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聪芳专利>正文

公路桥梁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8471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3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公路桥梁支座,解决传统的桥梁支座在使用过程中结构较为复杂,仅能解决单一桥身变形位移的问题,以及承压橡胶寿命较短的问题,包括与墩台相配合的下连接座,下连接座包括环形凸缘状连接部,连接部上端面中心处同心设置有盆腔部,盆腔部为圆柱状结构且包括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承压橡胶垫,承压橡胶垫间隔水平设有多个钢片,盆腔部上方盖合有过渡座,过渡座的下表面与承压橡胶垫的上表面之间自上至下依次设有光滑的钢板层和四氟乙烯层,过渡座线性滑接有上连接座,上连接座上设有与桥体主梁相配合的固定部,在进行使用时上连接座与过渡座相配合实现桥梁公路沿其长度方向的位移,以及桥端/梁端绕其支撑点的转动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公路桥梁的支撑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公路桥梁支座

技术介绍

公路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部件,起着将上部结构静载荷和动载荷集中传递至桥梁墩台的作用,同时,满足上部结构因荷载、温度变化等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变形,支座受力性能的优劣及其对桥梁变形的适应性将直接关系到桥梁运营的安全性能、抗震性能以及耐久性。桥梁端部的支座因温度和变载荷的作用会产生沿桥身长度方向的移动,以及近似绕支撑点的偏转位移,因此在设置公路桥梁支座时需要考虑桥身端部的位移,防止桥梁支座在发生位移、偏转时局部应力过大,导致桥梁支座寿命大大降低,但是现有的公路桥梁支座其结构较为复杂,且仅能解决单一桥身变形位移问题,同时其填充的承压橡胶寿命较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公路桥梁支座,解决传统的桥梁支座在使用过程中结构较为复杂,仅能解决单一桥身变形位移的问题,以及承压橡胶寿命较短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与墩台相配合的下连接座,所述下连接座包括环形凸缘状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上端面中心处同心设置有盆腔部,所述盆腔部与连接部相接处设有倾斜的缓冲部,所述的盆腔部为圆柱状结构且包括安装腔,所述的安装腔内设有承压橡胶垫,承压橡胶垫间隔水平设有多个钢片,所述的盆腔部上方盖合有过渡座,过渡座的下表面与承压橡胶垫的上表面之间自上至下依次设有光滑的钢板层和四氟乙烯层,所述过渡座的上方为类矩形结构,所述的过渡座线性滑接有上连接座,所述上连接座上设有与桥体主梁相配合的固定部。
所述的过渡座下端中心处设有内陷的凹槽,所述的钢板层位于凹槽内,所述凹槽的外部设有突出于过渡座下端面的环形部,环形部内表面上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让位槽,所述下连接座上端设有与该让位槽相配合的环形配合部,所述的承压橡胶垫高于环形配合部,所述的环形配合部上端面高出于让位槽的下端面,环形配合部上端面与让位槽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密封环,所述的密封环套接于承压橡胶垫的上且与让位槽的的外圆周面紧密接触。
所述的承压橡胶垫上端设有承压板,所述的承压板与四氟乙烯层滑动配合,承压板下端面与承压橡胶垫固定连接,所述的承压橡胶垫的内部环形均匀分布有多个铅制支承柱,支承柱中部穿过多个钢片,支承柱上下端分别与承压橡胶的上下端面相平齐。
所述的过渡座上方设有线性滑槽,所述上连接座下方设有与该线性滑槽扣合的滑动部,滑动部支承于过渡座上,且滑动部与过渡座相配合处设有光滑的四氟乙烯滑条和不锈钢滑条,所述四氟乙烯滑条与不锈钢滑条滑动配合。
本技术结构简单,承压橡胶垫的使用寿命较长,避免了频繁更换公路桥梁支座的问题,同时在进行使用时上连接座与过渡座相配合实现桥梁公路沿其长度方向的位移,以及桥端/梁端绕其支撑点的转动位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2中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中上连接座7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技术中过渡座4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6所示,公路桥梁支座,包括与墩台相配合的下连接座1,所述下连接座1包括环形凸缘状连接部1a,所述的连接部1a上端面中心处同心设置有盆腔部1b,所述盆腔部1b与连接部1a相接处设有倾斜的缓冲部1c,所述的盆腔部1b为圆柱状结构且包括安装腔,所述的安装腔内设有承压橡胶垫2,承压橡胶垫2间隔水平设有多个钢片3,所述的盆腔部1b上方盖合有过渡座4,过渡座4的下表面与承压橡胶垫2的上表面之间自上至下依次设有光滑的钢板层5和四氟乙烯层6,所述过渡座4的上方为类矩形结构,所述的过渡座4线性滑接有上连接座7,所述上连接座7上设有与桥体主梁相配合的固定部7a;所述的过渡座4下端中心处设有内陷的凹槽,所述的钢板层5位于凹槽内,所述凹槽的外部设有突出于过渡座4下端面的环形部4a,环形部4a内表面上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让位槽4b,所述下连接座1上端设有与该让位槽4b相配合的环形配合部,所述的承压橡胶垫2高于环形配合部,所述的环形配合部上端面高出于让位槽4b的下端面,环形配合部上端面与让位槽4b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密封环8,所述的密封环8套接于承压橡胶垫2的上且与让位槽4b的的外圆周面紧密接触;所述的承压橡胶垫2上端设有承压板9,所述的承压板9与四氟乙烯层6滑动配合,承压板9下端面与承压橡胶垫2固定连接,所述的承压橡胶垫2的内部环形均匀分布有多个铅制支承柱10,支承柱10中部穿过多个钢片3,支承柱10上下端分别与承压橡胶的上下端面相平齐;所述的过渡座4上方设有线性滑槽11,所述上连接座7下方设有与该线性滑槽11扣合的滑动部12,滑动部12支承于过渡座4上,且滑动部12与过渡座4相配合处设有光滑的四氟乙烯滑条13和不锈钢滑条14,所述四氟乙烯滑条13与不锈钢滑条14滑动配合。
本技术结构简单,承压橡胶垫的使用寿命较长,避免了频繁更换公路桥梁支座的问题,同时在进行使用时上连接座与过渡座相配合实现桥梁公路沿其长度方向的位移,以及桥端/梁端绕其支撑点的转动位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公路桥梁支座,包括与墩台相配合的下连接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座(1)包括环形凸缘状连接部(1a),所述的连接部(1a)上端面中心处同心设置有盆腔部(1b),所述盆腔部(1b)与连接部(1a)相接处设有倾斜的缓冲部(1c),所述的盆腔部(1b)为圆柱状结构且包括安装腔,所述的安装腔内设有承压橡胶垫(2),承压橡胶垫(2)间隔水平设有多个钢片(3),所述的盆腔部(1b)上方盖合有过渡座(4),过渡座(4)的下表面与承压橡胶垫(2)的上表面之间自上至下依次设有光滑的钢板层(5)和四氟乙烯层(6),所述过渡座(4)的上方为类矩形结构,所述的过渡座(4)线性滑接有上连接座(7),所述上连接座(7)上设有与桥体主梁相配合的固定部(7a)。

【技术特征摘要】
1.公路桥梁支座,包括与墩台相配合的下连接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座(1)包括环形凸缘状连接部(1a),所述的连接部(1a)上端面中心处同心设置有盆腔部(1b),所述盆腔部(1b)与连接部(1a)相接处设有倾斜的缓冲部(1c),所述的盆腔部(1b)为圆柱状结构且包括安装腔,所述的安装腔内设有承压橡胶垫(2),承压橡胶垫(2)间隔水平设有多个钢片(3),所述的盆腔部(1b)上方盖合有过渡座(4),过渡座(4)的下表面与承压橡胶垫(2)的上表面之间自上至下依次设有光滑的钢板层(5)和四氟乙烯层(6),所述过渡座(4)的上方为类矩形结构,所述的过渡座(4)线性滑接有上连接座(7),所述上连接座(7)上设有与桥体主梁相配合的固定部(7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座(4)下端中心处设有内陷的凹槽,所述的钢板层(5)位于凹槽内,所述凹槽的外部设有突出于过渡座(4)下端面的环形部(4a),环形部(4a)内表面上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让位槽(4b),所述下连接座(1)上端设有与该让位槽(4b)相配合的环形配合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聪芳张衡张新春张广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聪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