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处理器技术

技术编号:1387662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2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处理器,涉及通信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利用固定字节长度的Master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时,所导致的内存空间浪费的问题。该方法包括:第一处理器获取命令的命令标识及对应的命令数据,该命令标识为第二处理器存储命令的命令数据的存储地址,该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的大小与命令的数据长度相同;将包含命令的命令数据以及命令标识的第一数据包发送至第二处理器,该第一数据包是第一处理器基于第一传输协议格式得到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数据的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处理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清电视已经成为市场主流。而高清电视在进行高清图像显示时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比较大,因此,现今高清电视通常采用主SOC(英文: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芯片(通常称为“主芯片”)+后端画质处理芯片(通常称为“从芯片”)的“1+1”分离方案来处理高清图像。在现有技术中,主芯片与从芯片之间通常通过I2C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即主芯片可以基于I2C协议向从芯片发送命令请求,该命令请求中包含以Master协议结构封装的包含有命令数据的数据包。但是,由于Master协议是固定字节长度的传输协议,因此,当传输的数据长度与Master协议中数据的所占的字节长度不符时,会出现内存空间的浪费和通信数量的增加。具体的,Master协议是由两个字节的命令标识(Command ID,简称CMDID)和5个字节的数据组成的固定长度的传输协议,因此,当主芯片向从芯片发送的命令数据的数据长度小于5个字节时,便会造成多余字节的浪费,同时由于主芯片会默认这些多余字节内部存有无效数据,从而导致从芯片为这些无效数据分配内存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器获取命令的命令标识及对应的命令数据,所述命令标识为第二处理器存储所述命令的命令数据的存储地址,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的大小与所述命令的数据长度相同;将包含所述命令的命令数据以及命令标识的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第一处理器基于第一传输协议格式得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器获取命令的命令标识及对应的命令数据,所述命令标识为第二处理器存储所述命令的命令数据的存储地址,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的大小与所述命令的数据长度相同;将包含所述命令的命令数据以及命令标识的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第一处理器基于第一传输协议格式得到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命令的命令标识具体包括:获取第一命令的命令标识,所述第一命令的命令标识为所述第二处理器存储所述第一命令的命令数据的第一存储地址;根据所述第一存储地址以及第二命令的命令数据的数据长度,确定出所述第二命令在所述第二处理器中的第二存储地址,所述第一命令的第一存储地址与所述第二命令的第二存储地址无缝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包含所述命令的命令数据以及命令标识的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二处理器之前,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第一传输协议格式将所述命令的命令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二数据包;根据第二传输协议格式将所述第二数据包与所述命令的命令标识进行封装,得到第一数据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二处理器发送的第三数据包;解析所述第三数据包,得到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的命令数据以及存储地址,并根据所述存储地址将所述命令数据存储至所述第一处理器。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协议的数据长度与所封装的所述命令的数据长度相同。6.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雷李洋曾小光周导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