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涛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棚室的微耕机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9642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5 0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用于棚室的微耕机传动机构,它包括安装在扶手上端的离合器总成,在扶手的下端安装有减速器总成,所述减速器总成通过传动带与发动机总成相连,在减速器总成的下端安装有旋耕刀具总成,在减速器总成的外壳上还安装有限深装置总成;所述的减速器总成包括机壳,在所述机壳内安装有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内,在输入轴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一轴承端盖组件,所述输入轴的一端穿过对应一侧的第一轴承端盖组件并与传动带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体积小,重量轻,采用了更加简单的传动路线,因此整车的重心低,降低了整车功率,操纵方式简单直接,价格也很便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用机械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棚室的微耕机传动机构,属于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微耕机是根据我国广大丘陵、山区,地块小、高差大、又无机耕道的国情,而专门为果园、菜地、丘陵坡地和小块(水、旱田)作业而设计的。它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以整体式变速齿轮箱或皮带离合器作为传动,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修,工作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油耗低,生产效率高等特点。现有的微耕机主要用于水田、旱田耕整、田园管理、设施农业等耕耘作业。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这样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的大棚,随着生产的发展,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以及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近年来,由于温室大棚种植技术的成熟以及社会对蔬菜特别是换季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大,使得温室大棚种植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微耕机对蔬菜大棚的适应性相对不足,现有的微耕机在设计时大多是针对平坦宽阔的地带,虽然其具有动力充足的优点,但是存在体积较大、操纵复杂的问题,而且其功率较大、能耗过高的缺点对于棚室来说也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的微耕机
体积较大、能耗过高,不适应大棚种植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体积较小、使用方便的用于棚室的微耕机传动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棚室的微耕机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扶手上端的离合器总成,在扶手的下端安装有减速器总成,所述减速器总成通过传动带与发动机总成相连,在减速器总成的下端安装有旋耕刀具总成,在减速器总成的外壳上还安装有限深装置总成;所述的减速器总成包括机壳,在所述机壳内安装有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内,在输入轴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一轴承端盖组件,所述输入轴的一端穿过对应一侧的第一轴承端盖组件并与传动带相连,在所述输入轴上套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套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二齿轮与第一传动轴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内,在第一传动轴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二轴承端盖组件,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套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套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内,在第二传动轴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三轴承端盖组件,在第二传动轴上还套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所述第六齿轮套在第三传动轴上,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内,在第三传动轴的两端还安装有第四轴承端盖组件,所述第六齿轮的另一端与第七齿轮啮合,所述第七齿轮套在输出轴上,所述输出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内,在输出轴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五轴承端盖组件,所述输出轴的一端穿出第五轴承端盖组件后与对应的旋耕刀具总成连接;在所述输入轴与第一轴承端盖组件之间还设有第一毡圈油封,在输出轴与第五轴承端盖组件之间设有第二毡圈油封;在第一传动轴上端套有第一挡油环,在第一挡油环与第三齿轮之间的第一传动轴上套有第一套筒,在第一传动轴下端套有第二挡油环,在第二挡油环与第二齿轮之间的第一传动
轴上套有第二套筒,在第二传动轴上端套有第三挡油环,在第三挡油环与第四齿轮之间的第二传动轴上套有第三套筒,在第二传动轴下端套有第四挡油环,在第四挡油环与第五齿轮之间的第二传动轴上套有第四套筒,在第三传动轴上端套有第五挡油环和第五套筒,在第三传动轴下端套有第六挡油环和第六套筒,所述第五套筒位于第五挡油环和第六齿轮之间,所述第六套筒位于第六挡油环和第六齿轮之间,在所述输出轴上还套有第七挡油环和第八挡油环;所述的旋耕刀具总成包括旋耕机构主轴,在旋耕机构主轴的后端固定有用于连接所述输出轴的连接体,在旋耕机构主轴的前端固定有轴头,所述轴头上套有圆锥滚子轴承,在所述圆锥滚子轴承上套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外侧固定有轴承端盖,在所述旋耕主轴上安装有左旋耕刀和右旋耕刀,在旋耕机构主轴的后端安装有第一右旋耕刀,在第一右旋耕刀的左侧依次安装有第一左旋耕刀、第二左旋耕刀和第三左旋耕刀,在第三左旋耕刀的左侧依次安装有第二右旋耕刀、第三右旋耕刀和第四右旋耕刀,在第四右旋耕刀的左侧安装有第四左旋耕刀,在第四左旋耕刀的左侧安装有第五左旋耕刀,所述第一右旋耕刀与第一左旋耕刀垂直,第二左旋耕刀与第三左旋耕刀呈60°交叉,第二右旋耕刀和第三右旋耕刀垂直,第三右旋耕刀与第四右旋耕刀呈30°交叉,第四右旋耕刀与第四左旋耕刀呈80°交叉,第四左旋耕刀和第五左旋耕刀垂直;在所述限深装置总成上安装有深度红外报警器,所述深度红外报警器的输出与传感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传感器控制器的输出与发动机总成的电源控制端连接,所述传感器控制器包括信号输入端U1,所述信号输入端U1与电阻R1相连后再连接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和放大器A1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
电阻R9的一端和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和放大器A1的输出端,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8相连后再连接到放大器A2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A2的反向输入端、二极管D3的负极和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6相连后再连接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5相连后再连接到放大器A1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电容C2相连后再连接到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放大器A2的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端U2。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了三级传动的减速器结构,它相对于普通减速器而言增设了减速传动的次数,这样不仅可以较快的实现减速传动,而且每级减速过程中的磨损更小,效率更高,同时还有利于减小噪音,设备运行时也更加平顺,而且在每级传动过程中都安装有挡油环的结构,这样可以使得密封性得到保障,进而保障设备在长时间内可靠的工作。在本专利技术中,还采用了独特的旋耕刀安装结构,本专利技术中的各个旋耕刀的安装排列方式是经过了多次试验并且结合棚室内的耕作植物的特点而专门设计的,它采用了多个交叉和垂直的结构,并且角度不一,看似杂乱,实则有着良好的切割效率,能够解决在切割过程中杂草缠绕的问题,并且相互间不但不干扰,反而相互借力,实现快速高效耕作。优化地,在所述第一轴承端盖组件与机壳之间设有第一调整垫片,在第二轴承端盖组件与机壳之间设有第二调整垫片,第三轴承端盖组件与机壳之间设有第三调整垫片,第四轴承端盖组件与机壳之间设有第四调整垫片,第五轴承端盖组件与机壳之间设有第五调整垫片;所述的第一调整垫片、第二调整垫片和第三调整垫片的厚度相等,第四调整垫片和第五调整垫片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调整垫片的厚度为第四调整垫片厚度的1/3。这里采用了不同厚度的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棚室的微耕机传动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棚室的微耕机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扶手(1)上端的离合器总成(2),在扶手(1)的下端安装有减速器总成(3),所述减速器总成(3)通过传动带(4)与发动机总成(5)相连,在减速器总成(3)的下端安装有旋耕刀具总成(6),在减速器总成(3)的外壳上还安装有限深装置总成(7);所述的减速器总成(3)包括机壳(8),在所述机壳(8)内安装有输入轴(9),所述输入轴(9)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8)内,在输入轴(9)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一轴承端盖组件(10),所述输入轴(9)的一端穿过对应一侧的第一轴承端盖组件(10)并与传动带(4)相连,在所述输入轴(9)上套有第一齿轮(11),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2)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2)套在第一传动轴(13)上,第二齿轮(12)与第一传动轴(13)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1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8)内,在第一传动轴(13)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二轴承端盖组件(14),在所述第一传动轴(13)上套有第三齿轮(15),所述第三齿轮(15)与第四齿轮(16)啮合,所述第四齿轮(16)套在第二传动轴(17)上,第二传动轴(17)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8)内,在第二传动轴(17)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三轴承端盖组件(18),在第二传动轴(17)上还套有第五齿轮(19),所述第五齿轮(19)与第六齿轮(20)啮合,所述第六齿轮(20)套在第三传动轴(21)上,所述第三传动轴(2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8)内,在第三传动轴(21)的两端还安装有第四轴承端盖组件(22),所述第六齿轮(20)的另一端与第七齿轮(23)啮合,所述第七齿轮(23)套在输出轴(24)上,所述输出轴(2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8)内,在输出轴(24)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五轴承端盖组件(25),所述输出轴(24)的一端穿出第五轴承端盖组件(25)后与对应的旋耕刀具总成(6)连接;在所述输入轴(9)与第一轴承端盖组件(10)之间还设有第一毡圈油封(26),在输出轴(24)与第五轴承端盖组件(25)之间设有第二毡圈油封(27);在第一传动轴(13)上端套有第一挡油环(28),在第一挡油环(28)与第三齿轮(15)之间的第一传动轴(13)上套有第一套筒(29),在第一传动轴(13)下端套有第二挡油环(30),在第二挡油环(30)与第二齿轮(12)之间的第一传动轴(13)上套有第二套筒(31),在第二传动轴(17)上端套有第三挡油环(32),在第三挡油环(32)与第四齿轮(16)之间的第二传动轴(17)上套有第三套筒(33),在第二传动轴(17)下端套有第四挡油环(34),在第四挡油环(34)与第五齿轮(19)之间的第二传动轴(17)上套有第四套筒(35),在第三传动轴(21)上端套有第五挡油环(36)和第五套筒(37),在第三传动轴(21)下端套有第六挡油环(38)和第六套筒(39),所述第五套筒(37)位于第五挡油环(36)和第六齿轮(20)之间,所述第六套筒(39)位于第六挡油环(38)和第六齿轮(20)之间,在所述输出轴(24)上还套有第七挡油环(40)和第八挡油环(41);所述的旋耕刀具总成(6)包括旋耕机构主轴(42),在旋耕机构主轴(42)的后端固定有用于连接所述输出轴(24)的连接体(43),在旋耕机构主轴(42)的前端固定有轴头(44),所述轴头(44)上套有圆锥滚子轴承(45),在所述圆锥滚子轴承(45)上套有轴承座(46),所述轴承座(46)的外侧固定有轴承端盖(47),在所述旋耕机构主轴(42)上安装有左旋耕刀和右旋耕刀,在旋耕机构主轴(42)的后端安装有第一右旋耕刀(48),在第一右旋耕刀(48)的左侧依次安装有第一左旋耕刀(49)、第二左旋耕刀(50)和第三左旋耕刀(51),在第三左旋耕刀(51)的左侧依次安装有第二右旋耕刀(52)、第三右旋耕刀(53)和第四右旋耕刀(54),在第四右旋耕刀(54)的左侧安装有第四左旋耕刀(55),在第四左旋耕刀(55)的左侧安装有第五左旋耕刀(56),所述第一右旋耕刀(48)与第一左旋耕刀(49)垂直,第二左旋耕刀(50)与第三左旋耕刀(51)呈60°交叉,第二右旋耕刀(52)和第三右旋耕刀(53)垂直,第三右旋耕刀(53)与第四右旋耕刀(54)呈30°交叉,第四右旋耕刀(54)与第四左旋耕刀(55)呈80°交叉,第四左旋耕刀(55)和第五左旋耕刀(56)垂直;在所述限深装置总成(7)上安装有深度红外报警器(57),所述深度红外报警器(57)的输出与传感器控制器(58)电连接,所述传感器控制器(58)的输出与发动机总成(5)的电源控制端连接,所述传感器控制器(58)包括信号输入端U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棚室的微耕机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扶手(1)上端的离合器总成(2),在扶手(1)的下端安装有减速器总成(3),所述减速器总成(3)通过传动带(4)与发动机总成(5)相连,在减速器总成(3)的下端安装有旋耕刀具总成(6),在减速器总成(3)的外壳上还安装有限深装置总成(7);所述的减速器总成(3)包括机壳(8),在所述机壳(8)内安装有输入轴(9),所述输入轴(9)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8)内,在输入轴(9)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一轴承端盖组件(10),所述输入轴(9)的一端穿过对应一侧的第一轴承端盖组件(10)并与传动带(4)相连,在所述输入轴(9)上套有第一齿轮(11),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2)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2)套在第一传动轴(13)上,第二齿轮(12)与第一传动轴(13)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1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8)内,在第一传动轴(13)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二轴承端盖组件(14),在所述第一传动轴(13)上套有第三齿轮(15),所述第三齿轮(15)与第四齿轮(16)啮合,所述第四齿轮(16)套在第二传动轴(17)上,第二传动轴(17)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8)内,在第二传动轴(17)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三轴承端盖组件(18),在第二传动轴(17)上还套有第五齿轮(19),所述第五齿轮(19)与第六齿轮(20)啮合,所述第六齿轮(20)套在第三传动轴(21)上,所述第三传动轴(2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8)内,在第三传动轴(21)的两端还安装有第四轴承端盖组件(22),所述第六齿轮(20)的另一端与第七齿轮(23)啮合,所述第七齿轮(23)套在输出轴(24)上,所述输出轴(2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机壳(8)内,在输出轴(24)的两端还安装有第五轴承端盖组件(25),所述输出
\t轴(24)的一端穿出第五轴承端盖组件(25)后与对应的旋耕刀具总成(6)连接;在所述输入轴(9)与第一轴承端盖组件(10)之间还设有第一毡圈油封(26),在输出轴(24)与第五轴承端盖组件(25)之间设有第二毡圈油封(27);在第一传动轴(13)上端套有第一挡油环(28),在第一挡油环(28)与第三齿轮(15)之间的第一传动轴(13)上套有第一套筒(29),在第一传动轴(13)下端套有第二挡油环(30),在第二挡油环(30)与第二齿轮(12)之间的第一传动轴(13)上套有第二套筒(31),在第二传动轴(17)上端套有第三挡油环(32),在第三挡油环(32)与第四齿轮(16)之间的第二传动轴(17)上套有第三套筒(33),在第二传动轴(17)下端套有第四挡油环(34),在第四挡油环(34)与第五齿轮(19)之间的第二传动轴(17)上套有第四套筒(35),在第三传动轴(21)上端套有第五挡油环(36)和第五套筒(37),在第三传动轴(21)下端套有第六挡油环(38)和第六套筒(39),所述第五套筒(37)位于第五挡油环(36)和第六齿轮(20)之间,所述第六套筒(39)位于第六挡油环(38)和第六齿轮(20)之间,在所述输出轴(24)上还套有第七挡油环(40)和第八挡油环(41);所述的旋耕刀具总成(6)包括旋耕机构主轴(42),在旋耕机构主轴(42)的后端固定有用于连接所述输出轴(24)的连接体(43),在旋耕机构主轴(42)的前端固定有轴头(44),所述轴头(44)上套有圆锥滚子轴承(45),在所述圆锥滚子轴承(45)上套有轴承座(46),所述轴承座(46)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涛
申请(专利权)人:徐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