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国胜专利>正文

一种握把护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983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握把护带,为一长条带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护带包含有一第一带体与一第二带体;     所述第一带体具可挠性且呈可透视状;    所述第二带体具可挠性且呈不可透视状;    所述第一带体与所述第二带体相接合,且所述第一带体沿着所述第二带体的长轴向固设在所述第二带体的一侧。(*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用具,特别是关于一种握把护带
技术介绍
握把护带是用来缠绕固着在一球具握柄上,凭籍握把护带所选用材质的组合特性,使运动者在使用该球具时,能有较为舒适的手感。近年来,在业者研发努力下,纷纷发展出具有吸震、防滑脱与排汗等功能的握把护带,同时仍极力构思在结构组合上能让前述的主流功能做更进一步的发挥,因此在材料选配上更力求多元且完备。另一方面,如何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也是业者苦思之处。其中,突显业者品质商标与强化产品外观是业者较为惯用的手段,譬如在握把护带的顶面上加设若干图样,习用方式是以烙印或涂印来完成,前者是将握把护带与一已刻置反相预定图样的热模具靠合,使该预定图样转烙至握把护带表面上。而后者则是将一已刻置反相预定图样的模具沾附一涂料,再与握把护带贴合使该呈预定图样的涂料转印至握把护带上,而后作适当热处理使该涂料能长期附着在握把护带上。藉此来突显产品商标与增强外观。只是,转印图样在直接受到汗水侵蚀、日晒与长期反复握持等影响下容易脱落掉色,而烙印图样则仍会因长时间手部接触摩擦导致图样磨损而无法持久,在长期使用之后,反倒造成握把护带产品外观折损并让使用者有产品不良的印象。有鉴于此,设计人遂兴起改善的意图,运用多年从事握把护带设计研发所积累的经验,详加思索而创作出这种具有透明边条的握把护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握把护带,对于其包覆的握柄所含的特殊成份或是所述握柄上所加设的图样,可造成区别显露并能予以保护。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握把护带,为一长条带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护带包含有一第一带体与一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具可挠性且呈可透视状;所述第二带体具可挠性且呈不可透视状;所述第一带体与所述第二带体相接合,且所述第一带体沿着所述第二带体的长轴向固设在所述第二带体的一侧。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握把护带10主要由一第一带体11与一第二带体12所组成,第一带体11为以橡胶材质制成可透视状,具可挠性易于弯折,第一带体11具有一第一顶面111与一第一接合边112。第一接合边112是在第一带体11的一侧切设所形成,并与第一顶面111形成锐角。第二带体12是以聚乙烯(polyethylene,PE)所制成的单层结构体,其不具可透视性,第二带体12具有一底面121、一第二顶面122与一第二接合边123,第二接合边123是在第二带体12的一侧切设所形成,与第二顶面122形成钝角,且能与第一接合边112相对应互补。握把护带10的组合方式是在第一顶面111与第二顶面122相互平齐的情况下,将第一带体11的第一接合边112与第二带体12的第二接合边123以黏着剂接合。如图2所示,第一带体11的宽面小于第二带体12的宽面,且第一带体11是沿着第二带体12的长轴向固设在第二带体12的一侧,然后,藉由底面121贴抵在一球具1的握柄2表面上进行螺旋缠绕。最后,握把护带10在球具1上形成一预定长度的握持段。本实施例具有下列的优点一、当握柄2本身具有特殊成份(如金粉、银粉或萤光材料等),或在表面加设有若干图样,可藉由握把护带10的包覆而形成保护,并在第一带体11处达到区别显露的效果。二、除第二顶面122的色泽设计与另外加设饰纹也可搭配性强调前项的显露效果外,第一带体11还可采用淡彩色系来呈现以增添变化性。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如图3、图4所示,握把护带20,主要由一第一带体21、一第二带体22与一绣线23所组成。第一带体21为橡胶材质制成可透视状,具可挠性易于弯折,第一带体21具有一第一底面211、一第一顶面212与一第一接合边213;第一接合边213是在第一带体21的一侧切设所形成,与第一顶面212形成直角。第二带体22是以天然皮革(如牛皮)所制成的单层结构体,具有一第二底面221、一第二顶面222与一第二接合边223,第二接合边223是在第二带体22的一侧切设所形成,与第二顶面222形成直角。握把护带20的组合方式是在第一顶面212与第二顶面222相互平齐的情况下,将第一带体21的第一接合边213与第二带体22的第二接合边223相互靠合,然后用绣线23将第一带体21与第二带体22进行缝接。如图4所示,第一带体21的宽面小于第二带体22的宽面,且第一带体21沿着第二带体22的长轴向固设在第二带体22的一侧;然后,藉由第一底面211与第二底面221共同形成的结合面贴抵在一球具的握柄表面上进行螺旋缠绕;最后,握把护带20在球具上形成一预定长度的握持段。除具有上一实施例所提及的优点外,本实施例还具有下列优点一、在握把护带20缠绕前,可预先将设有特定图样(如品牌、商标等)的卷标或饰条,转印或是贴设在第一底面211上,在缠绕后达到显露的效果并且形成保护。二、藉由绣线23的缝接手法(如间隔疏密的安排、缝线走向与距离的变化等),也可搭配性强调前项的显露效果。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如图5所示,握把护带30主要由一第一带体31与一第二带体32所组成。第一带体31为橡胶材质制成可透视状,具可挠性易于弯折,第一带体31具有一第一底面311、一第一顶面312与一接合边313;接合边313是在第一带体31的一侧切设所形成,与第一顶面312形成锐角。第二带体32是以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物(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EVA)所制成的单层结构体,其不具可透视性,且厚度略大于第一带体31的厚度,第二带体32具有一第二底面321、一第二顶面322与一接合部323;接合部323是在第二顶面322的一侧向下凹设所形成,其深度约等于第一带体31的厚度,而凹设的轮廓恰与第一底面311以及接合边313能相对应互补。握把护带30的组合是将第一带体31的第一底面311与接合边313置于第二带体32的接合部323并用黏着剂接合,第一带体31的宽面小于第二带体32的宽面,且第一带体31是沿着第二带体32的长轴向固设在第二带体32的一侧;再藉由第二底面321贴抵在一球具的握柄表面上进行螺旋缠绕;最后,握把护带30在该球具上形成一预定长度的握持段。因此,除前一实施例的第二项之外,本实施例涵盖前述实施例的优点,而前述设有特定图样(如品牌、商标等)的卷标或饰条,在本实施例中,不仅可转印或是贴设在第一底面311上,也可选择设置在接合部323表面上。如图6所示,握把护带40主要是由一第一带体41与一第二带体42所组成。第一带体41为橡胶材质制成可透视状,具可挠性易于弯折,第一带体41具有一第一底面411、一第一顶面412与一第一接合边413;第一接合边413是在第一带体41的一侧切设所形成,与第一顶面412形成钝角。第二带体42为多层结构体,具有一顶层43与一底层44;顶层43为聚胺基甲酸乙酯(polyurethane,PU)所构成不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赵国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