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自救和日常使用兼顾的直饮杯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881228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3 0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急自救和日常使用兼顾的直饮杯及使用方法,由杯盖、旋塞、净化杯、水杯、初滤层、活性炭柱、细滤层、吸水口和杯把手组成。其中净化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杯体顶部;杯盖盖于净化杯顶部外面;旋塞塞于净化杯顶部里面;初滤层由PP棉和金属丝网兜组成;活性炭柱位于初滤层和细滤层之间;细滤层由反渗透膜或纳滤膜和金属丝网兜组成;吸水口位于距水杯顶部20~40mm处;杯把手位于水杯中部。其可用于各种灾难事故时应急自救,把周边各种水源净化为饮用水来维持生命,赢取救援时间;也可日常作为饮水杯使用,特别是在野外场所净化各种水源用以饮用,可以减轻出行负担,提高舒适度;且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可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急救援和日常生活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急自救和日常使用兼顾的直饮杯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虽然先进科技不断涌现,但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各种灾害和事故仍时有发生,如地震、坍塌、矿难、空难、航海沉船等,灾害事故发生后,赢取救援时间对被困人员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时间就是生命,这也是救援工作有效与否的关键因素。例如,发生矿难后,人员被困井下等待救援,一方面救援工作进展比较缓慢,另一方面,被困人员的生命又需要水来维系,此时如果有一种能简单便捷地净化井下废水、甚至是被困者自身尿液的装置,则对救援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在满足自身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不断增加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融合,例如,不断增加远足旅行和探险频次和时间。当人们在野外旅行和探险时,如果背负太多的行囊,特别是身体必须的饮用水,则是一件非常劳力又劳心的事,若果有一种既体积小、方便携带,又能有效地净化自然各种水源的装置就会增加一份出行的惬意和舒适。所以说,专利技术一种既能应急自救、又能日常使用兼顾的净水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所涉及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急自救和日常使用兼顾的直饮杯及使用方法,为实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急自救和日常使用兼顾的直饮杯,其包括杯盖、旋塞、净化杯、水杯、初滤层、活性炭柱、细滤层、吸水口和杯把手;所述净化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水杯顶部;所述杯盖通过螺纹连接盖于净化杯顶部外面;所述旋塞通过螺纹连接塞于净化杯顶部里面;所述初滤层由PP棉和金属丝网兜组成,位于距净化杯顶部20~30mm处;所述活性炭柱高度为20~40mm,位于初滤层和细滤层之间;所述细滤层由反渗透膜或纳滤膜和金属丝网兜组成,位于距净化杯底部20~30mm处;所述吸水口位于距水杯顶部20~40mm处;所述杯把手位于水杯中部。进一步,所述杯盖由两个杯盖嵌套组成,外层杯盖含有内螺纹,内层杯盖含有外螺纹和内螺纹;所述旋塞含有外螺纹;所述净化杯底部为网状结构;所述吸水口凸出水杯表面5~15mm,设有橡胶盖拧紧。进一步,所述初滤层通过卡槽固定于净化杯中,且初滤层直径比所处位置处净化杯的直
径小1~3mm。进一步,所述活性炭柱的直径比所处位置处净化杯的直径小2~4mm。进一步,所述细滤层通过卡槽固定于上净化杯中,且细滤层直径比所处位置处净化杯的直径小1~3mm;当细滤层采用纳滤膜时,增加厚度为20~25mm的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位于净化杯底部和细滤层之间。一种针对应急自救和日常使用兼顾的直饮杯的使用方法,其包括:1)使用前,在净化杯中依次放入细滤层、活性炭柱、初滤层,当细滤层采用纳滤膜时则在净化杯中先放入离子交换树脂再放入细滤层;2)使用时,用杯盖的其中一个去接预净化处理的水,之后拧开旋塞,将水倒入净化杯中;水经过初滤层、活性炭柱、细滤层(当细滤层采用纳滤膜时为细滤层和离子交换树脂)净化后,通过净化杯底部的网状结构进入水杯中,即可饮用;3)饮用时,可通过拧开吸水口上橡胶盖后直接饮用,也可配用吸管饮用,还可经过吸水口倒入杯盖的另一个来饮用;4)在预净化处理的水进入净化杯中进行净化的过程中,为增加水净化的速度,可拧开吸水口上橡胶盖并人工进行吸气,利用吸气形成的负压增加水通过初滤层、活性炭柱、细滤层(当细滤层采用纳滤膜时为细滤层和离子交换树脂)的渗透速度;在直饮杯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保证直饮杯的净化效率需要对初滤层的PP棉、活性炭柱的活性炭、细滤层的反渗透膜或纳滤膜、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清洁处理或更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携带方便,各种水源通过净化杯后得到净化处理;一方面,可用于各种灾难事故时应急自救,把周边各种水源净化为饮用水来维持生命,为救援赢取宝贵时间;另一方面,也可日常作为饮水杯使用,特别是在野外场所净化各种水源用以饮用,减轻了出行负担,增加出行乐趣,提高了舒适度;此外,此专利技术拆装更换简便、可循环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杯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自救和日常使用兼顾的直饮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杯盖1、旋塞2、净化杯3、水杯4、初滤层5、活性炭柱6、细滤层7、吸水口8和杯把手9;净化杯3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水杯4顶部;杯盖1通过螺纹连接盖于净化杯3顶部外面;旋塞2通过螺纹连接塞于净化杯3顶部里面;初滤层5由PP棉和金属丝网兜组成,位于距净化杯3顶部20~30mm处;活性炭柱6高度为20~40mm,位于初滤层5和细滤层7之间;细滤层7由反渗透膜和金属丝网兜组成,位于距净化杯3底部20~30mm处;吸水口8位于距水杯4顶部20~40mm处;杯把手9位于水杯4中部。其中,杯盖1由两个杯盖嵌套组成,如图4所示,外层杯盖含有内螺纹以便于和净化杯3的外螺纹连接,内层杯盖含有外螺纹和内螺纹;旋塞2含有外螺纹以便于和净化杯3杯内的内螺纹连接;净化杯3呈倒圆台形且顶部为弧形结构,并含有内螺纹和外螺纹,且底部为网状结构;所述水杯4顶部含有外螺纹以便于和净化杯3外边沿的内螺纹连接;所述吸水口8凸出水杯4表面5~15mm,设有橡胶盖拧紧;初滤层5通过卡槽固定于净化杯3中,且初滤层5直径比所处位置处净化杯3的直径小1~3mm;活性炭柱6的直径比所处位置处净化杯3的直径小2~4mm;细滤层7通过卡槽固定于上净化杯3中,且细滤层7直径比所处位置处净化杯3的直径小1~3mm。一种应急自救和日常使用兼顾的直饮杯的使用方法,主要有:1)使用前,在净化杯3中依次放入细滤层7、活性炭柱6、初滤层5,并卡固;2)使用时,用杯盖1的其中一个去接预净化处理的水,之后拧开旋塞2,将水倒入净化杯3中;水经过初滤层5、活性炭柱6、细滤层7净化后,通过净化杯3底部的网状结构进入水杯4中,即可饮用;3)饮用时,可通过拧开吸水口8上橡胶盖后直接饮用,也可配用吸管饮用,还可经过吸水口8倒入杯盖1的另一个来饮用;4)在预净化处理的水进入净化杯3中进行净化的过程中,为增加水净化的速度,可拧开吸水口8上橡胶盖并人工进行吸气,利用吸气形成的负压增加水通过初滤层5、活性炭柱6和细滤层7的渗透速度;在直饮杯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保证直饮杯的净化效率需要对初滤层5的PP棉、活性炭柱6的活性炭和细滤层7的反渗透膜进行清洁处理或更换。如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自救和日常使用兼顾的直饮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与实施例1的主要差别在于细滤层7由纳滤膜和金属丝网兜组成,为进一步调节净化水,增加了厚度为20~25mm的离子交换树脂10,离子交换树脂10位于净化杯3底部和细滤层7之间,处理后的净化水经过离子交换树脂10后通过净化杯3底部网状结构进入水杯4中。一种应急自救和日常使用兼顾的直饮杯的使用方法,主要有:1)使用前,在净化杯3中依次放入离子交换树脂10、细滤层7、活性炭柱6、初滤层5,并卡固;2)使用时,用杯盖1的其中一个去接预净化处理的水,之后拧开旋塞2,将水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急自救和日常使用兼顾的直饮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盖(1)、旋塞(2)、净化杯(3)、水杯(4)、初滤层(5)、活性炭柱(6)、细滤层(7)、吸水口(8)和杯把手(9);所述净化杯(3)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水杯(4)顶部;所述杯盖(1)通过螺纹连接盖于净化杯(3)顶部外面;所述旋塞(2)通过螺纹连接塞于净化杯(3)顶部里面;所述初滤层(5)由PP棉和金属丝网兜组成,位于距净化杯(3)顶部20~30mm处;所述活性炭柱(6)高度为20~40mm,位于初滤层(5)和细滤层(7)之间;所述细滤层(7)由反渗透膜或纳滤膜和金属丝网兜组成,位于距净化杯(3)底部20~30mm处;所述吸水口(8)位于距水杯(4)顶部20~40mm处;所述杯把手(9)位于水杯(4)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自救和日常使用兼顾的直饮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盖(1)、旋塞(2)、净化杯(3)、水杯(4)、初滤层(5)、活性炭柱(6)、细滤层(7)、吸水口(8)和杯把手(9);所述净化杯(3)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水杯(4)顶部;所述杯盖(1)通过螺纹连接盖于净化杯(3)顶部外面;所述旋塞(2)通过螺纹连接塞于净化杯(3)顶部里面;所述初滤层(5)由PP棉和金属丝网兜组成,位于距净化杯(3)顶部20~30mm处;所述活性炭柱(6)高度为20~40mm,位于初滤层(5)和细滤层(7)之间;所述细滤层(7)由反渗透膜或纳滤膜和金属丝网兜组成,位于距净化杯(3)底部20~30mm处;所述吸水口(8)位于距水杯(4)顶部20~40mm处;所述杯把手(9)位于水杯(4)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自救和日常使用兼顾的直饮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1)由两个杯盖嵌套组成,外层杯盖含有内螺纹,内层杯盖含有外螺纹和内螺纹;所述旋塞(2)含有外螺纹;所述净化杯(3)底部为网状结构;所述吸水口(8)凸出水杯(4)表面5~15mm,设有橡胶盖拧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自救和日常使用兼顾的直饮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滤层(5)通过卡槽固定于净化杯(3)中,且初滤层(5)直径比所处位置处净化杯(3)的直径小1~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自救和日常使用兼顾的直饮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柱(6)的直径比所处位置处净化杯(3)的直径小2~4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自救和日常使用兼顾的直饮杯,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重情邓荣袁杰赵呈星罗建国汪长久邓万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