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工房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934958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8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工房除尘系统,除尘系统包括:底板,底板用于安装其他零部件;移动轮,移动轮安装在底板的底部;吸尘风机,吸尘风机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吸尘风机固定在底板上;导流管,导流管的下端与吸尘风机的出风口密封连通;连接套,连接套包括圆筒状的套筒和连接端;集尘袋,集尘袋安装在套筒的两端;接灰斗,接灰斗通过连接管与吸尘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接灰斗安装在电锯操作台上,接灰斗的开口与切割飞轮的位置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木工房除尘系统移动性、随意性好、吸尘效果好,不受场地限制,经久耐用,能够很好的解决木工房中粉尘飞扬的状况,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木工房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木工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工种,但是在木材的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多种废料、飞尘,对建筑场地造成一定污染。在环保施工、文明施工的理念指导下,施工现场多单独设置木工加工棚来避免上述问题。目前施工现场所用的木工加工棚大多采用钢管、方通、角钢等制成的固定式加工棚,此类加工棚均为固定式,需在四角立柱下设置混凝土基础固定加工棚。建筑物主体结构、二次结构、精装修施工过程中均有大量木制模具需在现场半封闭式木工房加工制作完成,与在开放空间进行木工加工相比,虽然木工房能够部分解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但是在木工房内,木工加工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木粉尘、锯末会对操作者的人身健康造成危害,无法实现健康施工、安全施工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工房除尘系统,以解决木工加工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木粉尘、锯末会对操作者的人身健康造成危害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木工房除尘系统,用于对设有电锯操作台的木工房进行除尘,电锯操作台上安装有切割飞轮;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用于安装其他零部件;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底部;吸尘风机,吸尘风机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吸尘风机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导流管,导流管为Y字形,导流管的下端与吸尘风机的出风口密封连通;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包括圆筒状的套筒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套筒的开孔,与所述套筒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导流管的上端连通;所述连接套的数量为两个;集尘袋,所述集尘袋安装在所述套筒的两端;接灰斗,所述接灰斗通过连接管与吸尘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接灰斗安装在电锯操作台上,接灰斗的开口与切割飞轮的位置对应。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木工房除尘系统,进一步,所述集尘袋的袋口设置有弹圈,所述弹圈设有一缺口;所述连接套的套筒内壁间隔地设有两个环形凹槽;所述弹圈的长度略小于环形凹槽长度,能够卡入环形凹槽。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木工房除尘系统,进一步,连接套还包括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上安装有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用于支撑位于连接套上方的集尘袋,所述下支撑杆的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木工房除尘系统,进一步,所述底板为矩形结构,所述移动轮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四个边角位置。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木工房除尘系统,进一步,所述支撑套为管状,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分别插入所述支撑套的上端和下端;位于连接套上方的集尘袋的顶部连接吊环,吊环挂在上支撑杆的上端。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木工房除尘系统,进一步,所述底板为矩形结构,所述移动轮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四个边角位置。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木工房除尘系统,进一步,所述集尘袋为布袋。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木工房除尘系统,进一步,所述吸尘风机的功率为2~5kw,风量为2~5m3/s,风速为35~45m/s。本技术木工房除尘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木料加工前安装木工房除尘系统,所述木工房除尘系统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木工房除尘系统;将木工房除尘系统的接灰斗安装在电锯操作台上,接灰斗的开口与切割飞轮的位置对应;步骤2,利用安装在木工房内的电锯操作台进行木料加工;步骤3,在木料加工过程中,电锯操作台的切割飞轮切割木料,产生大量粉末;利用木工房除尘系统对粉末进行吸收、过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木工房除尘系统及除尘方法的使用,减小了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改善了木工房的工作环境,使操作者的健康和安全受到保障。木工房除尘系统能改善木工房的工作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清理工作,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木工房除尘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套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套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支撑套安装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支撑套及支撑杆安装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弹圈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吸尘风机,11、进风口;2、连接套,21、第一环形凹槽,22、第二环形凹槽,23、支撑套,24、上支撑杆,25、下支撑杆,26、套筒的开孔;3、导流管;4、接灰斗,41、连接管;5、集尘袋,51、上集尘袋,52、下集尘袋,53、弹圈;6、底板;7、电锯操作台;8、切割飞轮。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木工房除尘系统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图1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木工房除尘系统,用于对设有电锯操作台7的木工房进行除尘,电锯操作台7上安装有切割飞轮8;其包括:底板6,所述底板6用于安装其他零部件;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安装在所述底板6的底部;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为矩形结构,所述移动轮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四个边角位置。吸尘风机1,吸尘风机1包括进风口11和出风口,吸尘风机1固定在所述底板6上;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吸尘风机的功率为2~5kw,风量为2~5m3/s,风速为35~45m/s。导流管3,导流管3为Y字形,导流管3的下端与吸尘风机1的出风口密封连通;连接套2,所述连接套2包括圆筒状的套筒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套筒的开孔26,与所述套筒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导流管3的上端连通;所述连接套2的数量为两个;集尘袋5,所述集尘袋5安装在所述套筒的两端;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集尘袋为布袋。如图1所示,集尘袋包括上集尘袋51和下集尘袋52。接灰斗4,所述接灰斗4通过连接管41与吸尘风机1的进风口11连通;所述接灰斗4安装在电锯操作台7上,接灰斗4的开口与切割飞轮8的位置对应。将木工房除尘系统组装完毕后,放置在木工房工作台附近,以不妨碍操作人员作业为宜,将接灰斗对准粉尘来源区域并固定,连通电源开始工作,注意开始工作时需确认吸尘风机风轮转向是否正确,检验方法查看吸尘是否有风压,若无则切断电源调换电源线中与吸尘风机相连中任意两项即可。上述木工房除尘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来自切割飞轮锯末等颗粒物由接灰斗进入到连接管,通过连接管导入到吸尘风机的进风口,含尘气体从进入吸尘风机后,由导流管分配进入集尘袋,当含尘气体穿过滤袋时,粉尘即被吸附在滤袋上,而被净化的气体从滤袋内排出,从而达到除尘的效果。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木工房除尘系统中,所述集尘袋5的袋口设置有弹圈53,如图6所示,所述弹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工房除尘系统,用于对设有电锯操作台的木工房进行除尘,电锯操作台上安装有切割飞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用于安装其他零部件;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底部;吸尘风机,吸尘风机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吸尘风机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导流管,导流管为Y字形,导流管的下端与吸尘风机的出风口密封连通;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包括圆筒状的套筒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套筒的开孔,与所述套筒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导流管的上端连通;所述连接套的数量为两个;集尘袋,所述集尘袋安装在所述套筒的两端;接灰斗,所述接灰斗通过连接管与吸尘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接灰斗安装在电锯操作台上,接灰斗的开口与切割飞轮的位置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工房除尘系统,用于对设有电锯操作台的木工房进行除尘,电锯操作台上安装有切割飞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用于安装其他零部件;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底部;吸尘风机,吸尘风机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吸尘风机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导流管,导流管为Y字形,导流管的下端与吸尘风机的出风口密封连通;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包括圆筒状的套筒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套筒的开孔,与所述套筒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导流管的上端连通;所述连接套的数量为两个;集尘袋,所述集尘袋安装在所述套筒的两端;接灰斗,所述接灰斗通过连接管与吸尘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接灰斗安装在电锯操作台上,接灰斗的开口与切割飞轮的位置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工房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袋的袋口设置有弹圈,所述弹圈设有一缺口;所述连接套的套筒内壁间隔地设有两个环形凹槽;所述弹圈的长度略小于环形凹槽长度,能够卡入环形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洁庞东红伊同伟颜廷韵李昂周洪伟王连润王子刚潘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