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体育器械通常使用的可以移动的羽毛球架,因其笨重,移动费力,且拆装麻烦,因此,不适合作为学校或群众性的羽毛球活动器械。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设计出一种单个重量轻(30-45千克之间)易于移动,易于拆装,能达到业余羽毛球比赛要求的羽毛球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方式完成采用钢外壳内筑混凝土的基座,以保证配重恰当;安装可用作拉手的支承臂,使基座的支承点前移,以加大立柱对球网的拉力;基座后部两侧装配有两个铁芯胶轮,便于球架的移动;装配有易拆卸的立柱。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立柱顶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移动时轮子着地的示意图。图5基座与立柱的联接装配图。参照图1,本技术由立柱和基座两大部分组成。参照图1和图3,本技术的立柱是钢管制成,它的上部装配有金属球头,球头中间通过小轴装配有可转动的滑轮,立柱的中部分别装有上挂钩和下挂钩。上挂钩是用来通过滑轮拴紧球网的上部拉紧绳的,下挂钩是用来直接栓紧球网的下部拉紧绳的。参照图和图,本技术的基座是由圆型钢管,三角形焊制钢壳和拉手支承臂组合而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立柱[1]和基座[2]两大部分组成的轻便易移动式羽毛球架,其特征是基座[2]的后端装配有可滚动的铁芯胶轮[5],基座[2]的前端装配有既可作移动时的拉手又可作固定时的支承臂的拉手支承臂[6],装配在拉手支承臂[6]前端的半园支承[17]距离基座[2]的重心超过600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