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吸震材的高尔夫球杆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1915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设有吸震材的高尔夫球杆头。为提供一种可直接吸收震波、减震效果好、不影响挥杆击球的操控的高尔夫球运动器具部件,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包含为中空状壳体的本体、结合于本体上的击球面板、盖体及吸震材;本体侧端形成可供球杆的一端相互结合固定的结合座;本体内紧邻击球面板处相对间隔设有与击球面板之间形成容室的隔片,并于隔片上设有与本体内部及容室相通的气孔;结合座内设有与容室相通的通孔;容室内设有由通孔填入并黏着于容室内部的吸震材。(*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高尔夫球运动器具部件,特别是一种设有吸震材的高尔夫球杆头
技术介绍
高尔夫球杆提供运动者将高尔夫球击出的用具,球杆在使用且高速挥杆击球的过程中,在击到球的瞬间将承受相当大的冲击力,于球杆头击到球时,所产生的震波经由球杆传导至运动者的手部及身体,因而除造成运动者有不舒适的感受,经年累月的挥杆击球,其震波将对使用者造成隐形的运动伤害。目前已有许多厂商在球杆头内部设置吸震材,但由于吸震材无法承受焊接时的高温,故其生产方式大都以成形完成后的略大尺寸吸震材装入于球杆头吸震结构槽内部后,其开口处再以螺丝或密封盖强压锁固而完成球杆头成品。此种于吸震结构槽内组装吸震材料的结构除增加模具昂贵的制造费用及成型费用外,只能靠螺丝或密封盖强压于吸震结构槽内,其吸震材受强压后,吸震效果减低且无法黏着于吸震结构槽的内壁面,因此在球杆头与球碰撞时,其吸震效果因吸震材受强压且无法黏着于吸震结构内的金属表面而减低吸震效果,因此,就以上的种种作法而言,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直接吸收震波、减震效果好、不影响挥杆击球的操控的设有吸震材的高尔夫球杆头。本技术包含为中空状壳体的本体、结合于本体上的击球面板、盖体及吸震材;本体侧端形成可供球杆的一端相互结合固定的结合座;本体内紧邻击球面板处相对间隔设有与击球面板之间形成容室的隔片,并于隔片上设有与本体内部及容室相通的气孔;结合座内设有与容室相通的通孔;容室内设有由通孔填入并黏着于容室内部的吸震材。其中隔片相对于容室的一侧周边形成环槽;结合座为穿透式中空状;通孔设计在环槽周缘处。隔片上气孔设置在远离结合座的通孔处。隔片相对容室的另一侧形成作为补强之用的凸肋。本体设有与内部相通的导气孔。结合座与球杆结合固定的外侧端设有螺孔。由于本技术包含为中空状壳体的本体、结合于本体上的击球面板、盖体及吸震材;本体侧端形成可供球杆的一端相互结合固定的结合座;本体内紧邻击球面板处相对间隔设有与击球面板之间形成容室的隔片,并于隔片上设有与本体内部及容室相通的气孔;结合座内设有与容室相通的通孔;容室内设有由通孔填入并黏着于容室内部的吸震材。在击球面板与本体相互结合焊接固定后,吸震材的充填管可与结合座外侧端结合,并获得较佳的结合效果。如此,吸震材即可经由通孔注入容室内,且同时使位于容室内部的空气即可经由气孔进入中空本体内部,使得吸震材可完全填满并黏着于容室的内部空间,使得球杆头的击球面板击到球时,其冲击力所产生的震波直接经由吸震材的吸收减震,可避免震波对使用者手部及身体造成伤害。不仅可直接吸收震波、减震效果好,而且不影响挥杆击球的操控,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盖体结合本体上状态)。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含本体10、击球面板20、盖体30及吸震材40。本体10为中空状壳体,于其上方形成以盖体30覆盖的开口101,于本体10的侧面形成供击球面板20焊接组件的安装口15,本体10的侧端形成可供球杆的一端相互结合固定的中空状结合座11。于结合座11与球杆结合固定的外侧端设有螺孔12,其另一端设有穿透结合座11的通孔13。亦可将通孔13设计在环槽143周缘的适当处。本体10设有与内部相通的导气孔102。如图3、图4所示,本体10在紧邻并相对于设置击球面板20的安装口15处相对间隔形成隔片14,以使得隔片14与击球面板20之间形成与通孔13相通的容室16。另外,为了降低整个球杆头的重量,使球杆头重心位置设计空间更自由化而可获得较佳的操控性,亦可将隔片14的厚度定在可为铸造成形的最薄厚度0.9mm左右,然后再经由加工的方式使其隔片14的厚度设在0.2至0.3mm之间。另外为了避免隔片14变薄而因击到球时产生的变形及震动造成破裂,因此在隔片14相对容室16的另一侧形成作为补强之用的凸肋141。凸肋141最佳厚度可设在约为1mm左右;再者,隔片14相对于容室16的一侧周边形成环槽143;并亦可将结合座11的通孔13设计在环槽143周缘的适当处。环槽143的设置可避免击球面板20在与球头本体焊接时因隔片14与击球面板20距离太近而造成隔片14的损坏;另外,在隔片14上且远离结合座11的通孔13处设有与本体10内部及容室16相通的气孔142。在击球面板20与本体10相互结合焊接固定后,吸震材40的充填管可与结合座11外侧端的螺孔12相互螺合,并获得较佳的螺合效果。如此,吸震材40即可经由通孔13注入容室16内,且同时使位于容室16内部的空气即可经由气孔142进入中空本体10内部,并由本体10另设的导气孔102排至外部,使得吸震材40可完全填满并黏着于容室16的内部空间。因此,借由前述的结构设计,吸震材40可完全填满并黏着于容室16内部,使得球杆头的击球面板20击到球时,其冲击力所产生的震波直接经由吸震材40的吸收减震,可避免震波对使用者手部及身体造成伤害。权利要求1.一种设有吸震材的高尔夫球杆头,它包含为中空状壳体的本体、结合于本体上的击球面板及盖体;本体侧端形成可供球杆的一端相互结合固定的结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内紧邻击球面板处相对间隔设有与击球面板之间形成容室的隔片,并于隔片上设有与本体内部及容室相通的气孔;结合座内设有与容室相通的通孔;容室内设有由通孔填入并黏着于容室内部的吸震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吸震材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片相对于容室的一侧周边形成环槽;结合座为穿透式中空状;通孔设计在环槽周缘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吸震材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片上气孔设置在远离结合座的通孔处。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设有吸震材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片相对容室的另一侧形成作为补强之用的凸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吸震材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设有与内部相通的导气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吸震材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座与球杆结合固定的外侧端设有螺孔。专利摘要一种设有吸震材的高尔夫球杆头。为提供一种可直接吸收震波、减震效果好、不影响挥杆击球的操控的高尔夫球运动器具部件,提出本技术,它包含为中空状壳体的本体、结合于本体上的击球面板、盖体及吸震材;本体侧端形成可供球杆的一端相互结合固定的结合座;本体内紧邻击球面板处相对间隔设有与击球面板之间形成容室的隔片,并于隔片上设有与本体内部及容室相通的气孔;结合座内设有与容室相通的通孔;容室内设有由通孔填入并黏着于容室内部的吸震材。文档编号A63B53/04GK2745606SQ20042008436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6日专利技术者曾文正 申请人:超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孔文, 曾文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有吸震材的高尔夫球杆头,它包含为中空状壳体的本体、结合于本体上的击球面板及盖体;本体侧端形成可供球杆的一端相互结合固定的结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内紧邻击球面板处相对间隔设有与击球面板之间形成容室的隔片,并于隔片上设有与本体内部及容室相通的气孔;结合座内设有与容室相通的通孔;容室内设有由通孔填入并黏着于容室内部的吸震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文正
申请(专利权)人:超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孔文曾文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