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磁性的绝缘套筒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4763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31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磁性的绝缘套筒扳手,包括套筒及与套筒相连的手柄,所述手柄为绝缘手柄;所述套筒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的螺帽卡口开口端设置有第一磁体,套筒本体的螺帽卡口的底端和/或侧面上还设置有第二磁体。本工具中,通过设置于套筒上的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第一磁体用于吸附平垫或弹簧垫,第二磁体用于吸附螺栓或螺帽,故本工具在带电作业时,绝缘手柄用于实现操作者与带电设备的绝缘,消除了操作者对手套的依赖性;同时通过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可在操作者不触碰或者靠近带电设备时,在螺栓、螺帽、平垫、弹簧垫等不跌落的情况下,完成对带电设备上螺栓的拆卸和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设备装配工器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磁性的绝缘套筒扳手
技术介绍
在配网带电作业中,经常需要使用套筒扳手来松紧螺栓。考虑到带电作业的安全性,配网带电作业人员在进行操作时,需要同时佩戴三层手套:戴吸汗手套、绝缘手套及防刺穿手套,厚重的手套使得作业人员在拆除细小螺栓螺帽时极易发生脱落,存在高空落物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带磁性的套筒扳手,在常规装配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装配效率,但现有技术中尚无适合带电作业用的类似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带磁性的套筒扳手,在常规装配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装配效率,但现有技术中尚无适合带电作业用的类似产品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磁性的绝缘套筒扳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磁性的绝缘套筒扳手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带磁性的绝缘套筒扳手,包括套筒及与套筒相连的手柄,所述手柄为绝缘手柄;所述套筒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的螺帽卡口开口端设置有第一磁体,套筒本体的螺帽卡口的底端和/或侧面上还设置有第二磁体。现有技术中出现了涂覆有磁粉的套筒扳手,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现有的套筒扳手仅对螺栓或螺帽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对于平垫、弹簧垫等连接附件,达不到理想的吸附效果。本装置中,通过设置于套筒上的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第一磁体用于吸附平垫或弹簧垫,第二磁体用于吸附螺栓或螺帽,故本工具在带电作业时,绝缘手柄用于实现操作者与带电设备的绝缘,消除了操作者对手套的依赖性;同时通过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可在操作者不触碰或者靠近带电设备时,在螺栓、螺帽、平垫、弹簧垫等不跌落的情况下,完成对带电设备上螺栓的拆卸和安装。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作为可传递较大转矩的手柄实现方式,所述手柄包括为金属材质的内杆及包裹于内杆外侧的绝缘套。优选所述绝缘套为橡胶套,以达到提升操作者对本工具握持稳定性的技术效果。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区别于传统作业,由于作业位置可能会涉及到有较强磁场的区域,所述第一磁体及第二磁体与套筒本体均呈可拆卸连接关系,且第一磁体呈环状,第一磁体的轴线与套筒的轴线共线。以上第一磁体及第二磁体与套筒本体的连接关系便于更换第一磁体及第二磁体,以在本工具使用过程中,因为以上磁场区域或本工具被摔撞,第一磁体及第二磁体的磁场强度达不到要求时,及时更换第一磁体及第二磁体。作为一种对螺帽、螺栓、平垫、弹簧垫等吸附效果好、对第一磁体及第二磁体位置限定效果好、便于更换第一磁体及第二磁体的套筒形式,所述套筒本体的螺帽卡口开口端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套筒本体的螺帽卡口底端设置有圆形槽,所述环形槽及圆形槽上均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第一磁体及第二磁体分别内嵌于环形槽及圆形槽中,环形槽及圆形槽中均螺纹连接有用于实现第一磁体或第二磁体在套筒上位置固定的挡环。进一步的,在以上挡环的外端面上设置单个或多个条形槽,可通过其他条形工具驱动挡环转动完成挡环的拆装。为提高本工具完成螺栓装卸的效率,还包括棘轮部件,所述手柄与套筒通过棘轮部件相连,所述棘轮部件用于实现通过手柄单向向套筒上传递转矩。为使得本工具同时适用于紧固和松懈螺栓,所述棘轮部件为换向棘轮。为使得本工具适用于不同型号的螺栓,所述手柄与套筒的连接形式为可拆卸连接形式。作为套筒与手柄连接的具体形式,所述套筒上还固定有连接杆,还包括固定于手柄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穿设连接杆的孔,还包括设置于固定座上、与所述孔的侧壁面相交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锁紧杆,且所述连接杆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锁紧杆端部的凹槽。现有技术中,套筒可更换的工具一般通过弹簧的形式完成位置限定,本工具中采用螺纹连接的形式,在锁紧杆端部嵌入所述凹槽中后,可有效避免套筒在非人为情况下与手柄的连接关系失效。作为连接杆及所述孔的具体实现形式,以使得连接杆与所述孔之间在没有锁紧杆约束的情况下,即能传递转矩,同时使得手柄与套筒之间的连接部件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体积较小,所述连接杆及所述孔的截面均呈正方形。进一步的,在所述连接杆的各面对应位置均设置所述凹槽,以提高套筒与手柄的装配效率。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中,通过设置于套筒上的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第一磁体用于吸附平垫或弹簧垫,第二磁体用于吸附螺栓或螺帽,故本工具在带电作业时,绝缘手柄用于实现操作者与带电设备的绝缘,消除了操作者对手套的依赖性;同时通过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可在操作者不触碰或者靠近带电设备时,在螺栓、螺帽、平垫、弹簧垫等不跌落的情况下,完成对带电设备上螺栓的拆卸和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磁性的绝缘套筒扳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磁性的绝缘套筒扳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磁性的绝缘套筒扳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磁性的绝缘套筒扳手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反应连接杆形状及锁紧杆固定方式的局部剖视图。图中的编号依次为:1、手柄,2、棘轮部件,3、套筒,4、锁紧杆,5、第一磁体,6、第二磁体,7、挡环,8、固定座,9、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带磁性的绝缘套筒扳手,包括套筒3及与套筒3相连的手柄1,所述手柄1为绝缘手柄;所述套筒3包括套筒3本体,所述套筒3本体的螺帽卡口开口端设置有第一磁体5,套筒3本体的螺帽卡口的底端和/或侧面上还设置有第二磁体6。现有技术中出现了涂覆有磁粉的套筒扳手,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现有的套筒扳手仅对螺栓或螺帽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对于平垫、弹簧垫等连接附件,达不到理想的吸附效果。本装置中,通过设置于套筒3上的第一磁体5与第二磁体6,第一磁体5用于吸附平垫或弹簧垫,第二磁体6用于吸附螺栓或螺帽,故本工具在带电作业时,绝缘手柄用于实现操作者与带电设备的绝缘,消除了操作者对手套的依赖性;同时通过第一磁体5与第二磁体6,可在操作者不触碰或者靠近带电设备时,在螺栓、螺帽、平垫、弹簧垫等不跌落的情况下,完成对带电设备上螺栓的拆卸和安装。以上绝缘手柄的实现方式可以是通过在手柄1的外侧设置绝缘层、手柄1的整体材质为绝缘材料、在手柄1的长度方向,包括一段为绝缘材料的绝缘段等形式。实施例2: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作为可传递较大转矩的手柄1实现方式,所述手柄1包括为金属材质的内杆及包裹于内杆外侧的绝缘套。优选所述绝缘套为橡胶套,以达到提升操作者对本工具握持稳定性的技术效果。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区别于传统作业,由于作业位置可能会涉及到有较强磁场的区域,所述第一磁体5及第二磁体6与套筒3本体均呈可拆卸连接关系,且第一磁体5呈环状,第一磁体5的轴线与套筒3的轴线共线。以上第一磁体5及第二磁体6与套筒3本体的连接关系便于更换第一磁体5及第二磁体6,以在本工具使用过程中,因为以上磁场区域或本工具被摔撞,第一磁体5及第二磁体6的磁场强度达不到要求时,及时更换第一磁体5及第二磁体6。作为一种对螺帽、螺栓、平垫、弹簧垫等吸附效果好、对第一磁体5及第二磁体6位置限定效果好、便于更换第一磁体5及第二磁体6的套筒3形式,所述套筒3本体的螺帽卡口开口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磁性的绝缘套筒扳手,包括套筒(3)及与套筒(3)相连的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为绝缘手柄;所述套筒(3)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的螺帽卡口开口端设置有第一磁体(5),套筒本体的螺帽卡口的底端和/或侧面上还设置有第二磁体(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磁性的绝缘套筒扳手,包括套筒(3)及与套筒(3)相连的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为绝缘手柄;所述套筒(3)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的螺帽卡口开口端设置有第一磁体(5),套筒本体的螺帽卡口的底端和/或侧面上还设置有第二磁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磁性的绝缘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包括为金属材质的内杆及包裹于内杆外侧的绝缘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磁性的绝缘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5)及第二磁体(6)与套筒本体均呈可拆卸连接关系,且第一磁体(5)呈环状,第一磁体(5)的轴线与套筒(3)的轴线共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磁性的绝缘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的螺帽卡口开口端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套筒本体的螺帽卡口底端设置有圆形槽,所述环形槽及圆形槽上均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第一磁体(5)及第二磁体(6)分别内嵌于环形槽及圆形槽中,环形槽及圆形槽中均螺纹连接有用于实现第一磁体(5)或第二磁体(6)在套筒(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建杨智伟万方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