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设备,特别是一种多风轮双转子风力发电机组树。
技术介绍
由于石化能源的日趋减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就愈加迫切,当前,全世界的风力发电机装备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大,越来越高,“风机越大发电越多”已成为全球本行业的共识。例如最近丹麦某公司在为德国制造叶轮直径180米的巨型风机,其3片叶片长度均为90米,要运送这种巨型叶片还得封锁所经过的路面,吊装更是需要巨型的起重机,所以这种巨型发电机虽然发电量多,但是其无论制造、运输还是安装,难度和经费巨大,其发电成本并没有降低,故也难以推广应有,如何另辟蹊径,研制一种小型、重量轻、运输安装方便,发电量又大且成本低的风力发电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关心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多风轮双转子风力发电机组树,可有效解决提高风力发电效率、降低风力发电设备造价和降低发电成本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风轮双转子风力发电机组树,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双转子风力发电机,支架包括竖向支撑和设置在竖向支撑两侧的斜撑,双转子风力发电机设置在斜撑上,所述的双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风轮双转子风力发电机组树,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双转子风力发电机(15),支架包括竖向支撑(14)和设置在竖向支撑两侧的斜撑(17),双转子风力发电机(15)设置在斜撑上,所述的双转子风力发电机(15)包括发电机箱体(19)和装在发电机箱体内的铁芯绕组、永磁体(6)、内转子轴和外转子轴,所述的铁芯绕组经外转子壳体(1)固定在外转子轴上并随外转子轴转动而转动,构成外转子,所述的永磁体(6)经内转子磁轭(4)固定在内转子轴上并随内转子轴转动而转动,构成内转子,铁芯绕组与永磁体正对设置,铁芯绕组与永磁体之间形成气隙,二者呈互逆方向旋转,构成磁场发电结构;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风轮双转子风力发电机组树,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双转子风力发电机(15),支架包括竖向支撑(14)和设置在竖向支撑两侧的斜撑(17),双转子风力发电机(15)设置在斜撑上,所述的双转子风力发电机(15)包括发电机箱体(19)和装在发电机箱体内的铁芯绕组、永磁体(6)、内转子轴和外转子轴,所述的铁芯绕组经外转子壳体(1)固定在外转子轴上并随外转子轴转动而转动,构成外转子,所述的永磁体(6)经内转子磁轭(4)固定在内转子轴上并随内转子轴转动而转动,构成内转子,铁芯绕组与永磁体正对设置,铁芯绕组与永磁体之间形成气隙,二者呈互逆方向旋转,构成磁场发电结构;斜撑(17)与发电机箱体(19)固定在一起,内转子轴和外转子轴均呈同心水平设置,二者的自由端均伸出发电机箱体外,伸出的部分的内转子轴和外转子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风叶(7a)和第二驱动风叶(7b),构成内转子轴、外转子轴的风力驱动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风轮双转子风力发电机组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电机箱体(19)为中空结构,其内腔构成外转子和内转子的转动空间,发电机箱体内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内转子的第一支座(8a)和用于支撑外转子的第二支座(8b)。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风轮双转子风力发电机组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座(8a)经第一支撑轴承(10a)与内转子轴相连,第二支座(8b)经第二支撑轴承(10b)与外转子轴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风轮双转子风力发电机组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转子轴伸入发电机箱体内的一端从外转子壳体的一侧伸入外转子壳体内,伸入的一端分别经第一轴承(9a)与外转子壳体(1)的内壁相连,外转子壳体(1)的另一侧与外转子轴的一端固定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风轮双转子风力发电机组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转子轴包括内转子输入轴(12a)和内转子输出轴(12b),内转子输入轴(12a)和内转子输出轴(12b)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内转子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