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翔宇专利>正文

自由体位便携式震荡排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9130 阅读:4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由体位便携式震荡排痰器,该排痰器由筒体(1)、通气管(5)和截头圆锥管(2)组成;所述通气管(5)连通于筒体(1)下部;截头圆锥管(2)位于筒体(1)同轴线的上端口,并且其直径向下渐缩;并且截头圆锥管(2)内,置有一活动的圆球(3),为防止圆球(3)落出整个装置外,在筒体(1)上端设有一透明保护盖(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运用于痰液较多且不易排出的病人,辅助慢性肺部疾病治疗、降低死亡率,改善治疗效果与降低治疗成本,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排痰器,尤其是一种自由体位便携式震荡排痰器。技术背景美国专利No. 5, 018, 517排痰器是一种用于改善人体肺部通气功能的呼 气装置,美国专利No. 5, 018, 517公开的排痰器装置利用物理原理,通过 活塞作用,使人体在呼气时产生"肺共鸣",产生"共振效果",使气道粘膜 痰液松动,气道内分泌物容易排出,解决了年老、体弱及手术后等病人的排 痰困难的问题,同时可用于因多种病因(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 支气管扩张、肿瘤压迫等)引起的继发肺部感染、痰液分泌过多、痰液阻滞 等的物理治疗。但是,该专利存在以下的缺陷第一,病人只能以一种特定 的体位(端坐位)使用,具有局限性,对于卧床病人不方便使用;第二,外 壳的一体性导致外壳的震动,对部分老年病人可能导致牙齿与上颌振动的不 快感觉;第三,外观不透明,导致病人难以把握最佳的吹气角度;第四,不 能达到鼓励病人使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不受特定体位的影响、 不会引起病人牙齿与上颌震动、更容易把握最佳吹气角度、并能够鼓励病人应用的便携式震荡排痰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自由体位便携式震荡排痰器由筒体、 通气管和截头圆锥管组成。所述通气管可弯曲、旋转,在筒体下部与筒体连通;在筒体上端口内部同轴地固定一直径向下渐縮的截头圆锥管,所述截头 圆锥管内置有一活动圆球,用于观察吹气量。在使用时,该排痰器通过可弯 曲、可旋转的管道与病人连接;该管道使用透明材料作为外壳,以方便使用 者在不同的体位应用,同时能直接看到吹气所引起的球体运动,容易把握吹 气角度。为防止圆球落出整个装置外,在筒体上端设有一保护盖,保护盖上 有气体排出孔,该保护盖用透明材料制成,可以直接观察到球体跳动的最佳 角度,方便使用者把握最佳的角度,同时达到鼓励病人应用。保护盖与筒体 以嵌口方式或螺纹方式相连接。可弯曲旋转通气管末端连接一嘴型含口,利 于病人放入口中使用。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技术自由体位便携式震荡排痰器可以广泛运 用于痰液较多且不易排出的病人,其利用人体呼气对其作用产生特定频率的 震荡波,当震荡波的频率与人体的呼吸频率相同时产生共振,使得病人气道 内痰液松动,易于咳出,从而达到减少手术后肺不张、改善胸部与上腹部手 术后早期肺功能、减少住院天数、减少抗生素使用、辅助慢性肺部疾病治疗、 降低死亡率的目的,并能辅助临床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改善治疗效果与 降低治疗成本,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自由体位便携式震荡排痰器的纵向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本技术的自由体位便携式震荡排痰器由筒体1与一可以 任意角度旋转的可弯曲通气管5和截头圆锥管2组成。截头圆锥管2位于筒 体l同轴线的上端口,其直径向下渐縮。该截头圆锥管2内,置有一可自由 活动的圆球体3,为防止圆球3落出整个装置外,在筒体l上端设有一保护盖 4,保护盖4上有多个气体排出孔7,该保护盖4用透明材料制成,可以直接 观察到球体跳动的最佳角度,方便使用者把握最佳的角度,同时达到鼓励病 人应用。保护盖4与筒体1以嵌口方式或螺纹方式相连接。可弯曲旋转通气 管5末端连接一嘴型含口6,利于病人放入口中使用。本技术筒体1与可弯曲旋转通气管5直接连接,两者之间可以任意 方向旋转或弯曲;可弯曲旋转通气管5末端连接一嘴型含口 6,仿生造型易于 放于口中且密封性好,不易漏气。可弯曲旋转通气管5减少了病人牙齿与上 颌的震动感,减少了不良感受。透明保护盖4可以有利于病人把握最佳角度, 并有利于鼓励病人应用。本技术的自由体位便携式震荡排痰器,在使用时,将筒体1上端口 朝上,此时由于重力作用,圆球3落在截头圆锥管2上端口,并封闭截头圆 锥管2下端口。当病人将嘴型含口 6放入口中,通过可弯曲旋转通气管5向 筒体1内呼气时,筒体1内的压力增加,球体3受压上升,截头圆锥管2下 端口打开,气流通过保护盖4上的气体排出孔7排出,此时,装置内的压力 骤减,球体3因重力作用回落在截头圆锥管2腔内。如此反复,随着病人呼气运动的进行,球体3在筒体1内不断上升和回落,使气流产生周期性的震 荡。筒体1与通气管5之间特殊的构造可以在病人的任何体位使用该装置, 此外,通过筒体1与通气管5之间的方向改变可以改变球体3对截头圆锥管2 腔内侧壁的压力,调节气流震荡频率,使产生的震荡气流与呼吸频率产生共 振效果,进一步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产生震荡而松动,病人可以很容易的将 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与此同时,这种呼吸训练方法可以使病人改善肺活量 与咳嗽能力,减少低氧事件与肺不张的发生,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本实用 新型自由体位便携震荡排痰器外观透明、对病人有一定的鼓励作用,提高了 病人的使用依从性。权利要求1、一种自由体位便携式震荡排痰器,其特征在于排痰器由筒体(1)、通气管(5)和截头圆锥管(2)组成;所述通气管(5)连通于筒体(1)下部;截头圆锥管(2)位于筒体(1)同轴线的上端口,并且其直径向下渐缩。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自由体位便携式震荡排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截头圆锥管(2)内,置有一活动的圆球(3),为防止圆球(3)落出整 个装置外,在筒体(1)上端设有一保护盖(4),保护盖(4)上有多个气体 排出孔(7);该保护盖(4)用透明材料制成,保护盖(4)与筒体(1)以嵌 口方式或螺纹方式相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自由体位便携式震荡排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管(5)可弯曲、旋转,在其末端连接一嘴型含口 (6)。专利摘要一种自由体位便携式震荡排痰器,该排痰器由筒体(1)、通气管(5)和截头圆锥管(2)组成;所述通气管(5)连通于筒体(1)下部;截头圆锥管(2)位于筒体(1)同轴线的上端口,并且其直径向下渐缩;并且截头圆锥管(2)内,置有一活动的圆球(3),为防止圆球(3)落出整个装置外,在筒体(1)上端设有一透明保护盖(4)。本技术可广泛运用于痰液较多且不易排出的病人,辅助慢性肺部疾病治疗、降低死亡率,改善治疗效果与降低治疗成本,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文档编号A63B23/00GK201168307SQ200820055589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0日专利技术者张翔宇 申请人:张翔宇;樊海蓉;王启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由体位便携式震荡排痰器,其特征在于排痰器由筒体(1)、通气管(5)和截头圆锥管(2)组成;所述通气管(5)连通于筒体(1)下部;截头圆锥管(2)位于筒体(1)同轴线的上端口,并且其直径向下渐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张翔宇樊海蓉王启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