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琇莹专利>正文

泳帽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0425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泳帽结构改良,包括一泳帽本体、至少一帽带、一第一粘扣带及一第二粘扣带,主要将第一粘扣带及第二粘扣带设于帽带上,使得帽带上的二粘扣带可相互扣合固定,而能提供固定的功能,以避免泳帽自使用者头部脱落。因此,帽带可快速的固定及解开,使用上较具便利性。另于该泳帽上设有一透气网,使得空气得以流动,具有较佳的透气性,穿戴较为舒适。(*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泳帽结构改良,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游泳等体育运动,可戴于使用者头部,用来包覆头发,帽带可快速的固定及解开,使用上较具便利性的泳帽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游泳是一项为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在游泳时一般需穿戴泳帽。现有的泳帽大都是以布料或塑料等柔软材质制成,其为一中空体,可戴于使用者头部,用来包覆头发。部分的泳帽进一步设有帽带,可于使用者下巴处,而能提供较佳的固定功能,此类型的泳帽尤其适用于如打水球等激烈的水中运动,以避免泳帽自使用者头部脱落。请参阅图1,其揭示有一种现有的泳帽,该泳帽1具有一泳帽本体11,该泳帽本体11一侧下缘处连接有一帽带12,该泳帽本体11另一侧下缘处连接有若干个环体13。该泳帽1在使用时,可利用泳帽本体11穿戴于使用者头部,并将该帽带12绕于使用者下巴,而后穿设于这些环体13中,以便利用这些环体13将帽带12夹持固定,使帽带12可系于使用者下巴处,而能提供固定的功能,以避免泳帽1自使用者头部脱落。请参阅图2,其揭示另一种现有的泳帽,该泳帽2具有一泳帽本体21,该泳帽本体21二侧下缘处各连接有一帽带22。该泳帽2在使用时,可利用泳帽本体21穿戴于使用者头部,并将该二帽带22绕于使用者下巴,而后打结固定,使帽带22可系于使用者下巴处,而能提供固定的功能,以避免泳帽自使用者头部脱落。然而,上述现有的泳帽1、2,无论是利用帽带12穿设于环体13中夹持固定,或是利用打结方式固定帽带22,其操作上均非常麻烦,而不具便利性,尤其是在泳帽1、2要脱下时,尚需费时的解开已被固定的帽带12、22,造成使用者极大的不便。再者,上述现有的泳帽1、2均具有透气性不佳的问题存在,尤其是在进行激烈的运动时,泳帽1、2内部非常的闷热,会造成使用者的不适。因此,由上可知,上述现有的泳帽结构,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陷存在,而有待于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泳帽结构改良,其帽带的固定及解开非常的简单容易,帽带可快速的固定及解开,让泳帽在使用上较具便利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泳帽结构改良,其具有较佳的透气性,让使用者穿戴时不会感到闷热,穿戴较为舒适。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泳帽结构改良,包括一泳帽本体,其为一中空体;至少一帽带,其连接于该泳帽本体下缘处;以及一第一粘扣带及一第二粘扣带,该二粘扣带固定于该帽带上,该二粘扣带为相对应的公、母扣件,该二粘扣带相互扣合固定。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泳帽的立体图。图2是另一种现有泳帽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泳帽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泳帽的帽带扣合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泳帽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泳帽结构改良,该泳帽3包括有一泳帽本体31、一透气网32、二耳盖33、至少一帽带34、一第一粘扣带35、一第二粘扣带36及一环体37。该泳帽本体31以布料或塑料等柔软材质制成,尤以具有透气性的布料为佳,该泳帽本体31为一中空体,可戴于使用者头部。该泳帽本体31表面以印刷或车缝等方式设置具识别或装饰功能的标示部311,该标示部311可为数字、文字或图案等。该透气网32为一布满网孔321的网状结构,该透气网32以设置于泳帽本体31中间为较佳,故该泳帽本体31对应的分割成左、右相对的二泳帽半体312,而该透气网32以车缝等方式固定于该二泳帽半体312之间,使该透气网32位于该泳帽本体31中间,该透气网32呈纵向延伸于该泳帽本体31中间,可通过该透气网32上布满的网孔321使泳帽本体31内、外形成透气状态,而便于空气的流动。该二耳盖33以塑料材料制成,其呈中空状壳体,该二耳盖33利用扣合、铆合或热融合等方式固定于泳帽本体31相对的二侧,且该二耳盖33与泳帽本体31内部相通,以便罩于使用者耳朵外部,用来保护耳朵。该二耳盖33上并设有若干个穿孔331,以便于声音的传递。该帽带34连接于该泳帽本体31一侧下缘处,该帽带34为一长形带体,其一端固定于泳帽本体31,另一端则形成一自由端。在本实施例中揭示具有一条帽带34,该帽带34连接于该泳帽本体31一侧下缘处;若设置有二条帽带34(如图5),则该二帽带34分别连接于该泳帽本体31二侧下缘处。该第一粘扣带(也称魔鬼毡)35及第二粘扣带(也称魔鬼毡)36为相对应的公、母扣件,其固定于该帽带34上,在本实施例中揭示具有一帽带34,该第一粘扣带35及第二粘扣带36固定于该帽带34的外侧面;若设置有二帽带34,则该二粘扣带35及36则分别固定于该二帽带34上(如图5)。该环体37连接于该泳帽本体31另一侧下缘处,即该环体37连接于该泳帽本体31相对于帽带34的一侧下缘处,该环体37搭配单一帽带34而设置;若该泳帽本体31连接有二帽带34,则不需设置环体37(如图5);上述的组成形成本技术的泳帽结构改良。请参阅图4,当本技术的泳帽3以泳帽本体31穿戴于使用者头部时,可将该帽带34绕于使用者下巴,而后穿设于该环体37中,再将该帽带34反折,使该帽带34上的二粘扣带35及36相对应,以便将该二粘扣带35及36相互扣合固定,使帽带34可系于使用者下巴处,而能提供固定的功能,以避免泳帽3自使用者头部脱落。若设置有二帽带34(如图5),则可将该二帽带34绕于使用者下巴,并直接将分别固定于该二帽带34上的二粘扣带35及36相互扣合固定,即可使帽带34可系于使用者下巴处,而能提供固定的功能,以避免泳帽3自使用者头部脱落。本技术的泳帽3上的帽带34利用二粘扣带35及36扣合固定,使得帽带34的固定及解开非常的简单容易,帽带34可快速的固定及解开,让泳帽3在使用上较具便利性。再者,本技术于泳帽3上设有一透气网32,使得泳帽本体31内、外的空气得以流动,具有较佳的透气性,让使用者穿戴时不会感到闷热,穿戴较为舒适。权利要求1.一种泳帽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泳帽本体,其为一中空体;至少一帽带,其连接于该泳帽本体下缘处;以及一第一粘扣带及一第二粘扣带,该二粘扣带固定于该帽带上,该二粘扣带为相对应的公、母扣件,该二粘扣带相互扣合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泳帽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泳帽本体表面设置具识别或装饰功能的标示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泳帽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标示部为数字、文字或图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泳帽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泳帽本体上设有至少一透气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泳帽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透气网为一布满网孔的网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泳帽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透气网设置于该泳帽本体中间,该泳帽本体对应的分割成左、右相对的二泳帽半体,该透气网固定于该二泳帽半体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泳帽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泳帽本体相对的二侧设有耳盖,该二耳盖呈中空状壳体,该二耳盖与泳帽本体内部相通,该二耳盖上设有若干个穿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泳帽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帽带设置为一条,该帽带连接于该泳帽本体一侧下缘处,该泳帽本体另一侧下缘处连接有一环体,该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泳帽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泳帽本体,其为一中空体;    至少一帽带,其连接于该泳帽本体下缘处;以及    一第一粘扣带及一第二粘扣带,该二粘扣带固定于该帽带上,该二粘扣带为相对应的公、母扣件,该二粘扣带相互扣合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琇莹
申请(专利权)人:宋琇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