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装门架及其在异型反对称钢主塔施工中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89741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5 0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装门架,包括支撑装置和滑道装置,支撑装置包括竖向支撑结构和间隔设置在竖向支撑结构之间的横向联系结构,竖向支撑结构包括若干个第一纵梁单元;滑道装置包括第一滑道结构和第二滑道结构,第一滑道结构分别设在支撑装置的顶部两侧,第二滑道结构垂直设置在两组第一滑道结构的顶面之间;第二滑道结构上设有钢绞线提升装置。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船只将塔节段运送至支撑装置,钢绞线提升装置将塔节段吊起,再将塔节段吊装至设计位置的对应处,通过钢绞线提升装置下放塔节段并调节塔节段的空中对位姿态,塔节段调整到位后焊接。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吊装门架不需要长时间占用大型设备,降低了施工的成本,节约了施工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设领域,特别是一种吊装门架及其在异型反对称钢主塔施工中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桥梁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桥梁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跨越河道的大跨径桥梁不胜枚举,占绝大多数的主要为斜拉桥和悬索桥,其中,斜拉桥主要以主塔、主梁、斜拉索为承重构件,主塔型式多为A型、倒Y型、H型、独柱,主塔吊装的施工方法,常规是使用大型吊装设备进行吊装施工,例如使用浮吊、塔吊,利用浮吊和塔吊进行施工,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的优点,但这种施工方法也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需长时间占用大型吊装设备,设备使用费昂贵;二是施工容易受水位变化影响,尤其是浮吊的稳定性不足,吊装的精确度不高;三是在异型反对称钢主塔施工中,需对塔节段的吊装位置进行多次调整,采用大型设备进行移动式高空提升,移动速度慢,增加了施工难度,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装门架及其在异型反对称钢主塔施工中的使用方法,可加快异型反对称钢主塔施工的进度,且操作方便,施工稳定性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吊装门架,包括支撑装置和滑道装置,所述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吊装门架及其在异型反对称钢主塔施工中的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装门架,包括支撑装置和滑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竖向支撑结构和间隔设置在竖向支撑结构之间的横向联系结构,所述竖向支撑结构包括若干个第一纵梁单元,每个第一纵梁单元包括四根围成立方体形的第一纵梁和两根连接第一纵梁上端的第一分配梁;所述滑道装置包括第一滑道结构和第二滑道结构,第一滑道结构分别设在支撑装置的顶部两侧且与第一分配梁垂直连接,第二滑道结构垂直设置在两组第一滑道结构的顶面之间;所述第二滑道结构上设有钢绞线提升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装门架,包括支撑装置和滑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竖向支撑结构和间隔设置在竖向支撑结构之间的横向联系结构,所述竖向支撑结构包括若干个第一纵梁单元,每个第一纵梁单元包括四根围成立方体形的第一纵梁和两根连接第一纵梁上端的第一分配梁;所述滑道装置包括第一滑道结构和第二滑道结构,第一滑道结构分别设在支撑装置的顶部两侧且与第一分配梁垂直连接,第二滑道结构垂直设置在两组第一滑道结构的顶面之间;所述第二滑道结构上设有钢绞线提升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划分为喂梁区和主吊装区,喂梁区和主吊装区之间设置有竖向支撑结构和横向联系结构进行划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包括钢管混凝土桩和立柱,钢管混凝土桩插打于岩层中,上端与立柱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道结构包括第二纵梁单元、第二分配梁和第一滑道,第二纵梁单元包括若干条连接在一起的第二纵梁;所述第二分配梁垂直间隔设在第二纵梁单元的上面,由槽钢制成;所述第一滑道垂直设在第二分配梁的上面,由两条工字钢围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道结构包括横梁单元、第三分配梁和第二滑道,横梁单元包括若干条连接在一起的横梁;所述第三分配梁垂直间隔设在横梁单元的上面,由槽钢制成;所述第二滑道垂直设在第三分配梁的上面,由两条工字钢围成。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装门架,其特征在于:第二纵梁由第一型钢结构制成,包括第一横向型钢和第一竖向型钢垂直连接形成的若干个方形结构,方形结构中还设置有第一斜向型钢围成的菱形结构进行加固。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装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由第二型钢结构制成,包括第二横向型钢和第二竖向型钢垂直连接形成的若干个方形结构,方形结构中还设置有第二斜向型钢围成的菱形结构进行加固。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吊装门架在异型反对称钢主塔施工中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用塔吊安装吊装门架:先安装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俊刘明友翟溯黄忠睦吴宏剑姜杰朱淑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