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1736 阅读:8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健步机各元件组装方式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利用简易结合构件,达成快速拆、装作业的组合式健步机。该健步机主要包括由一组座杆、一组支杆、一前支柱、一后支柱、一组撑条、一扶手及一组由压缸等元件所组合而成,藉由其中交替使用的楔合、套合、穿置、迫紧与螺合方式予以固定,从而使其具有易于拆、装的特点,而使于缩减其运输时的体积,并便于搬运。(*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运动用健步机,尤指一种易于拆装、便于装运的组合式健步机。本技术主要将健步机之底座、前后支柱、左右支杆、扶手与左右踏板等设计为组合式,使其于拆卸后之体积可大为缩减,从而便于搬运并可减低运输费用。现有的健步机,其种类繁多且型态各异,但均具有一共同之缺点,即其整体结构多系以焊接方式组成,因此一旦组合完成后,其整体形状即不可能再予以变动,于是一部体积大之健步机,如何将其安全地装载至目的地,而不致受到碰撞,又不致由于高度太大而易于倾倒,常令制造者感到困扰。为此本专利技术人乃研制成此一组合式之新颖健步机,藉由简便之组合方式,使该健步机先予以分解后再行搬运,而避免上述损坏情形之发生。兹依照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合完成之后之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之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中支杆与前、后底杆之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扶手与前支柱之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撑条与后底杆之剖视图。图6本技术中后支柱与后底杆之剖视图。图7本技术中踏板与旋钮组之剖视图。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系以相互平行之二底杆1与二支杆2共同组成一矩形之底座,其中二支杆2系呈中空管状,而分别于其内部穿置有一至少两端211设有螺纹的螺杆21,而前、后二底杆11、12其分别相对于支杆2之两端处,又各设有一穿孔13,突出于支杆2外之螺杆21两端211亦突出于前、后底杆11、12之外侧,而可分别以一螺帽212予以销固(如图3所示),用以使二支杆2之两端压紧于前、后二底杆11、12之相对侧,而形成一稳固之矩形底座。前底杆11之上方固定有一直立且略向后倾斜之前支柱31,该前支柱31呈矩形中空管状,而其下段两侧可供二踏板4的前端枢接于其上,而前支柱31之中段两侧另可供二油压缸5,分别以其上端枢接于其上,而前支柱31之顶端则可锁固一扶手6与一码表7。请参见图2所示,前支柱31之下段两侧各向外伸设有一轴杆311,恰可穿置于二踏板4前端所设之横向穿孔41中,并使其末端凸出于二踏板4之外侧,并分别设有一扣环312,以防止踏板4脱出。且上述设于踏板4前端之穿孔41系做成矩形,并可分别于踏板4之两侧,各楔入一轴套42,该轴套42外缘呈矩形,而其中央则设有一圆形穿孔421,用以供轴杆311穿置于该圆形穿孔421中,使其于枢转中具有润滑作用。请同时参照图4所示,前支柱31之顶端设有以其凹弧面相对之二弧形片313、314,其中位于下方之弧形片焊接于前支柱31之顶端,而可将管状扶手6之中段置于二弧形片313、314之间,并以可同时穿透该三者之螺栓315予以锁固。上述扶手6中段之上方另以一码表7的前端跨置于其上,且该码表7之下端面与前支柱31之前端面之间,设有一可以螺丝72锁固的L形撑板71,将码表7固定于前支柱31之顶端。扶手6之两端于向前支柱31之两侧延伸一段长度后,即连续弯折而使其开口端呈朝向斜下方,并使其与一撑条8之上端套接,该撑条8之下端位于后底杆12两侧所设之穿孔121内,而管状撑条8之下端内部嵌置有一锁块81,该锁块81焊接于撑条8底端内部(请参见图5所示),并其内部中央设有一螺孔811,而藉由一由下而上穿过后底杆12两端穿孔121,并锁固于锁块81之螺孔811内之螺栓122,即可稳固底座与扶手6、前支柱31间的结构。请同时参见图2、6所示,后底杆12之中央上方凸设一框形穿片123,该框形穿片123恰可穿置于一中空后支柱32之下端内部,并于后支柱32之两侧以螺栓贯穿该二者后予以锁固,藉以达到较为稳固之组合状态。然而这种利用框形穿片123以穿置于中空后支柱32内之结合方式,如图2所示,亦可于前支柱31中段内侧,以及前底杆11中央上方处,分别另行设置一框形穿片316、111,而用以分别套置于后支柱32之上端,以及前支柱31之下端内部,并且同样亦以螺钉贯穿其两侧,予以锁固。本技术中另于前支柱31之中段两侧,各凸设有一油压缸轴杆317,分别可供一油压缸5之上端枢设于其上,并于该轴杆317末端设有一扣环318,防止油压缸5脱出。油压缸5之下端枢设于一旋钮组9上,藉由该可于踏板4上端面后设滑槽42上滑移或固定之旋钮组9,可随时调整踏板4在其被下踩时所需施加的力,后支柱32内侧设有一滑轮,滑轮上跨没有一牵引索,牵引索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左、右二踏板侧边。上述旋钮组9中主要包括一顶片91、一底片92与一旋钮93,其中顶片91与底片92相对设置,而分别位于踏板4之上端面与内部,且其相对端面上又各设有一凸部911、921。请同时参照图2、7所示,底片凸部921上设有二个螺栓922,可穿置于顶片凸部911所设之穿孔912中,并以螺帽94锁固,由于顶、底片91、92相螺合后,其上所设凸部911、921之凸起高度,将大于踏板4上端面之厚度,因此使其可于踏板滑槽42中滑移。底片凸部921之外另设有一螺栓923,使可向上突出于滑槽42之上方,并于其上先套置一垫片931之后,再螺接一旋钮93,旋紧该旋钮93,即可迫使底片92上未设凸部之部位向上抵压于踏板4上端之内侧端面,而形成卡制作用。另外,顶片91之上端面设有相对之二凸耳915,可藉一螺栓916将油压缸5之下端枢接于其间。本技术中二踏板4后端所设之防滑垫43,直接套装于踏板4之末端,而以螺钉44由其两侧锁固于踏板4之侧边上。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易于组合,且组合后整体结构极为稳固之健步机,使其于分解后之体积可大为缩减,便于搬运且又可降低运输费用支出,使其极具经济价值与实用性。权利要求1.一种健步机,其特征在于该健步机主要包括有一组座杆,平行置于地面,且相对两端间各设有一支杆,共同形成一矩形底座,其中前座杆上方设有一略向后倾斜的前支柱,而后座杆上方设有一略向前倾之后支柱,并使该后支柱上端固定于前支柱之中段处;后座杆之两端各向上设有一撑条,二撑条上端与一扶手之两端套接;一组支杆,以相互平行且与座杆垂直之方式,固定于相对的二座杆相对两端之间;一前支柱,固定于前座杆上方,其下端与左、右二踏板的前端枢接,其中段两侧各与一油压缸之上端枢接,其顶端跨置有一扶手,扶手顶端另设有一码表;一后支柱,其下端固定于后座杆之上方,并使其上端与前支柱衔接;其内侧设有一滑轮,该滑轮上跨设有一牵引索,该牵引索之两端分别固定于左、右二踏板侧边;一组撑条,其下端固定于后座杆之两端上方,其上端则与一管形扶手的向下垂的二端套接;一扶手,锁固于前支柱顶端,其两端分向前支柱之两侧延伸,再向后下方弯曲延伸,而其两端端末则略向下垂,并使其开口可与二撑条向上延伸之上端相套合;一组油压缸,分别以其上端枢设于前支柱之两侧,其下端则各枢设于一旋钮组之上方,各旋钮组则以可滑动或锁固之方式,设于左、右二踏板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健步机,其特征在于扶手系呈管状,而前支柱之顶端设有上、下相对之二弧形片,其中位于下方之弧形片固定于前支柱之顶端,而二弧形片以其凹弧面相对,并可将扶手之中段置于其间,而以数个螺钉将其锁固。3.如权利要求1所述健步机,其特征在于前、后底杆之上端各凸设有一框形穿片,各框形穿片呈斜上方延伸,而分别可穿置于内部中空之前、后支柱之下端,并以螺钉分别由前、后支柱之两侧予以锁固。4.如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健步机,其特征在于该健步机主要包括有:一组座杆,平行置于地面,且相对两端间各设有一支杆,共同形成一矩形底座,其中前座杆上方设有一略向后倾斜的前支柱,而后座杆上方设有一略向前倾之后支柱,并使该后支柱上端固定于前支柱之中段处;后座杆之两 端各向上设有一撑条,二撑条上端与一扶手之两端套接;一组支杆,以相互平行且与座杆垂直之方式,固定于相对的二座杆相对两端之间;一前支柱,固定于前座杆上方,其下端与左、右二踏板的前端枢接,其中段两侧各与一油压缸之上端枢接,其顶端跨置有一扶 手,扶手顶端另设有一码表;一后支柱,其下端固定于后座杆之上方,并使其上端与前支柱衔接;其内侧设有一滑轮,该滑轮上跨设有一牵引索,该牵引索之两端分别固定于左、右二踏板侧边;一组撑条,其下端固定于后座杆之两端上方,其上端则与一管形扶手的 向下垂的二端套接;一扶手,锁固于前支柱顶端,其两端分向前支柱之两侧延伸,再向后下方弯曲延伸,而其两端端末则略向下垂,并使其开口可与二撑条向上延伸之上端相套合;一组油压缸,分别以其上端枢设于前支柱之两侧,其下端则各枢设于一旋钮组之上方 ,各旋钮组则以可滑动或锁固之方式,设于左、右二踏板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梁
申请(专利权)人:铂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