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基建费用高,需要专人运行管理。分散式的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更适用。其中生物滤池是生物膜法进行污水处理的典型工艺,主体由碎石或塑料制品等作为填料,附着大量的微生物膜,栖息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流经膜表面的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曝气生物滤池具有有机物容积负荷高,无污泥膨胀现象,结构简单紧凑等诸多优点,同时微生物停留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分离控制,具有良好的除碳和脱氮效能。厌氧生物滤池适合处理浓度较高污水。目前市场上生物滤池设备主要缺陷体现在占地面积大、脱氮除磷的效率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将多个反应滤池集成于一体化设备中,进而降低污水处理设备的基建费用及占地面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由隔板分隔为顺序排列并相互连通的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厌氧区上设有进水管,沉淀区上设有出水管,沉淀区与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由隔板分隔为顺序排列并相互连通的厌氧区(1)、缺氧区(2)、好氧区(3)和沉淀区(4),厌氧区(1)上设有进水管(5),沉淀区(4)上设有出水管(6),沉淀区(4)与厌氧区(1)之间连通有污泥回流管(7)以使沉淀区(4)内的污泥回流至厌氧区(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由隔板分隔为顺序排列并相互连通的厌氧区(1)、缺氧区(2)、好氧区(3)和沉淀区(4),厌氧区(1)上设有进水管(5),沉淀区(4)上设有出水管(6),沉淀区(4)与厌氧区(1)之间连通有污泥回流管(7)以使沉淀区(4)内的污泥回流至厌氧区(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厌氧区(1)与缺氧区(2)的底部通过过水孔一(8)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缺氧区(2)与好氧区(3)的顶部通过过水孔二(9)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好氧区(3)与沉淀区(4)的顶部通过过水孔三(10)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东,程杨,顾杨,申萍萍,张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商达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