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鹰专利>正文

多功能下肢牵引康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0835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下肢牵引康复器。滑动支杆(5)的下端分别与装置于底座(1)的传动链条(6)上固接的滑块(7)转动铰接,滑块(7)通过滚轮(8)由传动链条(6)带动在滑轨(9)上滑动;传动链条两端分别连接链轮,远离摆杆(3)一端装置被动轮(10),靠近摆杆的一端装置主动轮(11),主动轮通过传动轴(13)、离合机构与施力杆(17)有条件地实现力矩传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康复锻炼与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克服了布朗氏架及CPM功能单一、不易调节的不足。(*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骨折病人下肢牵引、康复锻炼的多功能下肢牵引康复器。在日常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意外事故造成人肢体骨折,如运动过程中造成的骨折;交通事故中造成的骨折等,都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处理不好可能导致终生残疾,不仅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也给社会带来负担。下肢是受骨折损伤几率最大的部位,对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也较大。骨折治疗除了有一个良好复位、固定外,肢体机能恢复是非常重要的,机能的完全恢复是骨科医生追求的最佳效果。目前常见的骨折牵引复位器械多为布朗式架,主要用于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和跟骨牵引。但现行的布朗式架,设计陈旧,功能单一,特别是不可调节的支架结构使临床应用极为不便。常见的康复治疗器械,有下肢关节康复器(简称 CPM),没有主动运动方式,这种被动型机械性活动器,它不能在病人思想上建立起主动的锻炼意识,没有肌内收缩锻炼的过程,特别是在强化性被动屈曲活动中效果欠佳。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设计人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临床实践,研制开发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集牵引、康复锻炼于一体的多功能下肢牵引康复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能够实现术前牵引复位,术后关节功能康复锻炼等多种功能的下肢牵引康复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底座、水平撑杆、摆杆、肢体架及滑动支杆等部件,滑动支杆的下端分别与装置于底座上的一对平行传动链条上固接的滑块转动铰接,滑块通过一对滚轮由传动链条带动在滑轨上滑动;传动链条的两端分别连接链轮,远离摆杆一端装置被动轮,靠近摆杆一端装置主动轮,与主动轮同轴地装有可实现单向施力的棘轮,主动轮通过传动轴、离合棘轮、离合滑环、拨叉等与施力杆联接;肢体架的后端部可择一地与脚部支架附件、水平支撑附件可拆装式固接;滑动支杆的外侧装置有联接垂直支撑附件的固接辅件,其与垂直支撑附件可拆装式固接。由于本技术采用了新的力学结构设计,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操作使用十分方便。能够实现多骨部位的牵引及康复锻炼等多种功能,克服了现行的布朗式架牵引器、下肢关节康复器结构设计陈旧、功能单一、结构固定不易调节,使用不方便等弊端。能够使病人达到一种主动地实施肌内锻炼的效果,加速肌力的恢复,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肌体水肿,使病人的康复期缩短,机能恢复理想,本技术是一种简单实用,易于普及推广的多功能骨科牵引、康复器械。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附图所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合结构之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之AA向视图;图3为图1之BB向视图。如图1-3所示,本技术设有底座1,底座1的前端与水平撑杆25固接,水平撑杆25的前端通过一连接部件2与一对平行摆杆3转动联接,摆杆3的另一端与肢体架4的前端转动铰接,在靠近肢体架4的后端处相对固接一对滑动支杆5,滑动支杆5的下端分别与装置于底座1上的一对平行传动链条6上固接的滑块7转动铰接,滑块7通过一对滚轮8由传动链条带动在滑轨9上滑动;传动链条6的两端分别连接链轮,远离摆杆一端装置被动轮10,靠近摆杆3的一端装置主动轮11,与主动轮11同轴地装有可实现单向施力的棘轮12,主动轮11通过传动轴13、离合棘轮14、离合滑环15、拨叉16与施力杆17联接。肢体架4的后端部可择一地与脚部支架附件18、水平支撑附件19可拆装式固接;滑动支杆5的外侧装置有联接垂直支撑附件20的固接辅件21,其与垂直支撑附件20可拆装式固接。牵引重力来自于重物22,通过传动索23、水平及垂直支撑附件19、20上的导向轮24及骨上设置的施力件施加于被牵引骨上。滑动支杆5与肢体架4、撑杆26活动固接,相互之间的夹角可以调整。在作康复器使用时,撑杆26与脚部支架附件18插接式固接,垂直支撑附件20可以取下;在作牵引器使用时,取下脚部支架附件18,换接水平支撑附件19,同时装上垂直支撑附件20。脚部支架附件18上的脚踏板与其后呈N型的力杆活动固接,其角度可以调整。支架上还设有绑缚带。摆杆3、肢体架4、水平撑杆25的长度都是可调的,可以根据病人肢体的长度进行适度的调节。设置一对平行传动链条6其目的在于病人单臂施力时,使两侧的各运动部件运行平稳。滑块7通过一对滚轮8夹持着滑轨9使之平稳自如地滑动,滑轨9通过两端的固定装置固定于底座上。传动链条6的两端分别连接链轮,远离摆杆一端的被动轮10之一的外侧设有定位棘轮28。靠近摆杆3的一端装置两主动轮11,与主动轮11同轴地装有可实现单向施力的棘轮12,外侧同轴地设有离合滑环15,装有拨叉16的施力杆17可以在两侧自如的换接,以适应左右腿的康复与牵引。在一对平行的摆杆3、肢体架4之间分别设有刚性支撑件27,同时设有绑缚带,以便将肢体牢牢固定于器械上。本技术的工作过程1、作康复器使用时,首先取下水平支撑附件19和垂直支撑附件20,换接脚部支架附件18;根据病人的肢体长度调节摆杆3、肢体架4和水平撑杆25的长度,并将病人肢体固定器械上;松开被动轮端的定位棘轮28,先让病人自己最大限度地屈曲腿部,然后再握紧拨叉和施力杆,先带动滑环内移使棘轮啮合,再向后扳动施力杆,主动轮带动链条、滑块7及滑动支杆5向后运动,器械主体的四边形结构使得摆杆与肢体架之间的夹角变小,使下肢尽量弯曲,达到耐受极限时,松开拨叉,下肢带动器械各部件运动,恢复到初始位置,再重复进行下一次的屈伸运动,从而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2、作牵引器使用时,首先取下脚部支架附件18,换接水平支撑附件19和垂直支撑附件20;根据病人的肢体长度调节摆杆3、肢体架4和水平撑杆25的长度,并将病人肢体固定器械上;通过定位棘轮28将被动轮固定;然后将牵引索的一端与被牵引骨上的连接件连接,根据被牵引骨的部位将牵引索跨接在不同支撑附件的导向轮上。当牵引股骨时牵引索跨接垂直支撑附件、水平支撑附件上的导向轮;当牵引胫骨和跟骨时牵引索只跨接水平支撑附件上的导向轮,牵引索的另一端连接上重物即可实施牵引。本技术的特点1、本技术集康复锻炼与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克服了布朗氏架及CPM功能单一、操作不灵活的不足。2、与CPM相比,本技术具备主、被动运动相结合,使病人建立起自主康复锻炼的意识,在增加了自主肌内收缩锻炼过程的同时,强化被动屈曲运动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提高康复效果。能在治疗过程中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提高病人主动锻炼的意识,建立康复信心,提高病人的注意力;二是被动屈曲角度可随意调节,并保持关节在极限位置(角度),反复作关节强化被动运动,使关节功能在短期内康复;三是在关节有效活动范围内可反复主动屈伸运动,以加速肌力恢复,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肌体水肿。3、与布朗氏架相比,本技术的可调式支架结构方便实用,使其功能更强,可对下肢不同部位的骨折实施最佳角度、最有效地牵引复位,最大限度地恢复骨折病人的肢体功能。综上所述,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是一种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骨折病人牵引复位和康复锻炼器械,推广本技术必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下肢牵引康复器,底座(1)的前端与水平撑杆(25)固接,水平撑杆(25)的前端通过一连接部件(2)与摆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下肢牵引康复器,底座(1)的前端与水平撑杆(25)固接,水平撑杆(25)的前端通过一连接部件(2)与摆杆(3)转动联接,摆杆(3)的另一端与肢体架(4)的前端转动铰接,在靠近肢体架(的后端处相对固接滑动支杆(5),在一对平行的摆杆3、肢体架4之间分别设有刚性支撑件(27),同时设有绑缚带;牵引重力来自于重物(22)牵引力通过传动索(23)、与滑动支杆(5)活动固接的水平与垂直支撑附件(19、20)上的导向轮(24)及骨上设置的施力件施加于被牵引骨上,其特征是:滑动支杆(5)的下端分别与装置于底座(1)上的传动链条(6)上固接的滑块(7)转动铰接,滑块(7)通过滚轮(8)由传动链条(6)带动在滑轨(9)上滑动;传动链条(6)的两端分别连接链轮,远离摆杆(3)一端装置被动轮(10),靠近摆杆(3)的一端装置主动轮(11),主动轮(11)通过传动轴(13)、离合机构与施力杆(17)有条件地实现力矩传递;肢体架(4)的后端部通过撑杆(26)择一地与脚部支架附件(18)、水平支撑附件(19)可拆装式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鹰
申请(专利权)人:熊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