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菜篮子密码锁,包括密码组件、密码传动机构和锁件,在密码传动机构与锁件之间设有过渡件,且过渡件是弹性形变件,以使得:在锁件进入解锁位置之后,因密码组件被拨乱而再次处于密码错误状态,过渡件就在密码传动机构的作用下产生趋于挡住解锁位置的趋势,却因解锁位置已被锁件占据而产生弹性形变,在锁件退出解锁位置后回弹挡住解锁位置。即密码锁在被开锁后且被再次上锁前,密码能被拨乱,从而避免密码在此期间处于暴露。拨乱密码后,过渡件在密码传动机构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使得当锁件退出解锁位置后,过渡件回弹并挡住解锁位置,从而使密码锁上锁,使得密码锁能方便、快捷地切换至上锁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密码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菜篮子密码锁。
技术介绍
密码锁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当密码错误时,密码锁中用于解锁的零件被限制运动,从而使密码锁处于上锁状态;当把密码拨至正确时,能把密码锁打开。在现有技术中,当密码锁通过密码解锁后需要再次上锁,需先将密码锁重新设置在上锁位置,再把密码拨乱(使密码锁中用于解锁的零件再次被限制运动,实现密码锁上锁),使得密码锁在被开锁后且在被再次上锁前,密码不能被拨乱,使得在此期间,密码处于暴露,容易泄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防止密码泄露的菜篮子密码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菜篮子密码锁,包括密码组件、密码传动机构和锁件,密码传动机构与锁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如下:密码错误状态下,密码传动机构使解锁位置被挡住,密码正确状态下,密码传动机构使解锁位置不被挡住从而让锁件进入解锁位置;在密码传动机构与锁件之间设有过渡件用以实现上述配合:密码错误状态下,过渡件在密码传动机构的作用下挡住解锁位置,密码正确状态下,过渡件在密码传动机构的作用下离开从而让锁件进入解锁位置;且过渡件是弹性形变件,以使得:在锁件进入解锁位置之后,因密码组件被拨乱而再次处于密码错误状态,过渡件就在密码传动机构的作用下产生趋于挡住解锁位置的趋势,却因解锁位置已被锁件占据而产生弹性形变,在锁件退出解锁位置后回弹挡住解锁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菜篮子密码锁,包括密码组件、密码传动机构和锁件,在密码传动机构与锁件之间设有过渡件,且过渡件是弹性形变件,以使得:在锁件进入解锁位置之后,因密码组件被拨乱而再次处于密码错误状态,过渡件就在密码传动机构的作用下产生趋于挡住解锁位置的趋势,却因解锁位置已被锁件占据而产生弹性形变,在锁件退出解锁位置后回弹挡住解锁位置。即密码锁在被开锁后且被再次上锁前,密码能被拨乱,从而避免密码在此期间处于暴露。拨乱密码后,过渡件在密码传动机构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使得当锁件退出解锁位置后,过渡件回弹并挡住解锁位置,从而使密码锁上锁,使得密码锁能方便、快捷地切换至上锁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菜篮子密码锁的外部视图;图2为菜篮子密码锁内部结构的局部视图;图3为菜篮子密码锁内部结构组合状态视图;图4为菜篮子密码锁内部结构分解状态视图;图5为菜篮子密码锁处于上锁状态的结构视图;图6为菜篮子密码锁处于开锁状态的结构视图;图7为菜篮子密码锁在开锁状态下拨乱密码后视图;图8为菜篮子密码锁内部结构的局部分解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 壳体、 2. 密码传动件、21. 凸出部、 22. 第二轴线、23. 第二弹簧柱、 24. 第二弹簧、25. 传动块、 3. 销件、31.第三轴线、 32. 销外缘、33. 拨杆、 34. 第三弹簧、41. 调码轮、 411. 缺口、42. 密码轮、 51. 第一转动块、511. 第一弹簧柱、 512. 第一弹簧、52. 第二转动块、 53.扭簧、54. 第一轴线、 6.按键、61. 销轴、 62.锁钩、63. 销孔、 64.接触部、65. 凹坑、 66. 钢珠、67. 钢珠弹簧 68. 移动槽、7. 锁扣。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菜篮子密码锁,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设有通孔供密码轮42和按键6(作为锁件)露出,以供操作者操作。对比地参见图3和图4,第一转动块51(作为第一过渡件)与第二转动块52(作为第二过渡件)同轴地并且可转动地(绕图3中第一轴线54)设置在壳体1内,第一转动块51与第二转动块52之间连接有扭簧53(作为弹性件),第一转动块51与第二转动块52保持一定的夹角(在扭簧53不产生形变时,扭簧53首尾两个末端使第一转动块51与第二转动块52保持该夹角)。第一转动块51左侧设有第一弹簧柱511供第一弹簧512套在其外,第一弹簧512左端抵着壳体1(图未示),使第一转动块51有向图3中方向A转动的趋势。见图4,销轴61穿过销孔63,使按键6可转动地(绕销轴61轴线)连接在壳体1内。按键6上端设有锁钩62,按键6下端设有接触部64。有锁扣7(只示出局部)设在靠近按键6的一侧。按动按键6上部,使按键6沿方向B转动,从而使锁钩62插入锁扣中,实现上锁,按键6沿方向B的反方向转动,则开锁。见图8,壳体1内固定设有移动槽68(另一半移动槽68位于壳体1内侧,未示出)供钢珠66(作为限位件)进入其内。有钢珠弹簧67设在钢珠66左侧。按键6设有两个凹坑65(作为限位处),分别对应于开锁状态和上锁状态。当按键6位于开锁状态或上锁状态,钢珠弹簧67推动钢珠66向右移动至凹坑65内,使按键6保持在开锁状态或上锁状态的位置(在未受外力作用下)。见图2,壳体1内设有密码组件,密码组件包括销件3和套设在销件3上的调码轮41,调码轮41上套设有密码轮42(图2中只示出一个密码轮42)。密码传动件2可转动地(绕第二轴线22)设在壳体2内(密码传动件2与第一弹簧512共同作为密码传动机构)。密码传动件2左侧设有第二弹簧柱23供第二弹簧24套于其外,第二弹簧24的左侧抵着壳体1(图未示),使密码传动件2有向右转动的趋势。各个调码轮41的外缘均设有缺口411。密码传动件2右侧设有三个凸出部21,当密码不正确,有至少一个凸出部21抵着调码轮41的外缘,密码传动件2的传动块25抵着第一转动块51(如图5所示),从而使第二转动块52转动至抵着按键6的接触部64的位置,从而使按键6不能沿图4中方向B的反方向转动,从而使锁钩62保持插入锁扣7中(图5未示锁扣7),即保持上锁状态。当三个密码轮42均转至正确位置,调码轮41的缺口411均对齐各个凸出部21,第二弹簧24推动密码传动件2转动至如图6所示的位置。第一弹簧512(见图4)推动第一转动块51沿图3中方向A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动块52转动至不抵着接触部64的位置,此时使按键6沿与图4中方向B的相反方向转动,从而解锁(图6中,接触部64有部分被第二转动块52遮挡)。在此状态下,可拨乱密码轮42(如图7所示),带动调码轮41转动,使至少一个调码轮41的缺口411不对齐凸出部21,从而使密码传动件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块51沿图3中方向A的反方向转动,此时,由于按键6处于开锁位置,按键6的接触部64抵着第二转动块52,使第二转动块52不跟随第一转动块51转动(第一转动块51与第二转动块52保持的夹角被改变,扭簧53产生弹性形变)。即密码锁在开锁状态下,能拨乱密码,防止密码暴露,外泄。当需要重新让密码锁上锁,只需使按键6沿图4中方向B转动,使接触部64转动至不抵着第二转动块52,第二转动块52受到扭簧53弹力作用,向左转动至如图5所示的位置(第一转动块51与第二转动块52恢复所述一定的夹角,扭簧53消除弹性形变),此时第二转动块52再次抵着按键6的接触部64,使按键6不能沿图4中方向B的反方向转动,密码锁处于上锁状态。见图2,销件3设有销外缘32,销外缘32抵着位于在上方的调码轮41,向下拨动销件3的拨杆33,能使销件3向下移动(沿第三轴线31),从而使三个调码轮41向下移动(被销外缘32推动),从而解除调码轮41与密码轮42的连接,此时可以重设密码。重设密码完成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菜篮子密码锁,包括密码组件、密码传动机构和锁件,密码传动机构与锁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如下:密码错误状态下,密码传动机构使解锁位置被挡住,密码正确状态下,密码传动机构使解锁位置不被挡住从而让锁件进入解锁位置;其特征在于:在密码传动机构与锁件之间设有过渡件用以实现上述配合:密码错误状态下,过渡件在密码传动机构的作用下挡住解锁位置,密码正确状态下,过渡件在密码传动机构的作用下离开从而让锁件进入解锁位置;且过渡件是弹性形变件,以使得:在锁件进入解锁位置之后,因密码组件被拨乱而再次处于密码错误状态,过渡件就在密码传动机构的作用下产生趋于挡住解锁位置的趋势,却因解锁位置已被锁件占据而产生弹性形变,在锁件退出解锁位置后回弹挡住解锁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菜篮子密码锁,包括密码组件、密码传动机构和锁件,密码传动机构与锁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如下:密码错误状态下,密码传动机构使解锁位置被挡住,密码正确状态下,密码传动机构使解锁位置不被挡住从而让锁件进入解锁位置;其特征在于:在密码传动机构与锁件之间设有过渡件用以实现上述配合:密码错误状态下,过渡件在密码传动机构的作用下挡住解锁位置,密码正确状态下,过渡件在密码传动机构的作用下离开从而让锁件进入解锁位置;且过渡件是弹性形变件,以使得:在锁件进入解锁位置之后,因密码组件被拨乱而再次处于密码错误状态,过渡件就在密码传动机构的作用下产生趋于挡住解锁位置的趋势,却因解锁位置已被锁件占据而产生弹性形变,在锁件退出解锁位置后回弹挡住解锁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菜篮子密码锁,其特征在于:过渡件包括第一过渡件和第二过渡件,第一过渡件和第二过渡件通过弹性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菜篮子密码锁,其特征在于:第一过渡件和第二过渡件分别为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的转动轴线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秀兴,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