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菹草单节茎段的快速扩繁方法,步骤是:(1)野外取材:选取浅水湿地内长势较好的菹草群落,用工具采集无病虫害的菹草茎;(2)挑选茎段:将野外取回的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剪刀将茎剪成带有一个完整节间的茎段;(3)浸泡生根粉溶液:将剪的茎段投入生根粉溶液中浸泡;(4)基质配制:将细沙用自来水洗干净备用;(5)培养器皿准备:将培养基质平铺在培养器皿上;(6)栽培:将选好的茎段垂直插入基质;(7)培养:每天加一次水,水量以保持覆盖茎段顶端2-3cm;(8)移栽:将植株从基质中取出,移栽于自然水体中。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扩繁周期短(20天左右),分枝率达95%以上,生根率90%以上,移栽成活率达9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菹草的茎段的快速扩繁方法,它适用于湿地恢复、人工湿地和水产基地建设对大量优质菹草种苗的需求。
技术介绍
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别名虾藻、虾草、麦黄草等,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生于池塘、湖泊、溪流中,静水池塘或沟渠中较多,水体多呈微酸或中性,菹草茎扁圆形,具有分枝。叶披针形,先端钝圆,叶缘波状并具锯齿。具叶托,无叶柄。花序穗状。秋季发芽,冬春生长,4-5月开花结果,夏季6月后逐渐衰退腐烂,同时形成鳞枝(冬芽)以度过不适环境。冬芽坚硬,边缘具有齿,形如松果,在水温适宜时在开始萌发生长。叶条形,无柄。花果期4-7月。 可作绿肥并可净化水质。菹草茎近圆柱形,茎稍扁,多分枝,近基部常匍匐于地面,于节处生出疏或稍密的根须,叶条形,茎长且节多。已有研究表明,菹草在增加乳牛泌乳量和乳脂率、家禽产蛋率、孵化率及种蛋受精率方面都有明显效果,还可直接供饲鱼类, 它是草鱼、团头鲂、长春鳊等鱼类喜食的青绿饲料,而且菹草对重金属有较高的富集能力,用含锌混合废水栽培一个月左右,体内含锌量超过原来含锌量的8倍,菹草对砷的净化能力更强,在含砷酸氢二钾混合废水栽培下,菹草体内的含砷量可超过原来含砷量的16倍。随着长江中下游退田还湖还湿、湿地生态修复、人工湿地、湿地公园建设等工程的实施,对菹草种苗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在自然条件下,菹草主要通过石芽繁殖,由茎上生出的分枝极少。采用湖泊、沟渠中打捞石芽的方法进行生态修复、湿地公园建设等不仅费力费时,且对当地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极大。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能够快速、高效扩繁方法提供大量优质菹草种苗是必要的。经中国专利网与相关论文网站检索,发现目前已经有一些关于菹草繁殖技术的报道,如柴夏等在“一种菹草扦插繁殖方法”(申请公布号CN 102450149 A)提到用扦插的方法进行育苗;杨劭等在“菹草种苗快速繁殖的方法”(申请公布号CN 1742563)提到菹草的组织培养、种苗培养等技术。 但需要准备的材料比较多、且步骤较为繁琐,对于一般人来说难以理解和掌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菹草单节茎段的快速扩繁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本专利技术方法扩繁周期短(20天左右),生根率达90%,分枝率达95%,移栽成活率达95%。通过此方法能够快速提供大量优质菹草种苗,且成本低,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优质菹草幼苗,满足湿地生态恢复、湿地公园、人工湿地、水产基地等建设的需要。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一种菹草的单节茎段快速扩繁方法,其步骤是:(1)野外取材:选取80-150cm浅水湿地中长势较好的菹草群落,采集无病虫害的菹草茎,小心放入盛有10-20cm水深的桶中,使茎浸泡于水中而保持湿润状态。(2)挑选茎段:将野外采来的菹草茎用自来水冲洗2-3遍,清除表面泥土以及附着物。用剪刀将长的茎剪成长度为3-4cm的茎段,并保证每个茎段有一个完整的节间。(3)浸泡生根粉溶液:将剪好的菹草茎段置于2 g/L的生根粉溶液(将2g生根粉溶解于1L自来水中)中浸泡2小时。所述的生根粉主要成分是90%的萘乙酸原粉,剩余10%为滑石粉,做填充剂用。(4)准备培养基质:将直径0.5-1mm的细沙用自来水洗干净,备用。上述的培养基质是指代替土壤为植物提供机械支持的固体介质,无营养,PH呈中性,对实验无影响。(5)培养器皿准备:将培养器皿置于温室中,将培养基质平铺于培养器皿上,厚度为3-4cm,然后加入自来水控制水位在10-15cm。(6)栽培:将选好的茎段垂直插入基质(深度0.8-1.1 cm),使菹草茎段垂直固定于基质上,保证菹草茎都在水中。将培养器皿置于温室内,室温设置为20-23℃,光照强度为2000-4000lux ,光照时间为10-12h/天。(7)培育:每天补充一次水量,水量以保持覆盖茎段顶端2-3cm。加水时水流不宜过大,以免冲刷基质造成茎段漂浮外露于水面。6-8天后节上生根并产生新分枝,2周内分枝率达95%以上,生根率达90%以上,平均每个分枝上长出5-10片新叶。(8)移栽:3周后茎段上长出2-3个分枝,每个分枝5-10片叶,茎节及新分枝上生根,将植株从基质中取出,移栽于自然水体(湖泊、池塘、沟渠等)中。本专利技术建立了一个快速扩繁菹草的技术体系,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菹草广泛分布于浅水湖泊、池塘、沟渠等水域,原材料多且容易获取;(2)分枝生根周期短,从培养到移栽仅需20天左右;(3)茎段分枝率高,达到95%,生根率也同样高达90%;(4)分枝上叶片数较多,平均每个分枝叶片数高达5-10片;(3)移栽成活率高,为95%;(4)需准备的材料少且市场易买到,成本低,且技术易掌握,可用于规模化生产种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菹草单节茎段的快速扩繁方法,其步骤是:1. 野外取材:取80或100或130或150cm浅水湿地中的菹草群落,选取洞庭湖湿地内长势较好的菹草群落,用镰刀等工具割取漂浮于水体中的菹草茎段,挑选其中无病虫害的茎段,放入已准备好的塑料桶中,放入盛有10或14或17或20cm水深的桶中,在其中加入少量湖水(根据塑料桶的大小而定),使菹草浸泡于水中保持湿润状态。2. 挑选茎段:将野外采来的菹草根茎用自来水冲洗2或3遍,清除表面泥土以及附着物。用剪刀将长的茎剪成长度为3或4cm的茎段,并保证每个茎段有一个完整的节间。3. 浸泡生根粉溶液:将剪好的菹草茎段置于2 g/L的生根粉溶液(将2g生根粉溶解于1L自来水中)中浸泡110或115或120或125或130分钟,取出备用。所述的生根粉主要成分是90%的萘乙酸原粉, 剩余10%为滑石粉,做填充剂用。4. 培养器皿准备:将0.5或0.8或1mm的石英砂细沙用自来水洗干净当做基质使用,这种固体基质疏松透气,有利于菹草固定扎根,并且在移栽时容易取出,将洗好的石英砂细沙平铺于培养器皿上,厚度为3或4或5cm,加入自来水控制水位在10cm。然后将准备好的菹草茎段垂直轻轻插入石英砂细沙中(深度0.8或1或1.1 cm),将培养器皿置于温室中,室温设置为20或21或22或23℃,光照强度为2000或3000或4000lux ,光照时间为10或11或12h/天。5. 培育:每天补充一次水量,加水量以保持覆盖根茎段顶端2或3cm。浇水时水流不宜过大,以免冲刷基质造成茎段漂浮外露于水面。6或7或8天后节上生根并产生新分枝,2周内分枝率达95%以上,分枝长3-8cm,生根率90%以上,根长2-5cm。6. 移栽:3周后茎上达到2或3个分枝,每个分枝6或7或8片叶,新分枝上生根,此时可将植株从基质中取出,移栽于池塘中,成活率达9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菹草单节茎段的快速扩繁方法,其步骤是:(1)野外取材:选取浅水湿地中的菹草群落,采集无病虫害的菹草茎,放入盛有10‑20cm深水的桶中,使茎浸泡于水中而保持湿润状态;(2)挑选茎段:将野外采来的菹草茎用自来水冲洗2-3遍,清除表面泥土以及附着物,用剪刀将长的茎剪成长度为3-4cm的茎段,并保证每个茎段有一个完整的节间;(3)浸泡生根粉溶液:将剪好的菹草茎段置于2 g/L的生根粉溶液中:2g生根粉溶解于1L自来水中浸泡110-130分钟,取出备用;所述的生根粉成分是90%的萘乙酸原粉,10%为滑石粉;(4)准备培养基质:将直径为0.5-1mm的细沙用自来水洗干净,备用;上述的培养基质是指代替土壤为植物提供机械支持的固体介质,无营养,PH呈中性,对实验无影响;(5)培养器皿准备:将培养器皿置于温室中,将培养基质平铺于培养器皿上,厚度为3-4cm,然后加入自来水控制水位在10-15cm;(6)栽培:将选好的茎段垂直插入基质:深度0.8-1.1 cm,使菹草茎段垂直固定于基质上,保证茎都在水中;将培养器皿置于温室内,室温设置为20-23℃,光照强度为2000-4000lux ,光照时间为10-12h/天;(7)培育:每天补充一次水量,水量以保持覆盖茎段顶端2-3cm,加水时水流不过大,以免冲刷基质造成茎段漂浮外露于水面,6-8天后节上生根并产生新分枝,2周内分枝率达95%,生根率达90%,平均每个分枝上长出5-10片新叶;(8)移栽:3周后茎段上长出2-3个分枝,每个分枝5-10片叶,茎节及新分枝上生根,将植株从基质中取出,移栽于自然水体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菹草单节茎段的快速扩繁方法,其步骤是:(1)野外取材:选取浅水湿地中的菹草群落,采集无病虫害的菹草茎,放入盛有10-20cm深水的桶中,使茎浸泡于水中而保持湿润状态;(2)挑选茎段:将野外采来的菹草茎用自来水冲洗2-3遍,清除表面泥土以及附着物,用剪刀将长的茎剪成长度为3-4cm的茎段,并保证每个茎段有一个完整的节间;(3)浸泡生根粉溶液:将剪好的菹草茎段置于2 g/L的生根粉溶液中:2g生根粉溶解于1L自来水中浸泡110-130分钟,取出备用;所述的生根粉成分是90%的萘乙酸原粉,10%为滑石粉;(4)准备培养基质:将直径为0.5-1mm的细沙用自来水洗干净,备用;上述的培养基质是指代替土壤为植物提供机械支持的固体介质,无营养,PH呈中性,对实验无影响;(5)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超,谢永宏,陈心胜,侯志勇,邓正苗,赵启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