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二代微光像增强器单管分辨力测试装置,包括光学导轨,滑动底座,机械调节模块,光源,光源均匀衰减及物像投影模块,像管夹具,单目显微镜模块。所述滑动底座、机械调节模块、像管夹具均分左右两部分,分别命名为左滑动底座、右滑动底座、左机械调节模块、右机械调节模块、左像管夹具、右像管夹具。所述光学导轨、滑动底座、机械调节模块自下而上排列;所述光源,光源均匀衰减及物像投影模块,左像管夹具,单目显微镜模块安装于机械调节模块之上,依次从左向右排列,且中心共轴。各部分之间均采用螺钉连接。左右滑动底座可带动安装在其上方的部分在光学导轨上的移动和锁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光测试技术,特别是一种微光像增强器单管分辨力测试转置。
技术介绍
分辨力是微光像增强器的重要性能参数之一,目前分辨力的测试方法主要是靠人眼观察。在国内,目前随着夜视技术市场的不断扩大,针对像管的分辨力测试研究的热度越来越高,但还没有专门针对超二代微光像增强器单管分辨力测试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二代微光像增强器单管分辨力测试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超二代微光像增强器像管单管的分辨力测试,其结构设计紧凑,机械调节精度高,操作方便人性化,大大缩短了单个单管的测试时间。一种微光像增强器单管分辨力测试转置,包括光学导轨、左滑块、左支撑座、右滑动底座、像管夹紧位移调节平台、左过渡板、左X轴方向的位移调节模块、左Y轴位移调节平台、光源、光源均匀衰减及物像投影模块、左像管夹具、右像管夹具、右过渡板、右X轴位移调节平台、右Y轴位移调节平台、右Z轴位移调节平台、单目显微镜模块;其中光学导轨水平放置,左滑块设置于光学导轨上且沿光学导轨做往复运动,右滑动底座设置于光学导轨上且沿光学导轨做往复运动,左支撑座设置于左滑块上,像管夹紧位移调节平台设置于左支撑座上沿光学导轨方向做往复运动,左过渡板固定于像管夹紧位移调节平台上,左像管夹具设置于左过渡板后端,左X轴方向的位移调节模块设置于过渡板上且沿光学导轨方向做往复运动,左Y轴位移调节平台设置于左X轴方向的位移调节模块上且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光源均匀衰减及物像投影模块设置于左Y轴位移调节平台上,光源设置于光源均匀衰减及物像投影模块的入光端,右过渡板设置于右滑动底座上,右Y轴位移调节平台设置于右过渡板上且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右X轴位移调节平台设置于Y轴位移调节平台上且沿光学导轨方向做往复运动,右Z轴位移调节平台设置于X轴位移调节平台上且沿垂直于竖直方向和光学导轨方向的方向做往复运动,单目显微镜模块设置于右Z轴位移调节平台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填补了国内市场对高精度超二代像管分辨力测试装置的技术空白;(2)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人性化,节约了单个单管的测试时间;(3)本专利技术所用的位移微调平台及千分尺均采用高精度规格,调节精度可达0.005mm。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立体轴测图,图1(b)为另一角度的立体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光源均匀衰减及物像投影模块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为立体轴测图,图2(b)为部分半剖视图。图3为左机械调节模块中的X轴方向的位移调节模块立体轴测图。图4为像管夹具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a)为像管夹具立体轴测图,图4(b)为可拆卸左像管夹具部分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a)(b),一种超二代微光像增强器像管单管测试装置,包括光学导轨1,与光学导轨1相连的左滑动底座包括左滑块2和左支撑座3,右滑动底座19;相连于支撑底座3上方的左机械调节模块包括自下而上的:像管夹紧位移调节平台4、左过渡板5、X轴方向的位移调节模块6、Y轴位移调节平台8;相连于Y轴位移调节平台8的光源均匀衰减及物像投影模块9;相连于光源均匀衰减及物像投影模块9的光源7;相连于左过渡板5的左像管夹具10;相连于右滑动底座19上的右过渡板18;相连于右过渡板18的右机械调节模块包括自下而上的Y轴位移调节平台17、X轴位移调节平台16、Z轴位移调节平台支撑架15、Z轴位移调节平台13;Z轴位移调节平台13设置于Z轴位移调节平台支撑架15上,Z轴位移调节平台支撑架15设置于X轴位移调节平台16上;相连于Z轴位移调节平台13的单目显微镜模块14;相连于右过渡板18的右像管夹具11;相连于右像管夹具11的接线座12,接线做12与像管连接;所述光源7为卤钨灯。各轴方向上的位移调节平台均采用的是Newport生产的高精度微调平台;测试时将左右滑动底座滑动到合适位置,锁紧,利用像管夹紧位移调节平台4将被测像管夹紧在左右像管夹具之间,光源7的光线经光源均匀衰减及物像投 影模块9将物像投影在像管阴极,利用单目显微镜模块14人眼观察像管荧光屏成像测得像管分辨力。所述机械调节模块用于微调各光学系统的位置,以确保观察到清晰的像。所述的X、Y、Z轴方向定义为平行纸面的水平方向为X轴方向,垂直纸面方向为Y轴方向、垂直X轴且垂直Y轴方向为Z轴方向。结合图2(a)(b),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光源均匀衰减及物像投影模块包括与光源7相连的遮光暗盒9-1、底板9-2、通光螺纹管9-3、支撑板9-4、遮光罩9-5、光线入射套筒9-6,出光套筒9-7、滤光片放置环9-8、标准靶标放置环9-9、连接套筒9-10、投影物镜9-11;光线经光源7的出光孔射出,经光线入射套筒9-6,出光套筒9-7衰减一次,经过滤光片放置环9-8上紧配合的均匀衰减滤光片再次衰减达到测试要求,光线透过标准靶标放置环9-9中的标准靶标经通光螺纹管9-3进入投影物镜9-11后射出到像管阴极面。所述滤光片放置环9-8中的滤光片可根据不同的测试需要更换。结合图3,所述的左机械调节模块自下而上包括与左支撑座3连接的像管夹紧位移调节平台4、左过渡板5、X轴方向的位移调节模块6、Y轴位移调节平台8,各部分采用螺钉连接;所述的右机械调节模块自下而上包括相连于右过渡板18的Y轴位移调节平台17、X轴位移调节平台16、Z轴位移调节平台支撑架、Z轴位移调节平台13,各部分间采用螺钉连接;左机械调节模块实现是光源均匀衰减及物像投影模块9的X轴、Y轴方向的位移微调及像管的夹紧;右机械调节部分实现的是单目显微镜模块14的X轴、Y轴、Z轴方向位移微调功能。所述的X、Y、Z轴方向定义为平行纸面的水平方向为X轴方向,垂直纸面方向为Y轴方向、垂直X轴且垂直Y轴方向为Z轴方向。采用上述的测试装置,所述的左机械调节模块中的X轴方向的位移调节模块6包括与左过渡板5相连的X轴位移调节平台6-12、与X轴位移调节平台6-12上板相连的辅助块6-11、辅助块6-8、与X轴位移调节平台6-12下板相连的固定块6-10、固定块6-9、千分尺固定套6-7、千分尺6-6,连接套筒6-5、旋转杆6-4、固定块6-2、固定块6-3、旋转手柄块6-1。所述的X轴位移调节平台6-12分为上板和下板,下板与左过渡板5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的辅助块6-11通过螺钉与X轴位移调节平台6-12上板固定,随X轴位移调节平台6-12上板左右移动,所述辅助块6-8固定于辅助块6-11上且与辅助块6-11垂直设置,所述固定块6-10固 定于X轴位移调节平台6-12下板且通过固定块6-9与千分尺固定套6-7连接,千分尺6-6通过螺纹固定于千分尺固定套6-7内且前端与辅助块固连,旋转杆6-4一端与千分尺6-6固连,另一端与旋转手柄块6-1固连。为了支撑旋转杆6-4,设置一带轴承的固定块6-2和连接固定块6-2和左过渡板5下端面的固定块6-3,旋转杆6-4穿过固定块6-2的轴承。使用时转动旋转手柄块6-1,带动旋转杆6-4转动,通过固连的连接套筒6-5带动千分尺6-6转动,从而通过与X轴位移调节平台6-12上板相连的辅助块6-11、辅助块6-8推动X轴位移调节平台6-12上板来回移动,实现X轴方向位移的微调;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光像增强器单管分辨力测试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导轨(1)、左滑块(2)、左支撑座(3)、右滑动底座(19)、像管夹紧位移调节平台(4)、左过渡板(5)、左X轴方向的位移调节模块(6)、左Y轴位移调节平台(8)、光源(7)、光源均匀衰减及物像投影模块(9)、左像管夹具(10)、右像管夹具(11)、右过渡板(18)、右X轴位移调节平台(16)、右Y轴位移调节平台(17)、右Z轴位移调节平台(13)、单目显微镜模块(14);其中光学导轨(1)水平放置,左滑块(2)设置于光学导轨(1)上且沿光学导轨(1)做往复运动,右滑动底座(19)设置于光学导轨(1)上且沿光学导轨(1)做往复运动,左支撑座(3)设置于左滑块(2)上,像管夹紧位移调节平台(4)设置于左支撑座(3)上沿光学导轨方向做往复运动,左过渡板(5)固定于像管夹紧位移调节平台(4)上,左像管夹具(10)设置于左过渡板(5)后端,左X轴方向的位移调节模块(6)设置于过渡板(5)上且沿光学导轨方向做往复运动,左Y轴位移调节平台(8)设置于左X轴方向的位移调节模块(6)上且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光源均匀衰减及物像投影模块(9)设置于左Y轴位移调节平台(8)上,光源(7)设置于光源均匀衰减及物像投影模块(9)的入光端,右过渡板(18)设置于右滑动底座(19)上,右Y轴位移调节平台(17)设置于右过渡板(18)上且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右X轴位移调节平台(16)设置于Y轴位移调节平台(17)上且沿光学导轨方向做往复运动,右Z轴位移调节平台(13)设置于X轴位移调节平台(16)上且沿垂直于竖直方向和光学导轨方向的方向做往复运动,单目显微镜模块(14)设置于右Z轴位移调节平台(1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光像增强器单管分辨力测试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导轨(1)、左滑块(2)、左支撑座(3)、右滑动底座(19)、像管夹紧位移调节平台(4)、左过渡板(5)、左X轴方向的位移调节模块(6)、左Y轴位移调节平台(8)、光源(7)、光源均匀衰减及物像投影模块(9)、左像管夹具(10)、右像管夹具(11)、右过渡板(18)、右X轴位移调节平台(16)、右Y轴位移调节平台(17)、右Z轴位移调节平台(13)、单目显微镜模块(14);其中光学导轨(1)水平放置,左滑块(2)设置于光学导轨(1)上且沿光学导轨(1)做往复运动,右滑动底座(19)设置于光学导轨(1)上且沿光学导轨(1)做往复运动,左支撑座(3)设置于左滑块(2)上,像管夹紧位移调节平台(4)设置于左支撑座(3)上沿光学导轨方向做往复运动,左过渡板(5)固定于像管夹紧位移调节平台(4)上,左像管夹具(10)设置于左过渡板(5)后端,左X轴方向的位移调节模块(6)设置于过渡板(5)上且沿光学导轨方向做往复运动,左Y轴位移调节平台(8)设置于左X轴方向的位移调节模块(6)上且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光源均匀衰减及物像投影模块(9)设置于左Y轴位移调节平台(8)上,光源(7)设置于光源均匀衰减及物像投影模块(9)的入光端,右过渡板(18)设置于右滑动底座(19)上,右Y轴位移调节平台(17)设置于右过渡板(18)上且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右X轴位移调节平台(16)设置于Y轴位移调节平台(17)上且沿光学导轨方向做往复运动,右Z轴位移调节平台(13)设置于X轴位移调节平台(16)上且沿垂直于竖直方向和光学导轨方向的方向做往复运动,单目显微镜模块(14)设置于右Z轴位移调节平台(1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均匀衰减及物像投影模块(9)包括遮光暗盒(9-1)、通光螺纹管(9-3)、遮光罩(9-5)、投影物镜(9-11);其中遮光暗盒(9-1)与光源(7)连接,内设置相互连接的入射套筒(9-6)、出光套筒(9-7),以及滤光片、标准靶标,其中所述入射套筒(9-6)固定于光源(7)出光口处,光源(7)光线依次经过滤光片、标准靶标射入通光螺纹管(9-3);通光螺纹管(9-3)一端连接遮光暗盒(9-1)出光口,一端连接投影物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亚峰,宋诚鑫,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