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整形立体塑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4706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31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子整形立体塑形装置,包括针体,所述针体的前端球形过渡,所述针体的后端设置有穿线孔,所述针体的外圈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在靠近所述针体前端位置处设置有过线槽,所述穿线孔内配合有手术缝线,所述手术缝线延伸至所述过线槽外部的那一部分弯折后埋设在所述凹槽内,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前端设置有圆弧形的叉槽,所述叉槽顶在所述手术缝线的弯折位置处,所述针体外部的靠近后端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圈;由于采用球形过渡,因此针体不会对鼻部的内部组织造成损伤,在穿设的深度可以通过限位圈限制,避免穿设过深,穿设完成后通过顶杆完成限位,降低对鼻部的伤害,同时避免针体将手术缝线带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鼻子整形立体塑形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享受,在外表上的做微妙变化已经是现今许多人都愿意投资尝试的方式。在台湾,后天整形美化五官早已是见怪不怪的行为,尤其是隆鼻手术特别盛行,就连公众人物都能在屏幕上侃侃而谈。但整型手术背后可能带来的后遗症以及风险,并非因医疗科技进步而可完全可免的。隆鼻手术虽是一项简单的小手术,仍会因为医师技术不良或经验不足的关系而导致失败。过去隆鼻手术是于鼻腔内开个较大的切口,将硅胶等植入物以手术方法置入,或于鼻头开个小洞,将线体放在洞口然后以枪体打入即可。然而此种方法是采用尖针或平针刺入鼻子,可能会割破血管或伤害神经,导致出血或神经伤害等,且手术过程可能会重复打入多次,风险较高。再者,当针体打入较深的部位时,完全包覆在针体内部线体,无法控制方向,且该线体埋在鼻子里面时无法抓住内部组织,而因为鼻子附近皮肤较薄,容易导致线体从洞口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鼻子整形立体塑形装置,手术时预先在鼻部开孔,而后通过针体穿设至鼻部内,由于采用球形过渡,因此针体不会对鼻部的内部组织造成损伤,在穿设的深度可以通过限位圈限制,避免穿设过深,穿设完成后通过顶杆完成限位,而后可以抽出针体,在顶杆的作用下手术缝线始终保持在鼻部内完成固定,而后再抽出顶杆即可,降低对鼻部的伤害,同时避免针体将手术缝线带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鼻子整形立体塑形装置,包括一穿设至鼻部内的针体,所述针体的前端球形过渡,所述针体的后端设置有穿线孔,所述针体的外圈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延伸至靠近所述针体前端位置处,所述凹槽在靠近所述针体前端位置处设置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与所述穿线孔贯通,所述穿线孔内配合有手术缝线,所述手术缝线的局部延伸至所述过线槽的外部,所述手术缝线延伸至所述过线槽外部的那一部分弯折后埋设在所述凹槽内,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前端设置有圆弧形的叉槽,所述叉槽顶在所述手术缝线的弯折位置处,所述针体外部的靠近后端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圈,所述手术缝线和所述顶杆通过所述限位圈束缚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限位圈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凹槽相对。优选地,所述凹槽为圆弧形槽。优选地,所述凹槽为平底槽。优选地,所述顶杆为实心杆件,所述顶杆的前端球形过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手术时预先在鼻部开孔,而后通过针体穿设至鼻部内,由于采用球形过渡,因此针体不会对鼻部的内部组织造成损伤,在穿设的深度可以通过限位圈限制,避免穿设过深,穿设完成后通过顶杆完成限位,而后可以抽出针体,在顶杆的作用下手术缝线始终保持在鼻部内完成固定,而后再抽出顶杆即可,降低对鼻部的伤害,同时避免针体将手术缝线带出,本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鼻子整形立体塑形装置,包括一穿设至鼻部内的针体1,所述针体1的前端球形过渡,所述针体1的后端设置有穿线孔101,所述针体1的外圈位置处设置有凹槽102,所述凹槽102延伸至靠近所述针体1前端位置处,所述凹槽102在靠近所述针体1前端位置处设置有过线槽103,所述过线槽103与所述穿线孔101贯通,所述穿线孔101内配合有手术缝线2,所述手术缝线2的局部延伸至所述过线槽103的外部,所述手术缝线2延伸至所述过线槽103外部的那一部分弯折后埋设在所述凹槽102内,在所述凹槽102内设置有顶杆3,所述顶杆3的前端设置有圆弧形的叉槽301,所述叉槽301顶在所述手术缝线2的弯折位置处,所述针体1外部的靠近后端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圈4,所述手术缝线2和所述顶杆3通过所述限位圈4束缚在所述凹槽102内,所述限位圈4的顶部设置有开口411,所述开口411与所述凹槽102相对,顶杆可以通过开口移动至凹槽的外部,方便针体的抽出。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凹槽102为圆弧形槽。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凹槽102为平底槽。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顶杆3为实心杆件,所述顶杆3的前端球形过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手术时预先在鼻部开孔,而后通过针体穿设至鼻部内,由于采用球形过渡,因此针体不会对鼻部的内部组织造成损伤,在穿设的深度可以通过限位圈限制,避免穿设过深,穿设完成后通过顶杆完成限位,而后可以抽出针体,在顶杆的作用下手术缝线始终保持在鼻部内完成固定,而后再抽出顶杆即可,降低对鼻部的伤害,同时避免针体将手术缝线带出,本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推广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鼻子整形立体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穿设至鼻部内的针体,所述针体的前端球形过渡,所述针体的后端设置有穿线孔,所述针体的外圈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延伸至靠近所述针体前端位置处,所述凹槽在靠近所述针体前端位置处设置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与所述穿线孔贯通,所述穿线孔内配合有手术缝线,所述手术缝线的局部延伸至所述过线槽的外部,所述手术缝线延伸至所述过线槽外部的那一部分弯折后埋设在所述凹槽内,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前端设置有圆弧形的叉槽,所述叉槽顶在所述手术缝线的弯折位置处,所述针体外部的靠近后端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圈,所述手术缝线和所述顶杆通过所述限位圈束缚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限位圈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凹槽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子整形立体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穿设至鼻部内的针体,所述针体的前端球形过渡,所述针体的后端设置有穿线孔,所述针体的外圈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延伸至靠近所述针体前端位置处,所述凹槽在靠近所述针体前端位置处设置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与所述穿线孔贯通,所述穿线孔内配合有手术缝线,所述手术缝线的局部延伸至所述过线槽的外部,所述手术缝线延伸至所述过线槽外部的那一部分弯折后埋设在所述凹槽内,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前端设置有圆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晓琴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瑞德曼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