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丝刀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两用螺丝刀。
技术介绍
目前的螺丝刀由螺丝刀杆和固定在螺丝刀杆后端的手柄构成,用这种螺丝刀拧螺丝钉时,需要用一只手紧握手柄,一边用力压螺丝钉,一边转动螺丝刀手柄。其不足之处在于:当连续工作时,手部肌肉就会僵硬,手部提供的握力下降,拧螺丝钉的速度也会随之放缓,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降低安装和拆卸螺丝的劳动强度,即可单手操作,也可双手操作的两用螺丝刀。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两用螺丝刀,包括螺丝刀杆和手柄,手柄套设在螺丝刀杆的后部,其特征在于:螺丝刀杆的前部固定设有挡环,螺丝刀杆的后部外壁上固定设有凸台,螺丝刀杆的后端通过销轴转动设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后部套设有沿转动杆滑动的定位滑套,定位滑套的前板面上固定设有凸起,手柄的后端壁上设有凸起插入的凹槽,手柄的前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凸台的外壁上设有与内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所述手柄的后端部设有内翻沿。所述螺丝刀杆的断面呈圆形,转动杆的断面呈正六边形,定位滑套中部通孔的形状与转动杆断面的形状相同;手柄后 ...
【技术保护点】
两用螺丝刀,包括螺丝刀杆(1)和手柄(2),手柄(2)套设在螺丝刀杆(1)的后部,其特征在于:螺丝刀杆(1)的前部固定设有挡环(9),螺丝刀杆(1)的后部外壁上固定设有凸台(8),螺丝刀杆(1)的后端通过销轴(7)转动设有转动杆(3),转动杆(3)的后部套设有沿转动杆(3)滑动的定位滑套(4),定位滑套(4)的前板面上固定设有凸起(6),手柄(2)的后端壁上设有凸起(6)插入的凹槽(10),手柄(2)的前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11),凸台(8)的外壁上设有与内螺纹(11)连接的外螺纹;所述手柄(2)的后端部设有内翻沿。
【技术特征摘要】
1.两用螺丝刀,包括螺丝刀杆(1)和手柄(2),手柄(2)套设在螺丝刀杆(1)的后部,其特征在于:螺丝刀杆(1)的前部固定设有挡环(9),螺丝刀杆(1)的后部外壁上固定设有凸台(8),螺丝刀杆(1)的后端通过销轴(7)转动设有转动杆(3),转动杆(3)的后部套设有沿转动杆(3)滑动的定位滑套(4),定位滑套(4)的前板面上固定设有凸起(6),手柄(2)的后端壁上设有凸起(6)插入的凹槽(10),手柄(2)的前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11),凸台(8)的外壁上设有与内螺纹(11)连接的外螺纹;所述手柄(2)的后端部设有内翻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辉,李昊,朱从民,柳絮杰,韩娟,李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