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来通专利>正文

健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7592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健身装置,包括一固定部及一伸缩部。此固定部至少具有一可循环或往复运动的健身机构及一第一固定管架。伸缩部具有一第二固定管架,第二固定管架的插杆部的插入端或其附近有一个或复数个导引轮或导引块,使该导引轮或导引块的外缘接触于容纳槽的一内壁面或复数个内壁面,进而避免该插杆部直接接触容纳槽的内壁。借此,当伸缩部在推入或拉出时,具有十分平顺不费力、又可微调接触状态的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健身装置本技术是有关一种健身器材,特别是指一种当伸缩部在推入或拉出时,具有十分平顺不费力、又可微调接触状态的健身装置。传统的可伸缩式健身装置,如图6至图10所示,包括一固定部91及一伸缩部92。该固定部91具有一大管911、一踩踏机构912、一转速表架913及一支撑块914。该伸缩部92具有一小管921、一支撑杆922、一座椅架923及一辅助扶手924。一般而言,若以大、小管911、921为长方管的组合为例,此大管911与小管921的配合尺寸,常见的规格有三种:例如50×100mm与40×80mm、40×80mm与30×60mm、及30×60与23.5mm×53.5mm。不论是哪一种规格,其大管911与小管921间均存有相当的间隙(上下间隙约4、5mm;左右间隙约5至15mm)。因此,在大管911的开口端处的内缘处,通常会设置一塑胶衬块93,用以填补间隙、减少摩擦力、并导引该小管921。然而,由于健身装置的体积较大,一般在使用后会将伸缩部92推入而减少贮存空间,如图7的假想线所示。但是,若使用者是柔弱的妇女、需定期复健的老人或体弱的病患者,在运动后要收藏时,经常会发生小管921前端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健身装置,包括:固定部、伸缩部、踩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至少具有一可循环运动或往复运动的健身机构及一第一固定管架,该位于固定部底部的第一固定管架是具有一概呈直线状的容纳槽及一槽口;所述伸缩部,具有一第二固定管架,该第二 固定管架是具有一概呈直线状的插杆部,该插杆部的外缘是略小于该容纳槽的内缘,使得该插杆部恰插入在该第一固定管架中的容纳槽内;所述插杆部的插入端或其附近设有一个或复数个导引轮或圆弧状的导引块,使该导引轮或导引块的外缘接触于该容纳槽的一内壁面 或复数个内壁面,进而避免该插杆部直接接触该容纳槽的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健身装置,包括:固定部、伸缩部、踩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至少具有一可循环运动或往复运动的健身机构及一第一固定管架,该位于固定部底部的第一固定管架是具有一概呈直线状的容纳槽及一槽口;所述伸缩部,具有一第二固定管架,该第二固定管架是具有一概呈直线状的插杆部,该插杆部的外缘是略小于该容纳槽的内缘,使得该插杆部恰插入在该第一固定管架中的容纳槽内;所述插杆部的插入端或其附近设有一个或复数个导引轮或圆弧状的导引块,使该导引轮或导引块的外缘接触于该容纳槽的一内壁面或复数个内壁面,进而避免该插杆部直接接触该容纳槽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顶面又具有一仪表部;所述健身机构为一踩踏机构,其具有两踏部,供使用者的双脚踩踏;所述伸缩部的顶面又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来通
申请(专利权)人:刘来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