结,即可上、下调移把手竖管,以将把手调整至所需高度;不仅把手竖管定位稳固,而且可避免调整时产生噪音及构件之间损坏,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图1、为习用的滑板车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为习用的升降调整机构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3、为习用的升降调整机构结构示意立体图。图4、为习用的升降调整机构调整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结构示意立体图。图7、为图6中A-A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调整动作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5所示,本技术包括把手竖管50、外管60、衬套70及快拆束套80。把手竖管50表面等分均设三道与管身等长的定位槽沟51。外管60上端段剖设适当长度的弹性槽61,内周表面等分均设六道卡结槽沟62,并于内周表面上端段环设嵌卡环槽63。衬套70系为塑钢材质的圆管体,其上端段等分剖设三适当长度的弹性槽71,内周表面等分均设三道定位凸肋72,并于外周表面等分均设六道卡结凸肋73,且于外周表面上端段环设嵌卡凸缘74。快拆束套80设有与外管60外径相对应的C形束孔,C形束孔上端环设卡抵缘81。组合时,如图6、图7所示,将衬套70对正塞套于外管60上段内缘,令衬套70外周表面的六道卡结凸肋73与外管60内周表面的六道卡结槽沟62相互卡结,同时令衬套70外周表面上端段的嵌卡凸缘74藉由三弹性槽71的弹性空间而嵌入外管60内周表面上端段的嵌卡环槽63内嵌卡固定;以快拆束套80的C形束孔将快拆束套80套结於外管60的上端段,藉C形束孔上端的卡抵缘81卡抵于外管60顶缘固定,并令快拆束套80的开口与外管60的弹性槽61对合;再将把手竖管50对正穿套于衬套70内缘,令衬套70内周表面的三定位凸肋72与把手竖管50的三定位槽沟51嵌合,以防止把手竖管50于升降调整时产生转向;最後将快拆束套80的快拆组扳紧,迫使外管60上端段藉由其上弹性槽61的弹性空间而往内束结衬套70及把手竖管50,便可将把手竖管50稳固定位,即完成组合者。欲对滑板车把手进行升降调整时,如图8所示,将快拆束套80的快拆组松开,使外管60释放对衬套70及把手竖管50的束结,即可上、下调移把手竖管50,以将把手调整至所需高度。本技术具有下述效益1、于外管60与把手竖管50间设置塑钢材质的衬套70,因而可使把手竖管50的定位稳固,而不至于在使用中发生把手往下滑移的情况,使用方便、安全可靠;2、调整把手升降时,藉由为塑钢材质的衬套70分隔,可避免把手竖管50与外管60之间产生金属摩擦的尖锐噪音;3、藉由为塑钢材质的衬套70外周表面与把手竖管50内缘贴触,使把手竖管50的金属表面不易因摩擦而受到破坏。权利要求1.一种滑板车把手升降调整机构,它包括把手竖管、外管及快拆束套;把手竖管表面设有与管身等长的定位槽沟;外管上端段剖设弹性槽;快拆束套设有与外管外径相对应并套合的C形束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竖管与外管之间套设有衬套;外管内周表面等分均设数道卡结槽沟,内周表面上端段环设嵌卡环槽;衬套为上端段等分剖设复数弹性槽的圆管体,其内周表面设有与把手竖管表面定位槽沟相对应并嵌合的定位凸肋,其外周表面设有与外管内周表面卡结槽及嵌卡环槽相对应并嵌合的卡结凸肋及嵌卡凸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把手升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拆束套C形束孔上端环设可卡抵于外管顶缘的卡抵缘。专利摘要一种滑板车把手升降调整机构。为提供一种把手竖管定位稳固、避免调整时产生噪音及构件之间损坏的运动器械部件,提出本技术,它包括外周设有定位槽沟的把手竖管、外管、套设于把手竖管与外管之间的衬套及套设于外管外的快拆束套;外管上端段剖设弹性槽,其内周表面设有卡结槽沟及嵌卡环槽;衬套上端段剖设弹性槽,其内、外周表面分别设有定位凸肋、卡结槽及嵌卡凸缘。文档编号A63C17/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板车把手升降调整机构,它包括把手竖管、外管及快拆束套;把手竖管表面设有与管身等长的定位槽沟;外管上端段剖设弹性槽;快拆束套设有与外管外径相对应并套合的C形束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竖管与外管之间套设有衬套;外管内周表面等分均设数道卡结槽沟,内周表面上端段环设嵌卡环槽;衬套为上端段等分剖设复数弹性槽的圆管体,其内周表面设有与把手竖管表面定位槽沟相对应并嵌合的定位凸肋,其外周表面设有与外管内周表面卡结槽及嵌卡环槽相对应并嵌合的卡结凸肋及嵌卡凸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咏辉
申请(专利权)人:丞总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