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珏如专利>正文

一种甩球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1138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游戏和运动的甩球拍由握柄和呈凹陷形态的接球结构组成,握柄的一端与接球结构连接。接球结构包括一框体与一套接网,框体的一端与握柄连接,套接网的周缘呈与框体相配合的轮廓,且该套接网于周缘两处各设一向套接网内围延伸的固著线,套接网上固著线两侧的边面呈夹角,套接网的周缘与框体固定连接。该甩球拍组合简易,容易制造,其套接网具有一定的柔软度,故可增进接球的容易度与方便性,进而增进游戏的趣味性与运动效果。(*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甩球拍的结构改进,属于体育运动器械领域。习用甩球拍的结构如图6所示,系于一握柄30一端设一接球结构31,握柄30与接球结构31以塑料一体成型。其中,接球结构31分布有适当面积,并呈凹陷形态,其面上设有多个穿孔32,以减低空气阻力。使用该种习用甩球拍时,系以手握住握柄30,当对方将球传来时,以接球结构31的凹陷面承接来球,而当球被接入接球结构后,便可施力将整个甩球拍向对方挥动,藉由接球结构31的推力将球送到对方可承接的范围,如是往复接、甩的动作,便可达到游戏乐趣与运动效果。然而,因其握柄30与接球结构31系以塑料一体成型,塑料具有一定的硬度,整体结构形成较为刚性的形态,没有适当的柔软度,当来球撞击接球结构31时,会产生较大的反弹力,致使来球被弹出而造成接球的难度与不便性,而接球的难度高,便影响游戏的兴致与乐趣,使用者往往甩接几次后便兴趣索然,其不仅休闲乐趣尽失,而且更减低了运动效果。鉴于上述,本技术将提供一种具有适当柔软度、甩接球相当简易、趣味性高、运动效果佳的甩球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甩球拍,由握柄和呈凹陷形态的接球结构组成,握柄的一端与接球结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球结构包括一框体与一套接网,其中所述框体的一端与所述握柄连接;所述套接网的周缘呈与框体相配合的轮廓,且该套接网于周缘两处各设一向套接网内围延伸的固著线,套接网上固著线两侧的边面呈夹角,套接网的周缘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套接网展开及成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接球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6为习用甩球拍结构示意图。请参看图1、3所示,本技术的基本结构,系于一握柄10的一端设一接球结构20,接球结构20分布有适当面积,并呈凹陷形态,使该接球结构20可供接球,并能将球再度甩出,达到甩接球的效果。其主要特征,是将接球结构20设计成包括框体200(该框体可由上、下夹框21、22组成)与套接网23的结构形态(本实施例的上下夹框21、22为具相同轮廓的框状,且上下夹框21、22的一端均设有突伸的接缘210、220,该接缘210、220供夹接握柄10一端而与握柄10相互连接)。其中,套接网23的周缘呈与框体200相配合的轮廓形态,套接网23于周缘两处各设一向套接网23内围延伸适当长度的固著线230,使套接网23上处于固著线230两侧的边面231、232处形成一定的夹角。上述固著线230的成型方式是在套接网23的周缘处对称设缺角233,每个缺角233具有两个呈适当夹角的夹边234,成型时将该两夹边234贴合,并以胶粘接或车缝的方式使该两夹边234贴合固定,从而形成两条由套接网的网线并成的线筋,即固著线230,并使套接网23上固著线230两侧的边面231、232呈适当夹角形态,进而使套接网23形成凹陷形态。请参看图1、2所示,本技术组合时,系将上下夹框21、22夹制住套接网23的周缘,同时以上下夹框21、22的接缘210、220夹制住握柄10一端,并使上下夹框21、22与套接网固定成一体,及使上下夹框21、22的接缘210、220与握柄10固定成一体,而组合成一甩球拍。可见其组合相当简便,容易制造。请参看图2、4所示,本技术使用时,以手握住握柄10,当对方将球传来时,可以套接网23的凹陷面承接来球,而当球被接入套接网23后,便可施力将整个甩球拍向对方挥动,藉由接球结构20的推力,将球送到对方可承接的范围,如是往复接、甩的动作,便可达到游戏乐趣与运动效果。其中,因套接网23具有较佳的柔软度,故在承接来球时,不会产生因撞击而造成球弹出的情形,这样便增进了接球的简易性,进而达到提高趣味性与运动效果的目的;再者,欲将球甩出时,因其来自套接网23的推力与习用者相同,故以套接网23仍可有效地将球送出。请参看图5所示,本技术还可于套接网23上自两条固著线230末端分别延伸形成硬化线24,使该两条硬化线24平行并延伸至套接网23的另端,藉该两条硬化线24使该两条硬化线24之间的网面形成一导引球道240,这样可使球体顺着该导引球道240被顺利地甩出。本技术的优点是其上、下夹框夹固套接网,组合相当简易,容易制造,而其套接网具适当柔软度,故可增进接球的容易度与方便性,进而增进游戏的趣味性与运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凡依据本技术的各种修饰与变化,源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术的人士所易于推知者,具不脱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甩球拍,由握柄和呈凹陷形态的接球结构组成,握柄的一端与接球结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球结构包括一框体与一套接网,其中所述框体的一端与所述握柄连接;所述套接网的周缘呈与框体相配合的轮廓,且该套接网于周缘两处各设一向套接网内围延伸的固著线,套接网上固著线两侧的边面呈夹角,套接网的周缘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甩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网上的两条固著线的末端分别延伸形成硬化线,该两条硬化线平行并延伸至套接网的另一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甩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由上下夹框构成,所数套接网的周缘由上下夹框夹持。专利摘要用于游戏和运动的甩球拍由握柄和呈凹陷形态的接球结构组成,握柄的一端与接球结构连接。接球结构包括一框体与一套接网,框体的一端与握柄连接,套接网的周缘呈与框体相配合的轮廓,且该套接网于周缘两处各设一向套接网内围延伸的固著线,套接网上固著线两侧的边面呈夹角,套接网的周缘与框体固定连接。该甩球拍组合简易,容易制造,其套接网具有一定的柔软度,故可增进接球的容易度与方便性,进而增进游戏的趣味性与运动效果。文档编号A63B59/00GK2303664SQ97203359公开日1999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赖珏如 申请人:赖珏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甩球拍,由握柄和呈凹陷形态的接球结构组成,握柄的一端与接球结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球结构包括一框体与一套接网,其中:所述框体的一端与所述握柄连接;所述套接网的周缘呈与框体相配合的轮廓,且该套接网于周缘两处各设一向套接网内围延 伸的固著线,套接网上固著线两侧的边面呈夹角,套接网的周缘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珏如
申请(专利权)人:赖珏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