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聂超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感冒发热的额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01435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5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感冒发热的额贴,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方更加简单,并且更加的科学合理,通过加入连翘、青篙、苦杏仁、板蓝根、金银花、薄荷、甘草、紫苏叶、鲜生姜,并且加以鸡骨草、野菊、陈皮、石膏、黄芩、灸甘草制成的软膏,该额贴通过以下步骤制得:S1:称量配比,S2:辅料清洗,S3:辅料搅拌,S4:辅料过滤,S5:软膏制作,S6:贴片制作,S7:额贴完成。可以从根本上治疗感冒发热,减少患者的痛苦,而且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更为有效,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具体为一种治疗感冒发热的额贴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感冒是常发病和多发病,常伴有头痛、发热、流鼻涕、打喷嚏、肌肉酸痛等症状,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引发其它疾病,甚至严重的还威胁生命,现有治疗感冒的药物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固体口服,一种是药液,然而有的人们并不适应药物的味道,尤其小孩子,往往并不能很好的吃下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感冒发热的额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感冒发热的额贴,该额贴包括以下重量组份:连翘5-8份、青篙4-6份、苦杏仁5-7份、板蓝根6-10份、金银花10-14份、薄荷4-7份、甘草3-5份、辅料22-40份、紫苏叶5-9份、鲜生姜4-8份。优选的,所述辅料包括以下重量组份:鸡骨草2-6份、野菊4-8份、陈皮5-8份、石膏4-6份、黄芩4-7份、灸甘草3-5份。优选的,该额贴通过以下步骤制得:S1:称量配比,将所需的原料按照一定的组分比例称量取用;S2:辅料清洗,把称量好的辅料依次放置在清洗设备中进行清洗;S3:辅料搅拌,将鸡骨草、野菊、陈皮、石膏、黄芩和灸甘草均转移至同一搅拌设备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长为22-90分钟,搅拌时同时升高该搅拌设备中的温度,其中温度为70-85摄氏度;S4:辅料过滤,将搅拌完成后的辅料转移至第一过滤设备中进行过滤,第一过滤设备中滤孔的直径为3-5毫米,完成一次过滤后,将过滤好的溶液转移至第二过滤设备中进行二次过滤,第二过滤设备中滤孔的直径为0.1-0.3毫米;S5:软膏制作,把过滤后的辅料与连翘、青篙、苦杏仁、板蓝根、金银花、薄荷、甘草、辅料、紫苏叶、鲜生姜均投放在温控设备中,保持温度在75-95摄氏度,待油脂基质开始熔化时,对温控设备中的原料进行搅拌,搅拌时长为30-77分钟,将搅拌完成后的原料均投入乳化设备中进行乳化处理,软膏制作完成。S6:贴片制作,采用厚度≥ 0.15mm 的、有透气性的弹力无纺布制作呈额贴面层,并且还包括膏药承载层和膏药保护层。S7:额贴完成,通过成型设备把软膏和额贴面层制成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配方更加简单,并且更加的科学合理,本专利技术的原料易搜集,且价格便宜,原料全部为纯天然的,无毒副作用,制法简单易操作,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退热的特点,并且可以更好发挥原方治疗暑湿感冒发热的疗效优势,不仅避免了因为口服所带来的口感不适,而且药效更为明显,可以从根本上治疗感冒发热的病症,并且治疗效果更为快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感冒发热的额贴,该额贴包括以下重量组份:连翘5份、青篙4份、苦杏仁5份、板蓝根6份、金银花10份、薄荷4份、甘草3份、辅料22份、紫苏叶5份、鲜生姜4份。优选的,所述辅料包括以下重量组份:鸡骨草2份、野菊4份、陈皮5份、石膏4份、黄芩4份、灸甘草3份。优选的,该额贴通过以下步骤制得:S1:称量配比,将所需的原料按照一定的组分比例称量取用;S2:辅料清洗,把称量好的辅料依次放置在清洗设备中进行清洗;S3:辅料搅拌,将鸡骨草、野菊、陈皮、石膏、黄芩和灸甘草均转移至同一搅拌设备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长为22分钟,搅拌时同时升高该搅拌设备中的温度,其中温度为70摄氏度;S4:辅料过滤,将搅拌完成后的辅料转移至第一过滤设备中进行过滤,第一过滤设备中滤孔的直径为3毫米,完成一次过滤后,将过滤好的溶液转移至第二过滤设备中进行二次过滤,第二过滤设备中滤孔的直径为0.1毫米;S5:软膏制作,把过滤后的辅料与连翘、青篙、苦杏仁、板蓝根、金银花、薄荷、甘草、辅料、紫苏叶、鲜生姜均投放在温控设备中,保持温度在75摄氏度,待油脂基质开始熔化时,对温控设备中的原料进行搅拌,搅拌时长为30分钟,将搅拌完成后的原料均投入乳化设备中进行乳化处理,软膏制作完成。S6:贴片制作,采用厚度为 0.15mm 的、有透气性的弹力无纺布制作呈额贴面层,并且还包括膏药承载层和膏药保护层。S7:额贴完成,通过成型设备把软膏和额贴面层制成一体。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感冒发热的额贴,该额贴包括以下重量组份:连翘8份、青篙6份、苦杏仁7份、板蓝根10份、金银花14份、薄荷7份、甘草5份、辅料40份、紫苏叶9份、鲜生姜8份。优选的,所述辅料包括以下重量组份:鸡骨草6份、野菊8份、陈皮8份、石膏6份、黄芩7份、灸甘草5份。优选的,该额贴通过以下步骤制得:S1:称量配比,将所需的原料按照一定的组分比例称量取用;S2:辅料清洗,把称量好的辅料依次放置在清洗设备中进行清洗;S3:辅料搅拌,将鸡骨草、野菊、陈皮、石膏、黄芩和灸甘草均转移至同一搅拌设备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长为90分钟,搅拌时同时升高该搅拌设备中的温度,其中温度为85摄氏度;S4:辅料过滤,将搅拌完成后的辅料转移至第一过滤设备中进行过滤,第一过滤设备中滤孔的直径为5毫米,完成一次过滤后,将过滤好的溶液转移至第二过滤设备中进行二次过滤,第二过滤设备中滤孔的直径为0.3毫米;S5:软膏制作,把过滤后的辅料与连翘、青篙、苦杏仁、板蓝根、金银花、薄荷、甘草、辅料、紫苏叶、鲜生姜均投放在温控设备中,保持温度在95摄氏度,待油脂基质开始熔化时,对温控设备中的原料进行搅拌,搅拌时长为77分钟,将搅拌完成后的原料均投入乳化设备中进行乳化处理,软膏制作完成。S6:贴片制作,采用厚度为 0.20mm 的、有透气性的弹力无纺布制作呈额贴面层,并且还包括膏药承载层和膏药保护层。S7:额贴完成,通过成型设备把软膏和额贴面层制成一体。通过对上述两组实施例进行对比实验,能够发现,两组实施例均能够对患者感冒发热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通过连翘、青篙、苦杏仁、板蓝根、金银花、薄荷、甘草、紫苏叶、鲜生姜,可以很好的对于感冒发热进行治疗和缓解,减少患者的痛苦,并且再加以鸡骨草、野菊、陈皮、石膏、黄芩、灸甘草的配合功效,这样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治疗感冒发热,而且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更为有效,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感冒发热的额贴,其特征在于:该额贴包括以下重量组份:连翘5‑8份、青篙4‑6份、苦杏仁5‑7份、板蓝根6‑10份、金银花10‑14份、薄荷4‑7份、甘草3‑5份、辅料22‑40份、紫苏叶5‑9份、鲜生姜4‑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感冒发热的额贴,其特征在于:该额贴包括以下重量组份:连翘5-8份、青篙4-6份、苦杏仁5-7份、板蓝根6-10份、金银花10-14份、薄荷4-7份、甘草3-5份、辅料22-40份、紫苏叶5-9份、鲜生姜4-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感冒发热的额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包括以下重量组份:鸡骨草2-6份、野菊4-8份、陈皮5-8份、石膏4-6份、黄芩4-7份、灸甘草3-5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感冒发热的额贴,其特征在于:该额贴通过以下步骤制得:S1:称量配比,将所需的原料按照一定的组分比例称量取用;S2:辅料清洗,把称量好的辅料依次放置在清洗设备中进行清洗;S3:辅料搅拌,将鸡骨草、野菊、陈皮、石膏、黄芩和灸甘草均转移至同一搅拌设备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长为22-90分钟,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超
申请(专利权)人:聂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