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前呈专利>正文

具有较佳蹼水弹性的蛙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2349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较佳蹼水弹性的蛙鞋,包括脚套、蹼水片,脚套两侧一体向前延伸出两加强筋,蹼水片固接于两加强筋之间,该加强筋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前肋部、中肋部和后肋部,该后肋部的根部与脚套固接,中肋部内设置有至少一轴向延伸的中空腔,该中空腔内固装有用于改良加强筋之弹性力的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中空腔两端的前肋部和后肋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置于加强筋内一段或多段弹簧,取代了传统之实心塑胶柱式的加强筋结构,充分利用弹簧所具备之较佳弹力性能来改善加强筋的弹性,从而使蛙鞋获得较佳之蹼水弹性。潜水员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耗力少、推进大,提高了蹼水及推进的敏感度,达到了蹼水省力、灵活、防疲劳等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产品涉及体育运动用品及潜水业设备
,尤其是指 一种游泳或潜水时用的具有较佳蹼水弹性的蛙鞋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蛙鞋系人们水上活动或水底活动的重要装备,其结构通常 包括有脚套和蹼水片,通过脚套穿戴于人们的脚部,脚套两侧一体向前延 伸出两加强筋,蹼水片位于两加强筋之间,并与两加强筋和脚套前部固接, 利用蹼水片于水中蹼打水流而获得前行的动力,两加强筋具有一定的韧性, 以提供蹼水片上下蹼动时的变形弹性作用力。当潜水人员穿上该蛙鞋鞋潜 入水中,随着潜水员双脚蛙鞋的上下蹼动而完成推进、潜入、浮出等动作。 由其作动原理可知,这些动作幅度的大小是由蛙鞋在水中上下蹼动的频率、 幅度和泄阻状况决定的。然而,目前市场上所售的蛙鞋,其前掌两侧的加 强筋多为纯实心塑胶柱形式,由于该实心塑胶柱的变形弹性有限,运动员 在蹼水时,蛙鞋的弹性大小由塑胶弹性来决定,因此运动员蹼水频率和灵 活性亦受到一定的限制,严重影响蹼动的频率和幅度,进而影响行进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 一种具有较佳蹼水弹性的蛙鞋,其结合人机工程学、潜水方面的专业知识 和材料工程作了大胆的创新设计,通过改良蛙鞋之两侧的加强筋结构,以 有效克服了上述的弊端,获得较佳之蹼水弹性,使蛙鞋在水下运动时更为 灵活、轻巧和省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较佳蹼水弹性的蛙鞋,包括脚套、蹼水片,脚套两侧一体向 前延伸出两加强筋,蹼水片固接于两加强筋之间,该加强筋包括有依次连 接的前肋部、中肋部和后肋部,该后肋部的根部与脚套固接,中肋部内设 置有至少一轴向延伸的中空腔,该中空腔内固装有用于改良加强筋之弹性 力的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中空腔两端的前肋部和后肋部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簧内设置有一限位绳,该限位绳的两端分 别固接于弹簧的两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肋部上设置有复数个连通中空腔内外的穿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勾环,两勾环分别 镶嵌固定于前肋部和后肋部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肋部与蹼水片之间具有保持彼此分离的间隙。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内置于加强 筋内一段或多段弹簧,取代了传统之实心塑胶柱式的加强筋结构,充分利 用弹簧所具备之较佳弹力性能来改善加强筋的弹性,从而使蛙鞋获得较佳 之蹼水弹性。潜水员在使用本技术时耗力少、推进大,提高了蹼水及 推进的敏感度,达到了蹼水省力、灵活、防疲劳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俯视图; 图2是图1中M—M位置处的截面示图; 图3是图2中未装入弹簧时的截面示图; 图4是图1的分解图 附图标识说明10、脚套 30、加强筋 32、中肋部20、蹼水片 31、前肋部 33、后肋部4321、中空腔 40、弹簧 50、限位绳322、穿孔 41、勾环 60、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脚套10和蹼水片20,脚套10两侧一体向前延伸出两加强筋30,蹼 水片20固接于两加强筋30之间。其中,该加强筋30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前肋部3K中肋部32和后肋部33, 该后肋部33的根部与脚套10固接,中肋部32与蹼水片20之间具有保持彼此 分离的间隙60,中肋部32内设置有至少一轴向延伸的中空腔321,以及于中 肋部32上设置有复数个连通中空腔321内外的穿孔322。特别是于该中空腔321内固装有一弹簧40,该弹簧40用于改良加强筋30 之弹性力,弹簧4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勾环41,该两勾环41分别镶嵌于中 空腔321两端的前肋部31和后肋部33内。以及,弹簧40内设置有一限位绳50, 该限位绳50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弹簧40的两端,用于限制加强筋30的变形量, 以避免由于加强筋30的变形过大而造成加强筋30断裂现象的出现。该弹簧 40的组装方式可以是先将弹簧40注塑成型固装于中肋部32内,然后再将组 装有弹簧40之中肋部32的两端与前肋部31和后肋部33成型固接。当然,前述中空腔321和弹簧40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其还可于中肋部32 上分别设置多段式的中空腔321,以及于每个中空腔321内设置一弹簧40, 具体依据产品之结构大少和弹性强弱的需要而定,不以为限。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内置于加强筋30内一段或多段弹簧 40,取代了传统之实心塑胶柱式的加强筋结构,充分利用弹簧40所具备之 较佳弹力性能来改善加强筋30的弹性,从而使蛙鞋获得较佳之蹼水弹性。 潜水员在使用本技术时耗力少、推进大,提高了蹼水及推进的敏感度, 达到了蹼水省力、灵活、防疲劳等优点。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一种具有较佳蹼水弹性的蛙鞋的较佳实施 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 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较佳蹼水弹性的蛙鞋,包括脚套、蹼水片,脚套两侧一体向前延伸出两加强筋,蹼水片固接于两加强筋之间,其特征在于该加强筋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前肋部、中肋部和后肋部,该后肋部的根部与脚套固接,中肋部内设置有至少一轴向延伸的中空腔,该中空腔内固装有用于改良加强筋之弹性力的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中空腔两端的前肋部和后肋部上。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较佳蹼水弹性的蛙鞋,其特征在于所 述弹簧内设置有一 限位绳,该限位绳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弹簧的两端。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较佳蹼水弹性的蛙鞋,其特征在于所 述中肋部上设置有复数个连通中空腔内外的穿孔。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较佳蹼水弹性的蛙鞋,其特征在于所 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勾环,两勾环分别镶嵌固定于前肋部和后肋部 中。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较佳蹼水弹性的蛙鞋,其特征在于所 述中肋部与蹼水片之间具有保持彼此分离的间隙。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较佳蹼水弹性的蛙鞋,包括脚套、蹼水片,脚套两侧一体向前延伸出两加强筋,蹼水片固接于两加强筋之间,该加强筋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前肋部、中肋部和后肋部,该后肋部的根部与脚套固接,中肋部内设置有至少一轴向延伸的中空腔,该中空腔内固装有用于改良加强筋之弹性力的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中空腔两端的前肋部和后肋部上。本技术通过内置于加强筋内一段或多段弹簧,取代了传统之实心塑胶柱式的加强筋结构,充分利用弹簧所具备之较佳弹力性能来改善加强筋的弹性,从而使蛙鞋获得较佳之蹼水弹性。潜水员在使用本技术时耗力少、推进大,提高了蹼水及推进的敏感度,达到了蹼水省力、灵活、防疲劳等优点。文档编号A63B31/11GK201260873SQ20082020008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5日专利技术者徐前呈 申请人:徐前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较佳蹼水弹性的蛙鞋,包括脚套、蹼水片,脚套两侧一体向前延伸出两加强筋,蹼水片固接于两加强筋之间,其特征在于:该加强筋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前肋部、中肋部和后肋部,该后肋部的根部与脚套固接,中肋部内设置有至少一轴向延伸的中空腔,该中空腔内固装有用于改良加强筋之弹性力的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中空腔两端的前肋部和后肋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前呈
申请(专利权)人:徐前呈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