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5),所述鞋可接收穿鞋者的脚,大致朝向一纵向方向,它包括:一座架(6),所述座架包括一底(7)、一鞋跟支墩(8)及一分度机构;一前部(12),所述前部可沿相对于所述底座(6)的一纵向方向移动,所述前部(12)的一纵向端上包括可接收穿鞋者前脚掌的一鞋掌托(13),另一纵向端上有一可插进所述分度机构内的一锁舌(21);所述分度机构纵向地安放在鞋跟支墩(8)处。前部包括一燕尾形纵肋(16),其特征还在于,底(7)包括一形状互补的第一槽(15),分度机构包括可在第三横向槽(27)中滑动的一按钮(28),第一槽(15)配设有一装置,所述装置可防止使用滑冰鞋的长度调节装置时,滑冰鞋前部(12)脱离开其余部分的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滑行运动如溜旱冰或滑冰时所穿的鞋。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可调节所述鞋长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可为滑冰鞋安装上所述类型的长度调节装置,以适应儿童脚尺寸的变化。专利申请EP 1 112 698中描述了配设有一长度调节装置的直线型滚轮式滑冰鞋。所述滑冰鞋包括一鞋及相对于鞋的其它部分活动的一前部,所述鞋连接一底座,所述底座上配设有三个小滚轮。接头通过安装在所述接头下——即滑冰鞋前部——的一分度机构可被固定在不同位置上。分度机构包括一销钉,所述销钉连续插在多个圆孔中,由一按钮垂直起动。所述滚轮式滑冰鞋的使用有很多不足。首先,可调节式前部下的分度机构的存在,使得滑冰鞋的长度调节较复杂,尤其对孩童而言。另外,按压按钮时,无法防止鞋前部与其余部分完全脱离开。必须复杂的操作才能把滑冰鞋重新装配好。另一方面,分度机构无法防止污物的粘染,而销钉和接收所述销钉的三孔之间须精确调节,这是装置良好运行所必需的,但却使所述装置更为复杂,特别是它可能在调节长度时被意外地卡塞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配设有一不存在以前技术缺陷的长度调节装置的滑冰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尤其在于提出一种配设有一操作简单、更便捷的长度调节装置的滑冰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高所述装置的运行,即使在使用很长时间后或长期不用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避免滑冰鞋的活动部件与其余部分完全脱离开。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鞋,即可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鞋包括一座架,所述座架包括一底、一鞋跟支墩及一分度机构,所述座架连接所述底座,一前部可沿相对于所述底座的一纵向方向移动,所述前部的一纵向端上包括可接收穿鞋者前脚掌的一鞋掌托,另一纵向端上有一可插进所述分度机构内的一锁舌。另一方面,分度机构纵向地安放在鞋跟支墩处。最好,前部包括一燕尾形纵肋,其特征在于,底包括一形状互补的第一槽,分度机构包括可在第三横向槽中滑动的一按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最佳实施方式中,第一槽配设有一装置,所述装置可防止使用滑冰鞋的长度调节装置时,滑冰鞋前部脱离开其余部分的危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由于提出了一种包括所述类型鞋的滑冰鞋而得以实现。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进行描述,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图1为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长度调节装置的一滚轮式滑冰鞋的侧视图,——图2为图1中所示滑冰鞋的局部纵剖面图,——图3为沿平面III-III的剖面图,——图4为沿平面V的局部剖面图,——图5为一细部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变型,——图6为一细部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变型。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中的侧视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直线型滚轮式滑冰鞋1。它包括一底座2,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四个滚轮3及一制动器4。鞋5包括一座架6,所述座架由一底7及一鞋跟支墩8形成。座架6连接底座2。在如图所示实施例中,座架6和底座由唯一的相同整体件灌注而成。当然,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座架和底座也可由不同部件装配而成。例如,可把金属底座固定在塑料座架下面。鞋还包括一箍环9,所述箍环通过一铆钉10旋转安装在鞋跟支墩8上。由多个部件装配形成的鞋筒口11可实施支墩8和箍环9的蒙套。鞋前部12包括一鞋掌托13及侧壁14。侧壁14确保可包裹住穿鞋者的前脚掌。整个前部可纵向滑移,以调节鞋的长度。另一方面,由于侧壁14放在支墩8里面,当前部后移时,侧壁朝内推挤。这可缩小鞋的内部空间。在如图所示实施例中,侧壁14和鞋掌托构成唯一的相同一体件,但显然,它也可用多个部件代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未图示出的变型中,鞋掌托13为一大致平的部件,由充填有纤维的塑料材料灌注而成,以保证其硬度及随时间的耐磨性,而侧壁为包住前脚掌的一软鞋面。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滑冰鞋的一局部剖面图,图中只示出了滑冰鞋的几个构件,即底座2、座架6及前部12的一部分。在滑冰鞋前方,座架6的底7包括第一槽15,所述第一槽15是纵向的,设在底中间。第一槽的横向型面为一燕尾形。前部的鞋掌托13上设有一肋16,所述肋与槽15的形状互补,可使所述肋纵向移动,不会出现侧缝隙。图3示出了肋16嵌套进第一槽15内。底上的一软簧舌17突出在第一槽15外。当肋16第一次插进第一槽15中时,簧舌缩回,因而肋在第一槽15内尽可能向后滑移。生产滑冰鞋时,所述操作只需一次就可完成。凹槽18设在前部12的鞋掌托13内,簧舌再返回到其最初位置上,在第一槽15内凸出。通常穿滑冰鞋时,前部相对于座架的平移运动幅度,由于前表面19抵靠在簧舌上而边缘20抵靠在凹槽上,而受到限制。若想增加滑冰鞋的长度,也不必担心存在前部和滑冰鞋其它部分脱掉开的危险。由于鞋掌托13中的一孔隙32,因而可把一工具插进第一槽里。当所述孔隙32位于簧舌17的上方时,在其嵌套进第一槽15内前,所述簧舌可缩回,使前部的肋16穿过去。因此,即使意外脱离绝不可能发生,但滑冰鞋前部和其它部分仍可分开。如图4所示,前部12的鞋掌托13一直延伸到鞋跟区。在鞋跟处,鞋掌托13包括一锁舌21,所述锁舌在纵向设在座架6内的第二槽22中滑动。锁舌21由两平行臂构成,所述两臂由一纵向间隙25分隔开。第一臂23上有许多槽26。锁舌21可直接来自鞋掌托13,即它形成一整体件,或与鞋掌托13为不同构件,只是采用了任何适当方式连接在鞋掌托上。第三槽27横向设在座架内,和第二槽22在相同的平面内。第三槽27接收一按钮28,所述按钮连接一金属钩夹29及一弹性回位装置。弹性回位装置为一弹簧30,所述弹簧可在按钮28上施加一力,使其脱出第三槽27。如图4bis中透视图所示的钩夹29,包括一U形主部及两挂钩31,所述U形主部与按钮28的形状互补,所述两挂钩分别在主部各立柱的端部上。所述挂钩31与主部立柱成90度角,可准确插入锁舌21的第一臂23的槽中。在静止位置上时,弹簧30迫使按钮28弹出第三槽27外。所述回位力同样迫使钩夹的挂钩31插进两槽26中。因此,前部12相对于滑冰鞋其它部分被固定住。当穿鞋者按压按钮28,反作用于弹簧的作用时,嵌在槽26中的挂钩31释放开,前部可滑动。有利地是,由锁舌、按钮及钩夹构成的分度装置向鞋跟处的滑冰鞋后部偏移时,极大方便了对长度调节的控制。穿鞋者一手握住滑冰鞋后部,同时拇指放在按钮28上。把按钮28设置在滑冰鞋的一侧,而非后部或其它位置上,因而可同时单手固定住滑冰鞋,并起动分度机构。另一只手因此完全是自由的,可准确滑移前部。把钩夹当分度装置使用尤其有利,因为构成所述钩夹的丝的直径相对较小,除可每整码调节外,还可每半码调节。有利地是,由按钮28、弹簧30及钩夹29构成的组件,其装配尤其简单。事实上,由于钩夹的特殊形状设计,所述钩夹包括一环,所述环被接收在按钮28和挂钩31下面的一互补形状槽中,装配时,安装前部12之前,按钮28、钩夹29及弹簧30可自由插在第三槽27中。装好前部后,挂钩嵌挂在槽中,无需任何其它装置来确保把按钮固定在第三槽内。把钩夹29固定在按钮28上,可采用任何已知方式如锁销制动、超灌注、高频焊接或甚至可用粘胶。可看到,此处所选用的回位装置为一弹簧,但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也可考虑使用其它回位装置。例如,由于按钮采用塑料材料灌注模压法实施,回位装置可为来自按钮本身的一软簧舌。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变型的局部示意图。在所述变型中,钩夹的两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滑冰鞋,它包括一底座(2)及一鞋(5),所述底座包括一鞋跟区、一前区,并配设有一沿纵向方向的滑移机构,所述鞋(5)包括:-一座架(6),所述座架包括一底(7)、一鞋跟支墩(8)及一分度机构,所述底固定在所述底座(2)的所述前区和所述 后区上,及;-一前部(12),所述前部可沿相对于所述底座(6)的一纵向方向移动,所述前部(12)的一纵向端上包括用于接收穿鞋者前脚掌的一鞋掌托(13),另一纵向端上有一可插进所述分度机构内的一锁舌(2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 度机构纵向地安放在所述鞋跟支墩(8)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莱克,
申请(专利权)人:萨洛蒙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