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伟亮专利>正文

祛疤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899182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5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涉及一种祛疤液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有效成份:三七、姜片、栀子、龟板、红花、当归、五倍子、蜈蚣、穿山甲、水蛭、樟脑、冰片、川穹、白芷、桃仁、土鳖虫、地龙、血竭、鸡血藤、白花蛇舌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科学的配合,利用三七、姜片、当归等中草药制备出其挥发油、利用栀子、龟板、红花、五倍子等中草药制备其水提取物,同时,将两者混合,充分的将各个中草药的有效成份得以利用,进而达到淡化疤痕、美白肌肤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涉及一种祛疤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疤痕是物理、生物、化学等因素的损害作用于人体皮肤软组织,导致皮肤软组织的严重损伤而不能完全自行正常修复,转由纤维组织替代修复留下的即影响外观又影响功能的局部症状。按照疤痕的特点,在医学上,一般将疤痕分为浅表性疤痕这是指在皮肤浅表层的一种疤痕,多由于皮肤轻度擦伤或浅表烧伤(真皮浅层)所引起,其外表稍异于正常皮肤,表面粗糙或有色素变化,一般无功能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疤痕将逐浅表性疤痕渐不明显,因此这类疤痕一般不需处理;萎缩性疤痕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疤痕组织,又称不稳定疤痕,常见于大面积的烧伤,特别是深及脂肪层的创面,在未经植皮而仅靠周边上皮细胞生长而使创面愈合的。另外,在小腿或其他部位的慢性溃疡经久治疗而愈合,也属于这种性质的疤痕。这种疤痕的特点是:疤痕表皮菲薄,表面平坦,局部血液循环差,呈亮白色且基底较坚硬。由于其表层仅覆盖一层萎缩的上皮细胞,经不住外力磨擦,常易破损萎缩性疤痕而形成溃疡,一般很难愈合,经久可导致恶变。因为此类疤痕常与下面肌肉、神经、血管粘连,且有很大收缩性,故可牵拉正常组织而造成或比增殖性疤痕更为严重的功能障碍。由于这种疤痕具有很强的破坏性,故应注意预防,应早植皮,勿任其自愈;挛缩性疤痕是以其引起的功能障碍特征命名的疤痕。多见于深度烧伤愈合后,由于疤痕收缩,常导致外形改变和功能障碍,长期的疤痕挛缩可影响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组织的发育,应及早处理。临床上常见的因疤痕挛缩造成的畸形有睑外翻、唇外翻、颏胸粘连、手部疤痕挛缩畸形及各关节的屈侧或伸侧挛缩畸形等。其中在关节屈面的条索状疤痕挛缩,如经较长时间,挛缩疤痕两侧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可以逐渐伸长,成为蹼状
的疤痕挛缩,称蹼状挛缩疤痕。此种蹼状疤痕较大者常见于颈前侧、腋窝、肘窝、踝关节等处,较小者可见于内眦角、外眦角、鼻唇沟、口角、指蹼等部位,部分在体表孔道的开口挛缩性疤痕处呈环状出现,造成其口径狭窄,影响正常功能。蹼状的挛缩疤痕均可采用Z成形术原理进行手术修复;凹陷性疤痕,当疤痕组织在体表造成凹陷畸形时,称之为凹陷疤痕。常见于天花、水痘或痤疮后遗留的疤痕,也可见于外伤及皮肤感染患者。简单的凹陷性疤痕仅是线状疤痕及其区域的低陷,广泛的凹陷性疤痕则可合并有皮下组织、肌肉或骨骼组织缺损。疤痕基底与深部肌肉或肌腱粘连在一起,要纠正这种畸形不凹陷性疤痕但要处理皮肤上的疤痕,而且还要按照凹陷程度的轻重采用不同的方法来修复缺损,以恢复正常外形;手术疤痕,术后会留下手术疤痕,这是不可避免的。手术切口的选择会影响手术效果还会影响手术疤痕的形状大小深浅等,因此手术时选择正确的手术切口,还是在为以后消除手术疤痕打下很好的基础。疤痕给患者带来的是巨大的肉体痛苦和精神痛苦,尤其是烧伤、烫伤、严重外伤后遗留的疤痕。疤痕增生期的几年时间几乎让患者苦不堪言。而后的萎缩期又使患者面目全非,功能障碍,造成患者极大的身、心双重障碍。目前,现有技术中针对疤痕的手段多是通过植皮手术,通过在患者身体的其他部位选取一定量的皮肤,进行移植,这种方法虽然可以使患者的裸露在外的疤痕除去,但还是会在身体的其他部位产生疤痕,同时,在植皮过程中,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也有极大的伤害。还有就是利用一些化学药品,通过涂抹来缓解受伤的肌肤,以达到祛疤的目的,但其由于为化学制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时间的使用会对皮肤造成其他方便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的治疗疤痕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配方合理、加工科学、治疗效果好且不含有任何化学添加剂的祛疤液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祛疤液,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有效成份:三七5份~10份;姜片1份~5份;栀子5份~10份;龟板10份~20份;红花:25份~30份;当归20份~30份;五倍子45
份~60份;蜈蚣2条~5条;穿山甲2份~5份;水蛭2份~5份;樟脑10份~15份;冰片1份~5份;川穹10份~20份;白芷10份~15份;桃仁3份~8份;土鳖虫3份~8份;地龙2份~7份;血竭10份~20份;鸡血藤10份~20份;白花蛇舌草30份~40份。作为优选,上述的祛疤液,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有效成份:三七7份;姜片3份;栀子6份;龟板12份;红花:28份;当归25份;五倍子57份;蜈蚣3条;穿山甲3份;水蛭2份;樟脑13份;冰片2份;川穹115份;白芷13份;桃仁5份;土鳖虫4份;地龙5份;血竭15份;鸡血藤17份;白花蛇舌草28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祛疤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称取好上述重量份数的三七、姜片、当归、川穹、白芷、白花蛇舌草,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呈粉末,取得通过10目筛后的中药材粉末;b、将粉碎好的药物加入到加热釜中,并向加热釜中加入一定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然后将加热釜连接好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水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加热釜时为止,再从冷凝管上端加入正己烷,并加热加热釜;c、将加热釜内加热至沸腾,然后,控制温度在90°保持小沸5分钟,然后停止加热;d、静置10分钟后,开启挥发油测定器下端活塞将水缓缓放出,收集挥发油,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对挥发油脱水,最后在50℃下水浴3h挥去正己烷,得到挥发油,备用;e、称取好上述重量份数的栀子、龟板、红花、五倍子、蜈蚣、穿山甲、水蛭、樟脑、冰片、桃仁、土鳖虫、地龙、血竭、鸡血藤,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呈粉末,取得通过50目筛后的中药材粉末;f、将筛选后的中药材粉末加入溶器中,选择浓度为65%的乙醇为溶剂,加入到容器中,对中药进行润湿,润湿时间为3个小时;g、待润湿结束后,将容器内的中药材粉末转移渗漉器内,将乙醇溶剂连续
的从渗漉器的顶部加入,直至乙醇溶剂将中药材粉末浸没,加盖放置36个小时后,收集渗漉液;h、将收集好的渗漉液提纯、浓缩;i、将提纯浓缩后的渗漉液和挥发油混合,即得到祛疤液。作为优选,所述h步骤中,渗漉液采用真空膜蒸馏的方法对渗漉液提纯、浓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科学的配合,利用三七、姜片、当归等中草药制备出其挥发油、利用栀子、龟板、红花、五倍子等中草药制备其水提取物,同时,将两者混合,充分的将各个中草药的有效成份得以利用,进而达到淡化疤痕、美白肌肤的作用。2、本专利技术以中草药为原料,无任何化学药剂的添加,纯绿色、无污染,且长时间使用,能明显的提拉、紧致皮肤,达到滋养肌肤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祛疤液,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有效成份:三七5份;姜片1份;栀子5份;龟板20份;红花:25份;当归20份;五倍子45份;蜈蚣2条;穿山甲2份;水蛭2份;樟脑10份;冰片1份;川穹10份;白芷10份;桃仁3份;土鳖虫3份;地龙2份;血竭10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祛疤液,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有效成份:三七5份~10份;姜片1份~5份;栀子5份~10份;龟板10份~20份;红花:25份~30份;当归20份~30份;五倍子45份~60份;蜈蚣2条~5条;穿山甲2份~5份;水蛭2份~5份;樟脑10份~15份;冰片1份~5份;川穹10份~20份;白芷10份~15份;桃仁3份~8份;土鳖虫3份~8份;地龙2份~7份;血竭10份~20份;鸡血藤10份~20份;白花蛇舌草30份~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祛疤液,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有效成份:三七5份~10份;姜片1份~5份;栀子5份~10份;龟板10份~20份;红花:25份~30份;当归20份~30份;五倍子45份~60份;蜈蚣2条~5条;穿山甲2份~5份;水蛭2份~5份;樟脑10份~15份;冰片1份~5份;川穹10份~20份;白芷10份~15份;桃仁3份~8份;土鳖虫3份~8份;地龙2份~7份;血竭10份~20份;鸡血藤10份~20份;白花蛇舌草30份~4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疤液,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有效成份:三七7份;姜片3份;栀子6份;龟板12份;红花:28份;当归25份;五倍子57份;蜈蚣3条;穿山甲3份;水蛭2份;樟脑13份;冰片2份;川穹115份;白芷13份;桃仁5份;土鳖虫4份;地龙5份;血竭15份;鸡血藤17份;白花蛇舌草28份。3.制备上述1~2任一项所述的祛疤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称取好上述重量份数的三七、姜片、当归、川穹、白芷、白花蛇舌草,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呈粉末,取得通过10目筛后的中药材粉末;b、将粉碎好的药物加入到加热釜中,并向加热釜中加入一定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然后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伟亮杜磊沈婵华
申请(专利权)人:宋伟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