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导线探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8450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3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体导线探测电路,交流感应片P的输出端与场效应管VT1的栅极相连接,场效应管VT1的漏极通过电阻R2与蓄电池G1的正极相连接,场效应管VT1的漏极还与第一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场效应管VT1的源极通过电阻R3与蓄电池G1的负极相连接,场效应管VT1的源极还通过电阻R4与蓄电池G1的正极相连接,第一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一三极管VT2的发射极分别与蓄电池G1的正极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交流感应片监测墙体内导线的位置,并通过发光二极管亮起进行指示,电路简单,成本低廉,便于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墙体导线探测电路,属于电子线路

技术介绍
目前,室内装修为了提高美观性能,导电线路都设置在墙体内,但是,会导致用户无法清楚知道导电线路的具体位置。当需要在墙体上打孔或者其他处理时,容易会损坏导线线路,甚至出现安全隐患,如何在打孔前,快速判断导线的位置,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导线设置在墙体内,在墙体上打孔或者其他处理时,容易会损坏导线线路,甚至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墙体导线探测电路,能够通过交流感应片监测墙体内导线的位置,并通过发光二极管亮起进行指示,电路简单,成本低廉,便于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墙体导线探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感应片P、场效应管VT1、第一三极管VT2、第二三极管VT3、发光二极管D1和蓄电池G1,所述交流感应片P的输出端与场效应管VT1的栅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T1的栅极还通过电阻R1与蓄电池G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T1的漏极通过电阻R2与蓄电池G1的正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T1的漏极还与第一三极管VT2的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墙体导线探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感应片P、场效应管VT1、第一三极管VT2、第二三极管VT3、发光二极管D1和蓄电池G1,所述交流感应片P的输出端与场效应管VT1的栅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T1的栅极还通过电阻R1与蓄电池G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T1的漏极通过电阻R2与蓄电池G1的正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T1的漏极还与第一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T1的源极通过电阻R3与蓄电池G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T1的源极还通过电阻R4与蓄电池G1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VT3的发射极与蓄电池G1的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导线探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感应片P、场效应管VT1、第一三极管VT2、第二三极管VT3、发光二极管D1和蓄电池G1,所述交流感应片P的输出端与场效应管VT1的栅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T1的栅极还通过电阻R1与蓄电池G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T1的漏极通过电阻R2与蓄电池G1的正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T1的漏极还与第一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T1的源极通过电阻R3与蓄电池G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T1的源极还通过电阻R4与蓄电池G1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VT3的发射极与蓄电池G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文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徕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