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岳专利>正文

自助行进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4167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滚动式自助行进鞋,主要特点是鞋底前撑下方设有一前滚轮,鞋底跟部设有一向上凸起并具有弹性的内衬底,在该内衬底上固设有一供穿置一拉索的滑轮,又在内衬底与鞋底之间设有一塔型弹簧;鞋跟内设置有一对后滚轮和一动力传动机构;穿置在滑轮上的拉索其一端固定在鞋底内面上,另一端与设在鞋跟内的动力传动机构相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穿着后勿需跨步即能实现前进,作动力鞋使用,也可穿着后像一般鞋一样行走,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适于年老体弱者助步使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鞋类,是一种具有滚动机构的自助行进鞋。现有各类普通鞋子虽有材料、式样不同,一般都包含有鞋邦、鞋底和鞋跟,其作用也均只作保护脚部用。还有一些特殊结构的鞋子,如溜冰鞋具有运动功能,其结构中主要是在鞋底上装一组滚轮。穿上溜冰鞋运动时,以一只脚“推动”另一只脚滚动前进。由于溜冰鞋对路面的要求高,学习性和安全性差,故只能作运动鞋使用,而且使用属者一般都为青少年。众所周知,人在走路时一般都是先脚跟落地,其实,脚跟落地也在作功,是一种可利用的能量,故可设计出一种特殊结构的鞋,使它能充分利用脚跟落地时发出的能量,以帮助人们行走,使人们在行走时能减少体力消耗或提高行走速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助行进鞋,使之能在脚跟的作用下使设在鞋底上的滚轮能产生滚动运动,以减少体力消耗,帮助行走。实现上述目的的本技术包含有一般鞋子所具有的鞋邦、鞋底及鞋跟,并在鞋底上还设有滚轮装置,本技术的特点是,在鞋底前撑下方适当部位设有一前滚轮,鞋底跟部设有一向上起并具有弹性的内衬底,在该内衬底上固设有一供穿置一拉索的滑轮,又在内衬底与鞋底之间设有一塔型弹簧;鞋跟内设置有一对后滚轮和一动力传动机构;穿置在弹性内衬底之滑轮上的拉索其一端固定在鞋底内面上,另一端穿过鞋底与动力传动机构相衔接。如此结构的自助行进鞋,当脚跟作用于塔型弹簧使之压缩时,弹性内衬底靠近鞋底,亦即使穿置在滑轮上的拉索松弛,这时设在鞋跟内的动力传动机构将拉索收卷拉紧,传动机构即储能,而当脚跟向上抬起时,塔簧将内衬底弹起,设在内衬底上的滑轮即在拉索的作用下拉动传动机构产生旋转运动,而使后滚轮产生滚动运动。设在本技术鞋跟中的动力传动机构可以是一种具有棘齿啮合、齿轮传动的拉索轮传动机构,其具体结构中具有一拉索轮、一棘齿套筒、一组包含有一内齿轮、中间齿轮及轮轴齿轮的传动齿轮组;拉索轮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可与棘齿套筒上之棘齿相啮合的棘齿,另一例上与鞋跟内侧壁间设有一扭力盘簧,使扭力盘簧的一端固定在拉索轮上,另一端固定在鞋跟内侧壁上,该拉索轮穿设在传动齿轮的内齿轮轴上;棘齿套筒穿固在传动齿轮之内齿轮轴上拉索轮的前方,该棘齿套筒的外圆周面上设有滑动棘齿,内圆周面与内齿轮轴间设有一扭力盘簧,使扭力盘簧的一端固定在棘齿套筒的内圆周面上,另一端固定在传动齿轮的内齿轮轴上;装有一后滚轮的轮轴齿轮通过中间齿轮与内齿轮相啮合;在鞋跟另一内侧壁上设有可与棘齿套筒上滑动棘齿相啮合的棘齿。如此所说的动力传动机构,则当脚跟向下运动使弹性内衬底下行压缩塔簧时,拉索即呈松弛状态,此时,拉索轮能在扭力盘簧的作用下收卷紧拉索,而且此时棘齿套筒与鞋跟内侧壁上的棘齿相啮合,与之相联的内齿轮则不能转动,亦即后滚轮不能滚动;当脚跟抬起时,拉索需要拉长,则拉索便拉动拉索盘旋转以放长拉索,此时若使棘齿套筒与拉索盘上的棘齿相啮合,则拉索盘带动棘齿套筒旋转,棘齿套筒又在扭力盘簧的作用下带动传动齿轮组旋转,则与传动齿轮组相联的一后滚轮产生滚动运动,整只鞋即滚动前行。一般说,滚动行进装置都应具备刹车措施,为使本技术能实现随时刹车的目的,本技术把前滚轮之滚轴的一端穿置在设在鞋底前撑上之固定轴承座的调心轴承中,另一端穿置在设在鞋底前撑上之弹性轴承座的向心轴承中,即在装有向心轴承的轴承座与鞋底间设有一弹性垫。则当脚撑稍一向下用力时,由于前滚轮的一侧轴承座有弹性,另一侧没有弹性,脚撑部即向一侧倾斜,使鞋底与前滚轮接触而实现刹车。由上所说可见,本技术是一种用脚跟作动力的滚动行进鞋,当脚跟下压时塔簧储能,设在鞋跟内的动力传动机构的拉索轮即蓄能,当脚跟上提时,塔簧带动拉索轮即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带动后滚轮转动,从而使鞋子向前行进。由于本技术是通过脚跟的运动来实现行进的,亦即穿着本技术后勿需跨步,只要站着轮换运动脚跟即能使鞋底的滚轮滚动而实现前进,故本技术特别适于年老体弱者助步使用。当然,本技术可设一锁止机构以阻止滚轮转动,这样,本技术可根据需要,既可作动力鞋使用,也可穿着后像一般鞋一样行走。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鞋跟内动力传动机构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鞋底前滚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说明。首先请参阅图1。由图1见,本技术包含有鞋邦1、鞋底2及鞋跟4,鞋底前撑下方适当部位设有一前滚轮10,鞋底跟部设有一向上起并具有弹性的内衬底3,在该内衬底3上固设有一供穿置一拉索7的滑轮6,又在内衬底3与鞋底2之间设有一塔型弹簧4;鞋跟4内设置有一对后滚轮8和一动力传动机构9;穿置在弹性内衬底3之滑轮6上的拉索7其一端固定在鞋底内面上,另一端绕过滑轮6后穿过鞋底3而与动力传动机构9相衔接。请同时参阅图2,本实施例把鞋跟4的左、右侧壁设计成呈具有内、外侧壁13、11与20、22的隔层结构,一对后滚轮8分别架设在该隔层结构内,并使其穿出鞋跟4的底部。本实施例把设在鞋跟内的动力传动机构9设计成一种具有棘齿啮合、齿轮传动的拉索轮传动机构。由图2见,该拉索轮传动机构主要包含一拉索轮29、一棘齿套筒18、一组包含有一内齿轮24、中间齿轮25及轮轴齿轮1 2的传动齿轮组。由图2清楚可见,拉索轮29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可与棘齿套筒18上之棘齿15相啮合的棘齿16,另一侧上与鞋跟内侧壁20间设有一扭力盘簧19,使扭力盘簧19的一端固定在拉索轮29上,另一端固定在鞋跟内侧壁20上,该拉索轮29穿设在传动齿轮的内齿轮轮轴21上;棘齿套筒18套置在传动齿轮之内齿轮轮轴21上拉索轮29的前方,该棘齿套筒18的外圆周面上设有滑动棘齿15,内圆周面与内齿轮轮轴21间设有一扭力盘簧17,使扭力盘簧17的一端固定在棘齿套筒18的内圆周面上,另一端固定在传动齿轮的内齿轮轮轴21上;装有一后滚轮8的轮轴齿轮12通过中间齿轮25与内齿轮24相啮合。再由图2可见,在鞋跟4另一内侧壁13上设有可与棘齿套筒18上滑动棘齿相啮合的棘齿14,当棘齿套筒18上的滑动棘齿15与鞋跟内侧壁13上的棘齿相啮合时,后滚轮8则被刹车。本实施例把前滚轮10设计成具有用脚撑刹车的功能。由图3图见,本实施例使前滚轮10之滚轴的一端穿置在固定轴承座26的调整心轴承中,另一端穿置在弹性轴承座28的向心轴承中,即本实施例在该端于鞋底2与轴承座28间设置有一弹性垫27,则只需脚撑一侧稍一用力,弹性垫即被压缩,鞋底2即触压前滚轮10而使之停止滚动。权利要求1,一种自助行进鞋,包含有鞋邦、鞋底及鞋跟,在鞋底上设有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鞋底前撑下方适当部位设有一前滚轮,鞋底跟部设有一向上翘起并具有弹性的内衬底,在该内衬底上固设有一供穿置一拉索的滑轮,又在内衬底与鞋底之间设有一塔型弹簧;鞋跟内设置有一对后滚轮和一动力传动机构;穿置在弹性内衬底之滑轮上的拉索其一端固定在鞋底内面上,另一端穿过鞋底与动力传动机构相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助行进鞋,其特征在于鞋跟的左、右侧壁呈具有内、外侧壁的隔层结构,一对后滚轮分别架设在该隔层结构内,并使其穿出鞋跟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自助行进鞋,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鞋跟内的动力传动机构具有一拉索轮、一棘齿套筒、一组包含有一内齿轮、中间齿轮及轮轴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助行进鞋,包含有鞋邦、鞋底及鞋跟,在鞋底上设有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鞋底前撑下方适当部位设有一前滚轮,鞋底跟部设有一向上翘起并具有弹性的内衬底,在该内衬底上固设有一供穿置一拉索的滑轮,又在内衬底与鞋底之间设有一塔型弹簧;鞋跟内设置有一对后滚轮和一动力传动机构;穿置在弹性内衬底之滑轮上的拉索其一端固定在鞋底内面上,另一端穿过鞋底与动力传动机构相衔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岳
申请(专利权)人:李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