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排轮滚轴溜冰鞋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3615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直排轮滚轴溜冰鞋的制动组件,该直排轮滚轴溜冰鞋具有靴部(10),所述靴部具有朝向下的右和左框架元件(12、13)。框架元件(12、13)支承至少三个轴。右和左承载板(25、28)沿着朝下的框架元件(12、13)的内表面设置。右和左承载板(25、28)支承至少两个空竹状件(31、32)。空竹状件(31、32)各自接触两个轮(18、19、20、21),并当承载板(25、28)从分离位置已移动到接合位置时被强迫向外,以达到对承载板(25、28)的摩擦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领域是一种直排轮滚轴溜冰鞋制动器,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两个“空竹(diabolo)”状件的这种类冰鞋制动器。术语“空竹”状件用来表示一种滚轮,该滚轮具有两个半部和一个具有缩径的中心部分。
技术介绍
美国专利No.5,639,104中示出一个上述空竹状件的示例。这种空竹状件能够将基本制动力施加到一个或多个轮上,使该轮达到被锁定的程度。这样并不合乎需要,而将制动力分配给所有四个轮的系统将会是有益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直排轮滚轴溜冰鞋的制动组件,该直排轮滚轴溜冰鞋具有由朝下的框架元件支承的至少三个轮。右和左承载板被设置在轮内框架元件的内表面上。这些承载板支承两个空竹状件。前面的空竹状件与最前面的两个轮相接触,而后面的空竹状件与最后面的两个轮相接触。这样,制动力被施加到所有四个轮上,这将极大地减少轮被锁定的概率。通过将承载板连接至直排轮滚轴溜冰鞋靴部的脚踝部分周围的枢轴环位置,承载板可以向上或向下移动。如果空竹状件被置于轮轴下方,承载板则向上移动;如果空竹状件被置于轮轴上方,承载板则向下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冰鞋制动组件的侧视图。图2是上述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图1中组件的空竹状件之一的放大正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冰鞋制动组件的替换实施例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示出本专利技术制动组件的侧视图。直排轮滚轴溜冰鞋具有支承框架11的靴部10。框架11具有图2中所示朝下的右元件12和朝下的左元件13。框架11支承四个轴14、15、16和17。如图2中所示,这些轴分别支承前轮18、第二轮19、第三轮20和后轮21。每个轴,例如轴17由一对开口22支承。每个开口被朝内的突出部23包围,该突出部从朝下的左元件13的内表面24向内延伸。从图2清楚地看到,每个轴开口均具有类似的突出部。尽管在图中示出四个轮,但要理解,冰鞋也可具有三个轮或五个轮。右承载板25具有细长的切口26,该切口环绕包围轮轴15的突出部。类似地,细长的切口27环绕包围轴16的突出部。这些切口和突出部引导和定位右承载板25并使其能上下移动,但禁止前后移动。类似地,如图2所示,左承载板28具有细长的切口29和30。承载板25和28保持两个空竹状件31和32。前面的空竹状件31被保持在一对狭槽33内。当承载板向下移动时,这些狭槽使空竹状件能在前轮18与第二轮19之间定心。这样使在空竹状件之间施加到轮18和19的力均衡。类似地,狭槽34保持空竹状件32,并在承载板降低时,使该空竹状件在第三轮20与后轮21之间能定心。在图1和图2中示出承载板上下移动的一种方式。图2中清楚地示出,一对致动杆35和36通过杆销37枢转地保持到朝下的框架元件12和13上,所述杆销37固定在开口38内。致动杆35和36相对于承载板25和28向内设置。在正常轮滑期间,致动杆35和36通过右侧和左侧的缆索/辐条致动器39和40沿着向前的方向枢转。这些缆索/辐条元件包括在套环41中间的力输送元件,所述套环通过一对套环枢轴42枢转。缆索39和40与调节钮43相连接,这种钮易于使使用者能根据需要调整致动杆35的位置。每个致动杆通过凸轮和凸轮导向套型装置可操作地连接到承载板中的一个上。特别是,凸轮件杆销44穿过承载板凸轮件狭槽45。当套环如图1所视逆时针方向枢转时,缆索39则使致动杆35环绕杆销37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样导致凸轮件杆销44向后搭在狭槽45内,而将承载板25推向下方。承载板35具有细长的开口46,这样承载板的上下移动不会由于接触杆销37而受到阻止。类似地,致动杆36具有使左承载板28上下移动的凸轮件杆销。结果是,格外平稳的制动作用施加到所有四个轮上。轮被锁定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图3示出空竹状件31的正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到,空竹状件31具有搭在右和左承载板上的狭槽33中的轴50。承载板25和28被保持在框架朝下的右和左框架元件12和13内。图3中的空竹状件具有右半部51和左半部52,这些半部的每一个均具有锥形面53和54。每个空竹状件半部均具有摩擦引起面55和56,当表面53和54与轮表面接触导致空竹状件旋转时,该摩擦引起面分别摩擦到承载板28和25。表面53和54由不会明显对轮产生任何磨损的材料制成。摩擦引起面55和56优选由不同于表面53和54的材料制成,表面53和54在与相邻承载板的内表面接触时产生制动作用。同样如图3所示,致动杆35和36也将相对于承载板向内设置。因此,当空竹状件半部51和52与轮19和18接触时,它们便被强迫向外,从而使摩擦引起面55和56摩擦到承载板28和25。这种摩擦力被传递到轮18和19,导致它们施加制动力。图3所示的空竹状件具有两个分离的半部,然而要理解,空竹状件也可以是原始申请中所示的柔性整体件,该原始申请在此引入作为参考。图4示出一种使承载板上下移动的替换方法。右制动件60相对于框架11枢转。杆60的的后端61与力输送元件或推杆62相连。推杆62通过调节器63连接到套环41的后部。这样,当套环41如图4所视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杆60也逆时针方向移动。杆60通过枢轴元件64与一对承载板相连。右承载板以附图标记65表示。右承载板65具有一对与图1所示相类似的细长切口26和27,这些切口环绕包围轴15和16的突出部。因此,当套环41向后枢转时,杆60的后端61也向下移动。上述向下移动通过枢轴元件64传递到两个承载板。空竹状件31和32向下移动,从而分别接触轮18-19和20-21,如图1中构造所述的那样,结果达到四个轮平稳的制动作用。由于制动作用被传递到所有四个轮,因此,空竹状件与轮之间接触造成的磨损量也相应降低。工业适用性本专利技术在直排轮滚轴溜冰鞋制动器领域具有工业适用性。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在采用空竹状件与冰鞋轮接触的直排轮滚轴溜冰鞋制动器领域具有工业适用性。尽管在此公开的本专利技术已通过具体实施例及其应用进行了描述,但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由权利要求规定的范围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此作出许多修改和变动。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直排轮滚轴溜冰鞋的制动组件,该直排轮滚轴溜冰鞋具有靴部和支承在所述靴部下方的框架,所述框架具有朝下的右和左框架元件,每个朝下的框架元件支承至少四个轴,每个轴支承一轮,每个框架元件在所述轴下方延伸,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右和左承载板,这些承载板沿着所述朝下的右和左框架元件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所述右和左承载板可在分离位置与接合位置之间可移动;由所述右和左承载板支承的至少两个空竹状件,每个空竹状件具有一对轮接触部分,每个空竹状件设置在两个轮之间,致使当所述右和左承载板处于分离位置时它们不会与轮接触,而当所述承载板处于接合位置时,每个空竹状件与两个轮相接触而由此向所有四个轮施加制动力;以及用于使所述承载板在分离位置与接合位置之间移动的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组件,其中,用于在分离位置与接合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承载板的所述装置包括有套环,该套环枢转地保持在所述靴部的脚踝部分周围,所述套环接合力输送元件的一端,所述力输送元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右和左承载板并适合于当所述套环处于第一位置时使所述承载板移动至分离位置,而当所述套环处于第二位置时使所述承载板移动至接合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直排轮滚轴溜冰鞋的制动组件,该直排轮滚轴溜冰鞋具有靴部和支承在所述靴部下方的框架,所述框架具有朝下的右和左框架元件,每个朝下的框架元件支承至少四个轴,每个轴支承一轮,每个框架元件在所述轴下方延伸,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右和左承载板,这些承载板沿着所述朝下的右和左框架元件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所述右和左承载板可在分离位置与接合位置之间可移动;由所述右和左承载板支承的至少两个空竹状件,每个空竹状件具有一对轮接触部分,每个空竹状件设置在两个轮之间,致使当所述右和左承载板处于分离位置时它们不会与轮接触,而当所述承载板处于接合位置时,每个空竹状件与两个轮相接触而由此向所有四个轮施加制动力;以及用于使所述承载板在分离位置与接合位置之间移动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亚历克斯贝勒胡莫德鲁A克拉
申请(专利权)人:亚历克斯贝勒胡莫德鲁A克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