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变电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双回路电缆终端杆上电缆终端及避雷器等设备的安装及运行检修的带双“日”型电缆检修平台的双回路电缆终端钢管杆。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电缆终端杆导线引上均采用支柱绝缘子,但高海拔地区支柱绝缘子需进行高海拔修正,因使用数量较少,生产厂家不愿特殊加工生产,导致采购困难,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电缆终端杆上的电缆终端及避雷器等设备加装在导线横担上,施工、运行及检修人员工作量大,运检人员在检修时,需搭设检修架耗时耗力,且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1.施工方面:采用平台前,塔上电缆的安装由于电缆长度较长重量较重,必须采用吊车进行吊装,电缆易受损伤。同时在进行电缆终端安装时必须在塔上(高空)搭建平台进行终端扭操作,作业风险极高。采用平台后可减少电缆用量,有效降低电缆安装的难度,作业平台也为电缆终端的制作提供便利,施工人员可以直接在作业平台上进行电缆终端制作。2.设备运维方面:采用平台前电缆的试验类运维工作,试验设备必须放置在地面,高压需要用高压线引至塔上电缆终端,由于高压引线过长,会 直接影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作业的安全风险也非常大。采用平台后试验作业可以直接在作业平台上进行,作业风险和试验有效性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3.复杂、大型检修工作时也需要搭平台110kV电缆运维工作大致分为带电检测和例行试验。带电检测主要包括:电缆电力电缆红外热成像、紫外放电、接地系统环流检测等项目;例行试验主要包括:电缆主绝缘绝缘电阻试验、主绝缘交流耐压试验、护套绝缘电阻试验、护套耐压试验及护层保护器、交叉互联系统直流耐压试验、避雷器直流参考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双“日”型电缆检修平台的双回路电缆终端钢管杆,包括双回路电缆终端钢管杆(1)、双回路电缆终端上横担(2)、双回路电缆终端中横担(3)、双回路电缆终端下横担(4)、左侧悬垂绝缘子串(5)、左侧避雷器(6)、左侧电缆终端(7)、双“日”型电缆检修平台(8)、左侧电缆(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回路电缆终端上横担(2)设置在双回路电缆终端钢管杆(1)的顶部下方,双回路电缆终端中横担(3)设置在双回路电缆终端上横担(2)的下方,双回路电缆终端下横担(4)设置在双回路电缆终端中横担(3)的下方;所述的双回路电缆终端钢管杆(1)上双回路电缆终端下横担(4)的下方设置双“日”型电缆检修平台(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双“日”型电缆检修平台的双回路电缆终端钢管杆,包括双回路电缆终端钢管杆(1)、双回路电缆终端上横担(2)、双回路电缆终端中横担(3)、双回路电缆终端下横担(4)、左侧悬垂绝缘子串(5)、左侧避雷器(6)、左侧电缆终端(7)、双“日”型电缆检修平台(8)、左侧电缆(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回路电缆终端上横担(2)设置在双回路电缆终端钢管杆(1)的顶部下方,双回路电缆终端中横担(3)设置在双回路电缆终端上横担(2)的下方,双回路电缆终端下横担(4)设置在双回路电缆终端中横担(3)的下方;所述的双回路电缆终端钢管杆(1)上双回路电缆终端下横担(4)的下方设置双“日”型电缆检修平台(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双“日”型电缆检修平台的双回路电缆终端钢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日”型电缆检修平台(8)包括通过钢管杆左侧主横担连接法兰(11)固定设置在双回路电缆终端钢管杆(1)左侧的左侧主横担(10)、通过螺栓固定在左侧主横担(10)上与钢管杆左侧主横担连接法兰(11)相邻的左侧主栅格板(19),通过左内侧次横担连接法兰(18)固定设置在左侧主横担(10)左内两侧的左内侧次横担(17)、通过左外侧次横担连接法兰(14)固定在左侧主横担(10)左外两侧的左外侧次横担(13)、通过左端部次横担连接法兰(34)固定在左内侧次横担(17)和左外侧次横担(13)两端部之间的左端部次横担(33);通过螺栓固定在左侧主栅格板(19)外侧边框上的左护栏(20),通过螺栓固定在左内侧次横担(17)上的左内侧栅格板(44)和通过焊接固定在左内侧栅格板(44)边框上的左内侧栅格板安全环(45),通过螺栓固定在左外侧次横担(13)上的左外侧栅格板(15)和通过焊接固定在左外侧栅格板(15)边框上的左外侧栅格板安全环(16),通过螺栓固定在左端部次横担(33)上的左端部栅格板(35)和通过焊接固定在左端部栅格板(35)边框上的左端部栅格板安全环(36),通过螺栓固定在左侧主横担(10)中部的左侧中栅格板(48)和通过焊接固定在左侧中栅格板(48)边框上的左侧中栅格板安全环(49);通过右侧主横拦连接法兰(23)固定设置在双回路电缆终端钢管杆(1)右侧的右侧主横担(22),通过右内侧次横担连接法兰(30)固定设置在右侧主横担(22)右内两侧的左内侧次横担(29)、通过右外侧次横担连接法兰(26)固定在右侧主横担(22)右外两侧的右外侧次横担(25)、通过右端部次横担连接法兰(38)固定在右内侧次横担(29)和右外侧次横担(25)两端部之间的右端部次横担(37);通过螺栓固定在右侧主栅格板(31)外侧边框上的右护栏(32),通过螺栓固定在右内侧次横担(29)上的右内侧栅格板(46)和通过焊接固定在右内侧栅格板(46)边框上的右内侧栅格板安全环(47),通过螺栓固定在右外侧次横担(25)上的右外侧栅格板(27)和通过焊接固定在右外侧栅格板(27)边框上的右外侧栅格板安全环(28),通过螺栓固定在右端部次横担(37)上的右端部栅格板(39)和通过焊接固定在右端部栅格板(39)边框上的右端部栅格板安全环(40),通过螺栓固定在右侧主横担(22)中部的右侧中栅格板(54)和通过焊接固定在右侧中栅格板(54)边框上的右侧中栅格板安全环(5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双“日”型电缆检修平台的双回路电缆终端钢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主横担(10)和左内侧次横担(17)交叉连接的一对顶角处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左三角栅格板(50),所述左三角栅格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铁柱,谭青海,高伟斌,张永胜,杨明彬,胡发宏,范海同,牛文君,田君杰,袁有恩,杨帆,李行文,焦俊芳,童武,罗金忠,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电力设计院,青岛武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宁宁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