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朝泉专利>正文

健身器材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1077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健身器材新结构,其结构包含一座杆组,其上设二位调装置,设在座杆组的前方,其顶端设一滚轮,一对连接件,其一端分别活动枢接在一曲柄,曲柄的固定端分别枢设在一轴杆的两端,轴杆以一延伸杆段连接于座杆组,连接件另一端底面置于滚轮上,连接件上分别设有一供运动者踩踏的踏板,上述构造可模拟慢跑运动效果,再藉其位调装置的高度调整,合并产生模拟爬坡动作。(*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锻炼身体特定部分的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腿或脚的健身器材。一般健身器材种类很多,就相关脚和腿部运动方式而言,可包括有跑步机、室内脚踏车(又称健身车)、踏步机或爬山机等几大类。上述各式器械,其运动效果大多只能提供运动者的双腿作前后或圆式旋转的交互动作,实际上只针对运动者大腿、小腿、膝盖或脚踝作单项或两项的定点运动,无法模拟实际跑步时在腰部以下所形成的运动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健身器材新结构,它能使运动者的大、小腿、膝盖和脚踝的运动效果更充分,既模拟慢跑运动又兼具爬坡的运动效果,且可节省收藏、包装、载运的空间。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健身器材新结构的二位调装置设在座杆组的前方,其中设一固定柱杆和一可与固定柱杆作伸缩调整的轮管,固定柱杆和座杆组作垂直连接,轮管的顶面活动夹设一滚轮,滚轮可在健身器材的前后向作自由转动;一阻尼装置设在座杆组上相对于负载转轮,在负载转轮转动时可提供一相对其转动方向的负载;一对连接件,其一端分别活动枢接在一曲柄,曲柄的固定端分别枢设在圆盘的中心轴上,连接件另一端底面置设在位调装置的滚轮上,连接件上分别设有一供运动者踩踏的踏板。扶杆的第一杆段可作直角向下弯折。本技术由于各连接件的移动方式包含有前高后低、前低后高和前后摆动等多种不同样态,因此使用者的膝关节、髋关节都可以随之而适当地活动外,更可以脚趾部位为中心部而使其脚跟和脚踝部位迅速作上、下改变其位置,使脚踝部位可得到适当运动;藉位调装置的调整,可产生类似爬坡运动,调整高度愈高,则相当爬坡陡度愈大,相对运动量也提高,扶杆可收折,可减少收藏、包装、载运的占用空间。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健身器材新结构的轴测图。图2是图1中A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A局部轴测分解图。图4是图1的动作侧视图(一)。图5是图1的动作侧视图(二)。图6是图1中阻尼装置正视图。图7是图1中扶杆关节轴测分解图。图8是图1中扶杆关节组合轴测图。图9是图1中扶杆关节的折合动作示意图。图10是图1结构折合示意图。参照图1、2、3、4、5,健身器材新结构包含有一座杆组10,座杆组10具有二平行排列置放在地面的横杆11,二横杆11间中央设一底杆12;二位调装置30、30′,设在前方位置的横杆11上,主要以一固定柱杆31和横杆11近两端位置作垂直连接,固定柱杆31的顶端为一开口311,近开口311的对应壁面各设一穿孔312,由开口311直向穿套一轮管32,轮管32的管身对应穿孔312设有直向等间距排列的调位孔洞321,藉任一调位孔洞321和穿孔312的配合,并以锁接元件34固定,使轮管32可产生不同的延伸长度,轮管32的顶面夹设一滚轮33,并以一枢接元件331穿枢固定,滚轮33朝健身机的前后向作自由转动;一步阶控制装置40,具有一对曲柄41、41′,其固定端分别枢设在一轴杆42的两端,轴杆42以一延伸杆段421连枢在底杆12;其中一曲柄41另同轴转动设一圆盘43,延伸杆段421向健身机的前方延伸形成一固定架44,在固定架44间设有一负载转轮45,负载转轮45和圆盘43之间由一环状的驱动件46(可为一皮带或链条)予以连接,使二者形成连动状态,在负载转轮45的下方底杆12设有一阻尼装置47,藉阻尼装置47增加负载转轮45的周缘压力,使其转动时形成一相对于转动方向的负载;阻尼装置47的一种是具有一磁铁座471,其上固定多数个磁铁472,以一连杆473的一端经一定位座474和磁铁座471连接,连杆473另一端部由一钢索475连接一调速旋钮476,藉调速旋钮476控制磁铁472和负载转轮45的贴紧程度,调整负载转轮45的负载压力,形成适当的阻尼力。参照图6是本技术另一种阻尼装置,其同样设有可连动的圆盘43、负载转轮45、钢索475和调速旋钮476,其上不设置磁铁座471和磁铁472,而设置一大约绕在负载转轮45三分之二周缘的制动皮带48,制动皮带48的一端固定在底杆12上,另一端和钢索475连接,藉调速旋钮476控制制动皮带48压制在负载转轮45周缘上的压力,使负载转轮45转动时,形成一相对于其转动方向的负载。一对连接件50、50′,其一端分别活动枢接在曲柄41、41′上,另一端底面置于位调装置30、30′的滚轮33上,连接件50、50′上分别设有一供运动者踩踏的踏板51、51′。参照图7、8、9、10,一扶杆60,主要包含二竖直的第一杆段61和第二杆段62,第二杆段62由底杆12向上弯折延伸一预定长度构成,第一杆段61的顶部可设各种形式的握把611,第一、第二杆段61、62的对应端部以一端面呈∏形的覆夹63覆固,覆夹63中央设一大比例的开口631,其一端接设在第一杆段61底端外缘,另一端和第二杆段62的顶端对应位置各设一孔洞632、621,并以一锁接元件64穿锁,使二杆段61、62呈竖直状固定,覆夹63的两侧边和第二杆段62的顶端两侧对应位置各设一圆孔633和一长形孔622,并以一端部具螺纹的穿杆65穿过,螺纹段配以一松紧件66,用以锁紧在穿杆65,使二杆段61、62进一步固定;第一杆段61可直角向下弯折,其弯折方法是,将锁接元件64和松紧件62松释,将第一杆段61向上拉升一适当距离,使穿杆65位移至第二杆段62长形孔622的顶面时为极限,使第一、第二杆段61、62之间产生一间隙,即可往下弯折第一杆段61,由于覆夹63是和第一杆段61固定连接,也会随着第一杆段61改变位向,而在横、直向位变时,覆夹63以开口631可充分活动在第二杆段62的顶端。参照图4、5,使用者站立在踏板51、51′向,双手扶持在扶杆60的握把611,腿脚控制连接件50、50′,使其后端由曲柄41、41′作大幅度摆动,连接件50、50′前端则滑行在对应的滚轮33上,在一适当距离内往复地直线运动。在上述运动状态下,当曲柄41、41′的自由端由最下方位置回转至最上位的位置时,枢设在其上的连接件50、50′后端,将随之而在两倍于曲柄41、41′长的上、下高度以及两倍于曲柄41、41′长的前、后长度内,不断地改变其位置,使二连接件50、50′分别以前端为轴心,随之而不断地改变其上、下倾斜角度。由于各连接件50、50′的移动方式包含有前高后低、前低后高和前后摆动等多种不同样态,因此使用者的膝关节、髋关节均可随之而适当地活动外,更可以脚趾部位为中心部而使其脚跟和脚踝部位迅速地作上、下改变其位置,以使使用者的脚踝部位可得到适当的运动。而更重要的是由于位调装置30、30′可改变连接件50、50′的前端高度,而位调装置30、30′由底端至滚轮33顶面的总长度相当于两倍曲柄41、41′长的上、下高度内为较佳的调整高度,运动者在操作连接件50、50′后退位时,使连接件50、50′的前端高于和曲柄41、41′连接的后端,运动者即产生脚趾部位高于脚踝部位的斜向脚部动作,此动作即类似爬坡运动,而位调装置30、30′的高度愈高,连接件50、50′的后退位时的倾斜角度愈大,则相当于爬坡陡度愈大,相对的运动量也提高。其扶杆60收折,可减少收藏、包装、载运的占用空间。权利要求1.一种健身器材新结构,包括一架设于地面的座杆组(10),座杆组(10)近中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健身器材新结构,包括一架设于地面的座杆组(10),座杆组(10)近中央处设一步阶控制装置(40),座杆组(10)延伸设置扶杆(60),其特征在于:a.二位调装置(30、30′)设在座杆组(10)的前方,其中设一固定柱杆(31)和一可 与固定柱杆(31)作伸缩调整的轮管(32),固定柱杆(31)和座杆组(10)作垂直连接,轮管(32)的顶面活动夹设一滚轮(33),滚轮(33)可在健身器材的前后向作自由转动;b.一阻尼装置(47)设在座杆组(10)相对于负载转轮(45) ;c.一对连接件(50、50′),其一端分别活动枢接在一曲柄(41、41′),曲柄(41、41′)的固定端分别枢设在圆盘(43)的中心轴上,连接件(50、50′)另一端底面置设在位调装置(30、30′)的滚轮(33)上,连接件(50、5 0′)上分别设有一供运动者踩踏的踏板(51、5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泉
申请(专利权)人:陈朝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