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矿开采实施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矿开采区地表新建抗采动变形建筑实施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采矿大国和土地资源紧张国家,至2015年底,井工煤矿地表沉陷损毁土地达110万公顷。这些土地因开采沉陷逐渐沦为无人居住区或城镇棚户区,这是一项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研究热点问题。为进行沉陷区规划与治理,国家正不断投入巨额资金。由于开采沉陷与治理工程十分复杂、现行规程尚不完善(无地表残余移动变形的概念和理论等等),在工程实际中常存在技术分析不全面、不到位、工艺错误、管理秩序混乱,甚至造成工程隐患或工程事故。因此,很有必要进行采区地表新建抗采动变形建筑实施工艺流程的研究。这对采区地表新建建筑的规划、建筑抗采动变形方案的分析、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合理有序进行,杜绝工程风险,以向煤矿沉陷区要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意义重大。开采沉陷对建筑的损害是由开采对地表的动态、静态和残余移动变形影响引起的附加应力造成的。为研究这种损害,沈阳大学朱广轶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第30卷第9期:p1889-1895和《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第33卷第10期:p19 ...
【技术保护点】
煤矿开采区地表新建抗采动变形建筑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抗采动变形建筑归纳为3种类型:结构可调整的抗采动变形建筑、可纠偏的抗采动变形建筑、不纠偏的抗采动变形建筑;步骤2、对建设时间分期规划,对于浅部、多煤层、厚煤层的未开采区及正开采区,存在地表变形大、地表动态移动变形影响和多煤层采动影响叠加、可能出现塌陷漏斗的棘手问题,根据开采规划、地表移动总时间,通过建设规划的分期,来躲开地表动态移动变形威胁;步骤3、对建筑的位置、方位选择,新建建筑的场地应根据地表移动变形预测结果,尽可能选择在地表变形较小的地区;步骤4、对建筑高度的确定,必须进行建筑物在自 ...
【技术特征摘要】
1.煤矿开采区地表新建抗采动变形建筑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抗采动变形建筑归纳为3种类型:结构可调整的抗采动变形建筑、可纠偏的抗采动变形建筑、不纠偏的抗采动变形建筑;步骤2、对建设时间分期规划,对于浅部、多煤层、厚煤层的未开采区及正开采区,存在地表变形大、地表动态移动变形影响和多煤层采动影响叠加、可能出现塌陷漏斗的棘手问题,根据开采规划、地表移动总时间,通过建设规划的分期,来躲开地表动态移动变形威胁;步骤3、对建筑的位置、方位选择,新建建筑的场地应根据地表移动变形预测结果,尽可能选择在地表变形较小的地区;步骤4、对建筑高度的确定,必须进行建筑物在自重形成的偏心荷载作用下的横截面强度验算和地基容许承载力验算;步骤5、对建筑物的平、立面形状选择及构件配置,抗采动变形建筑的平面形状应避免凸凹曲折,以布置成方形、矩形、高度一致为最佳, 避免楼层错层;纵墙与横墙的设计要匀称, 做到平面上整齐、竖向上连续;承重墙的布置尽量纵横向均贯通、均匀地对称于建筑的长轴和短轴, 承重墙应纵横墙应咬槎连接;同一轴线上的窗洞、窗间墙尽量均匀布置;采动区不用拱梁、无筋梁,宜用钢筋混凝土过梁;在强度低、应力集中的门窗口应增设加强筋或闭合钢筋混凝土套框;楼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层板, 与圈梁浇成一体;步骤6、做好地基与基础的安全措施,地基土应均匀一致、承载能力不宜高的土壤好;步骤7、做好基础与上部结构的抗变形措施;步骤8、做好建筑内管道的抗变形措施;步骤9、抗采动变形建筑方案的合理性分析,根据抗采动变形建筑的安全性、用户的满意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