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成武专利>正文

可调式脚踏车练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7966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式脚踏车练习器,主要是由一底座、一使用者坐靠部及一脚踏车练习器固定部所组成,其中该使用者坐靠部可凭借其后方适当位置处所设后支撑杆件与该底座所设第一滑动定位装置的连结结构,而具有可调整成平卧状或坐立状的功能;而该脚踏车练习器固定部则可凭借其底面适当位置处所设前支撑杆件与该底座所设第二滑动定位装置的连结结构,而调整成平置、斜置或接近直立设置的状态,故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分别提供使用者进行坐立脚部运动、躺卧脚部运动或坐立手部运动的运动的功能。(*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式脚踏车练习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脚踏车练习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借助简单的组合结构,即可分别提供使用者进行坐立脚部运动、躺卧脚部运动或坐立手部运动等的可调式脚踏车练习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所现有的脚踏车练习器,绝大部份乃呈单一形态的固定结构,也就是说,其仅具有类似脚踏车造形的固定结构而已,所以这些现有的脚踏车仅能提供使用者坐立形态的脚踏车踩踏运动功能。虽然亦有业界试着将脚踏车练习器与仰卧起坐的运动器材结合,但因这些脚踏车练习器均被设计成固设在该仰卧起坐运动器材的端部处,故而其所能提供的运动功能组合亦是相当有限。因此,由上可知,上述现有的脚踏车练习器,在实际制造与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陷存在,而可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脚踏车练习器,其凭借使用者坐靠部后方适当位置处所设后支撑杆件与该底座所设第一滑动定位装置的连结结构,及该脚踏车练习器固定部底面适当位置处所设前支撑杆件与该底座所设第二滑动定位装置的连结结构,使本技术可以被调整成分别提供使用者进行坐立脚部运动、躺卧脚部运动或坐立手部运动的运动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式脚踏车练习器,主要是由一底座、一使用者坐靠部及一脚踏车练习器固定部所组成;其中,该底座,除了包含一具适当长度的长矩形杆件外,该长矩形杆件的两端并分别设有一与该长矩形杆件垂直固定的横向杆件,该长矩形杆件除了于其近尾端处及近前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一滑动定位装置及一第二滑动定位装置外,该第-->一滑动定位装置的前方适当位置处并设有一“U”形固定凸耳,另该“U”形固定凸耳的前方适当位置处则设有一与该“U”形固定凸耳平行的中空短套筒;而该使用者坐靠部,除了包含一可凭借其底端枢接在该“U”形固定凸耳处的中空矩形杆件外,该中空矩形杆件的前方适当位置处并设有一可供枢设一椅垫底部后缘的中空套管,另该椅垫底部的近前方处则设有一与该中空套管平行且与该底座所设中空短套筒等长的中空管,而且该中空管及该中空短套筒的两外侧枢设有二平行连动杆件,另该中空矩形杆件除了于其顶端套插有一可自由伸缩固定的靠背部外,其顶端前方并设有一扶手装置,另该中空矩形杆件的后方适当位置处枢设有一具适当长度的后支撑杆件,而且该后支撑杆件的底端设有一被套入该第一滑动定位装置中的卡定部;至于该脚踏车练习器固定部,除了包含一可枢设在该平行连动杆件间适当位置处的中空杆件外,该中空杆件的底面适当位置处并枢设有一前支撑杆件,而且该前支撑杆件的底端亦设有一被套入该第二滑动定位装置中的卡定部,另该中空杆件的外端则设有一可自由伸缩固定的脚踏车练习器,通过这些构件的组合,该使用者坐靠部可调整成平卧状或坐立状外,该脚踏车练习器亦可被调整成平置、斜置或接近直立设置的状态,成为一可分别提供使用者坐立脚部运动、躺卧脚部运动或坐立手部运动的可调式脚踏车练习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图1所示为本技术可调式脚踏车练习器的立体结构组合图;图1A所示为后支撑杆件或前支撑杆件所设卡定部与第一滑动定位装置或第二滑动定位装置间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可调式脚踏车练习器的第一实施例操作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可调式脚踏车练习器的第二实施例操作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可调式脚踏车练习器的第三实施例操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所揭露的可调式脚踏车练习器,主要是由一底座10、一使用者坐靠部40及一脚踏车练习器固定部80所组成,其中该底座10,除了包含一具适当长度的长矩形杆件11外,该长矩形杆件11的两端并分别设有一与该长矩形杆件11垂直固定的横向杆件12、13,该长矩形杆件11除了于其近尾端处及近前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一滑动定位装置20及一第二滑动定位装置30外,该第一滑动定位装置20的前方适当位置处并设有一U形固定凸耳14,另该U形固定凸耳14的前方适当位置处则设有一与该U形固定凸耳14平行的中空短套筒15。该第一滑动定位装置20乃是由一具有左侧壁21及右侧壁22的U形槽所构成,该左侧壁21及右侧壁22除了于适当高度处设有相对应的水平槽道211及221外,该水平槽道211及221的底缘并分别设有向后方适当倾斜的数对应卡定沟212及222。而该第二滑动定位装置30亦是由一具有左侧壁31及右侧壁32的U形槽所构成,该左侧壁31及右侧壁32除了亦于适当高度处设有相对应的水平槽道311及321外,该水平槽道311及321的底缘则分别设有向前方适当倾斜的数对应卡定沟312及322。而该使用者坐靠部40,除了包含一可凭借其底端枢接在该U形固定凸耳14处的中空矩形杆件41外,该中空矩形杆件41的前方适当位置处并设有一可供枢设一椅垫50底部后缘的中空套管42,另该椅垫50底部的近前方处则设有一与该中空套管42平行且与该底座10所设中空短套筒15等长的中空管43,而且该中空管43及该中空短套筒15的两外侧为枢设有二平行连动杆件44、45,另该中空矩形杆件41除了于其顶端套插有一可自由伸缩固定的靠背部60外,其顶端前方并设有一扶手装置70,另该中空矩形杆件41的后方适当位置处为枢设有一具适当长度的后支撑杆件46,而且该后支撑杆件46的底端为设有一被套入该第一滑动定位装置20中的卡定部47。该卡定部47除了具有一与该第一滑动定位装置20所设左侧壁21及右侧壁22间距相当的移动体471外,该移动体471的两端并分别设有一可滑行于该水平槽道211及221中,且可供套入这些卡定沟212及222中的定位凸块4711及4712,即如图1A所示。至于该脚踏车练习器固定部80,除了包含一可枢设在该平行连动杆件44-->及45间适当位置处的中空杆件81外,该中空杆件81的底面适当位置处并枢设有一前支撑杆件82,而且该前支撑杆件82的底端亦设有一被套入该第二滑动定位装置30中的卡定部83,另该中空杆件81的外端则设有一可自由伸缩固定的脚踏车练习器90。而该前支撑杆件82所设的卡定部83除了具有一与该第二滑动定位装置30所设左侧壁31及右侧壁32间距相当的移动体831外,该移动体831的两端并分别设有一可滑行于该水平槽道311及321中,且可供套入这些卡定沟312及322中的定位凸块8311及8312,如图1A所示。故通过这些构件的组合,当凭借该后支撑杆件46与该第一滑动定位装置20的定位功能,用户即可将该使用者坐靠部20调整成如图2所示的平卧状,或如图3及图4所示的坐立状;另外通过该前支撑杆件82与该第二滑动定位装置30的定位功能,用户即可将该脚踏车练习器90调整成如图3所示的平置状,或如图2所示的斜置状,或如图4所示接近直立设置的状态,所以通过这些设置形态的有效组合,即可使本技术具有可分别提供使用者进行坐立脚部运动、躺卧脚部运动或坐立手部运动的运动功能。综上所述,由于本技术为可借助特殊的转折固定结构,使其所设的脚踏车练习器固定部及使用者坐靠部得以分别形成各种不形态的组合结构,进而达到提供使用者可分别进行坐立脚部运动、躺卧脚部运动或坐立手部运动等多功能运动的功效。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脚踏车练习器,主要是由一底座、一使用者坐靠部及一脚踏车练习器固定部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底座,除了包含一具适当长度的长矩形杆件外,该长矩形杆件的两端并分别设有一与该长矩形杆件垂直固定的横向杆件,该长矩形杆件除了于其近尾端处 及近前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一滑动定位装置及一第二滑动定位装置外,该第一滑动定位装置的前方适当位置处并设有一“U”形固定凸耳,另该“U”形固定凸耳的前方适当位置处则设有一与该“U”形固定凸耳平行的中空短套筒;而该使用者坐靠部,除了包含一可 凭借其底端枢接在该“U”形固定凸耳处的中空矩形杆件外,该中空矩形杆件的前方适当位置处并设有一可供枢设一椅垫底部后缘的中空套管,另该椅垫底部的近前方处则设有一与该中空套管平行且与该底座所设中空短套筒等长的中空管,而且该中空管及该中空短套筒的两外侧枢设有二平行连动杆件,另该中空矩形杆件除了于其顶端套插有一可自由伸缩固定的靠背部外,其顶端前方并设有一扶手装置,另该中空矩形杆件的后方适当位置处枢设有一具适当长度的后支撑杆件,而且该后支撑杆件的底端设有一被套入该第一滑动定位装置中的卡定部;至于该脚踏车练习器固定部,除了包含一可枢设在该平行连动杆件间适当位置处的中空杆件外,该中空杆件的底面适当位置处并枢设有一前支撑杆件,而且该前支撑杆件的底端亦设有一被套入该第二滑动定位装置中的卡定部,另该中空杆件的外端则设有一可自 由伸缩固定的脚踏车练习器,通过这些构件的组合,该使用者坐靠部可调整成平卧状或坐立状外,该脚踏车练习器亦可被调整成平置、斜置或接近直立设置的状态,成为一可分别提供使用者坐立脚部运动、躺卧脚部运动或坐立手部运动的可调式脚踏车练习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脚踏车练习器,主要是由一底座、一使用者坐靠部及一脚踏车练习器固定部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底座,除了包含一具适当长度的长矩形杆件外,该长矩形杆件的两端并分别设有一与该长矩形杆件垂直固定的横向杆件,该长矩形杆件除了于其近尾端处及近前端处分别设有一第一滑动定位装置及一第二滑动定位装置外,该第一滑动定位装置的前方适当位置处并设有一“U”形固定凸耳,另该“U”形固定凸耳的前方适当位置处则设有一与该“U”形固定凸耳平行的中空短套筒;而该使用者坐靠部,除了包含一可凭借其底端枢接在该“U”形固定凸耳处的中空矩形杆件外,该中空矩形杆件的前方适当位置处并设有一可供枢设一椅垫底部后缘的中空套管,另该椅垫底部的近前方处则设有一与该中空套管平行且与该底座所设中空短套筒等长的中空管,而且该中空管及该中空短套筒的两外侧枢设有二平行连动杆件,另该中空矩形杆件除了于其顶端套插有一可自由伸缩固定的靠背部外,其顶端前方并设有一扶手装置,另该中空矩形杆件的后方适当位置处枢设有一具适当长度的后支撑杆件,而且该后支撑杆件的底端设有一被套入该第一滑动定位装置中的卡定部;至于该脚踏车练习器固定部,除了包含一可枢设在该平行连动杆件间适当位置处的中空杆件外,该中空杆件的底面适当位置处并枢设有一前支撑杆件,而且该前支撑杆件的底端亦设有一被套入该第二滑动定位装置中的卡定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成武
申请(专利权)人:林成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