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由度旋转运动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1810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三自由度旋转运动训练器,它是由支座、内框、中框、外框和传动机构组成动脚蹬,经链轮、链条和齿轮机构的传动,使内框、中框、外框绕自身的轴转动,从而使使用者以三自由度旋转运动方式在空中滚动。本训练器用于锻炼提高身体的旋转平衡机能和自我控制能力,适合飞行员及跳水、体操运动员使用。(*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自由度旋转运动训练器。我国以往的旋转训练器都是单自由度,只能进行单方向的平衡训练。国外有三自由度旋转运动训练器,都是由电机带动,结构复杂,造价很高,而训练人员在体力上不能得到锻炼。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人工动力,采用蹬自行车的方式,用脚蹬来带动整个训练器实现三自由度旋转运动训练的训练器。本技术的设计方案是内框(1)为三角形、多边形、园形笼式结构,中框(2)、外框(3)为圆管平面框架结构,内框(1)垂直线(8)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两个传动接头(11)、(12)将内框(1)支承在中框(2)内,中框(2)水平线(9)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两个传动接头(21)、(22),将中框(2)悬在外框(3)内,外框(3)垂直线(10)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两个传动接头(31)、(32),将外框(3)支承在三角架(4)内,内框(1)中有座椅、扶手、安全设备,中框(2)上装有自锁机构,脚蹬(5)装在脚蹬轴(6)上,脚蹬中轴(7)上装链轮(13),在链轮(13)、(15)上装链条(14),在链轮(16)、(18)上装链条(17),链轮轴(19)的左端装有伞齿轮(20)与固定在中框横杆(23)上的伞齿轮(24)啮合,伞齿轮(20)延伞齿轮(24)运动,内框(1)以传动接头(11)、(12)为中心进行旋转,传动接头(12)下端装有伞齿轮(25)与伞齿轮(26)啮合,伞齿轮轴(27)的右端装链轮(28),链轮(28)、(30)上装链条(29),链轮(30)装在传动接头(22)上,链轮(30)带动中框(2)以传动接头(21)、(22)为中心进行旋转,传动接头(22)右端装链轮(33),链轮(33)、(35)上装链条(34),链轮轴(36)左端装伞齿轮(37)与固定在三角架底座(38)上的伞齿轮(39)啮合,伞齿轮(37)延伞齿轮(39)运动,外框(3)以传动接头(31)、(32)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三自由度旋转运动得以实现。本技术的优点是当训练人员以蹬自行车的方式,用脚蹬来带动整个训练器转动,采用这种试训练方式可以使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得体力上的锻炼,同时也训练了运动员在空间身体协调的能力。本训练器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安装及拆运,占地面积小。 对附图说明如下图1——三自由度旋转运动训练器结构图1——内框2——中框3——三角架5——脚蹬6——脚蹬轴7——脚蹬中轴8——垂直线9——水平线11、12、21、22、31、32——传动接头13、15、16、18、28、30、33、35——链轮14、17、29——链条19、36——链轮轴20、24、25、26、37、39——伞齿轮23——中框横杆27——伞齿轮轴38——三角架底座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叙述。内框(1)为三角形笼式结构,中框(2)、外框(3)为圆管平面框架结构,内框(1)垂直线(8)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两个传动接头(11)、(12)将内框(1)支承在中框(2)内,中框(2)水平线(9)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两个传动接头(21)、(22)将中框(2)悬在外框(3)内,外框(3)垂直线(10)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两个传动接头(31)、(32),将外框(3)支承在三角架(4)内,脚蹬(5)装在脚蹬轴(6)上,脚蹬中轴(7)上装链轮(13),在链轮(13)、(15)上装链条(14),在链轮(16)、(18)上装链条(17),链轮轴(19)的左端装有伞齿轮(20)与固定在中框横杆(23)上的伞齿轮(24)啮合,伞齿轮(20)延伞齿轮(24)运动,内框(1)以传动接头(11)、(12)为中心进行旋转,传动接头(12)下端装有伞齿轮(25)与伞齿轮(26)啮合,伞齿轮轴(27)的右端装链轮(28),链轮(28)、(30)上链条(29),链轮(30)装在传动接头(22)上,链轮(30)带动中框(2)以传动接头(21)、(22)为中心进行旋转,传动接头(22)右端装链轮(33),链轮(33)、(35)上装链条(34),链轮轴(36)左端装伞齿轮(37)与固定在三角架底(38)上的伞齿轮(39)啮合,伞齿轮(37)延伞齿轮(39)运动,外框(3)以传动接头(31)、(32)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三自由度旋转运动得以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三自由度旋转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内框(1)为三角形、多边形、园形笼式结构,中框(2)、外框(3)为园管平面框架结构,内框(1)垂直线(8)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两个传动接头(11)、(12)将内框(1)支承在中框(2)内,中框(2)水平线(9)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两个传动接头(21)、(22),将中框悬在外框(3)内,外框(3)垂直线(10)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两个传动接头(31)、(32),将外框(3)支承在三角架(4)内,脚蹬(5)装在脚蹬轴(6)上,脚蹬中轴(7)上装链轮(13),在链轮(13)、(15)上装链条(14),在链轮(16)、(18)上装链条(17),链轮轴(19)的左端装有伞齿轮(20)与固定在中框横杆(23)上的伞齿轮(24)啮合,传动接头(12)下端装有伞齿轮(25)与伞齿轮(26)啮合,伞齿轮轴(27)的右端装链轮(28),链轮(28)、(30)上装链条(29),链轮(30)装在传动接头(22)上,传动接头(22)右端装链轮(33),链轮(33)、(35)上装链条(34),链轮轴(36)左端装伞齿轮(37)与固定在三角架底座(38)上的伞齿轮(39)啮合。专利摘要一种三自由度旋转运动训练器,它是由支座、内框、中框、外框和传动机构组成。蹬动脚蹬,经链轮、链条和齿轮机构的传动,使内框、中框、外框绕自身的轴转动,从而使使用者以三自由度旋转运动方式在空中滚动。本训练器用于锻炼提高身体的旋转平衡机能和自我控制能力,适合飞行员及跳水、体操运动员使用。文档编号A63B22/00GK2079065SQ9022318公开日1991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1990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1990年11月9日专利技术者潘双林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自由度旋转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内框(1)为三角形、多边形、园形笼式结构,中框(2)、外柜(3)为园管平面框架结构,内框(1)垂直线(8)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两个传动接头(11)、(12)将内框(1)支承在中框(2)内,中框(2)水平线(9)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两个传动接头(21)、(22),将中框悬在外框(3)内,外框(3)垂直线(10)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两个传动接头(31)、(32),将外框(3)支承在三角架(4)内,脚蹬(5)装在脚蹬轴(6)上,脚蹬中轴(7)上装链轮(13),在链轮(13)、(15)上装链条(14),在链轮(16)、(18)上装链条(17),链轮轴(19)的左端装有伞齿轮(20)与固定在中框横杆(23)上的伞齿轮(24)啮合,传动接头(12)下端装有伞齿轮(25)与伞齿轮(26)啮合,伞齿轮轴(27)的右端装链轮(28),链轮(28)、(30)上装链条(29),链轮(30)装在传动接头(22)上,传动接头(22)右端装链轮(33),链轮(33)、(35)上装链条(34),链轮轴(36)左端装伞齿轮(37)与固定在三角架底座(38)上的伞齿轮(39)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双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