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禹隆专利>正文

一种鱼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72902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0 19:33
一种鱼枪,具有枪托、箭支及放线轮,枪托上的枪管中装有内管,箭支伸于内管中且与放线轮上的鱼线连接,枪托下部连接有储气罐,枪托内设有连通枪管与储气罐的气道,枪托前部连接的气缸体内装有活塞杆,活塞杆连接的闸板横穿过气道,活塞杆前端具有活塞头,枪管前端具有限位堵头,限位堵头内腔与枪管连通,活塞杆上套有的套筒与气缸体之间连有弹簧,活塞杆上有挡块,枪托下部装有击发机构。发射时,触动击发机构,储气罐内的高压气体进入到枪管中,箭支射出后,活塞杆退回、并带动闸板将气道封闭,发射完毕。需要将射出的箭支再次安装时,搬动枪栓,使击发机构与套筒再次结合,由放线轮将鱼线收紧,将箭支及内管回位,即可进行下一次发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射击鱼类的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鱼枪。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各种鱼枪基本是靠弩弓片或弹性皮条来作为蓄势机构,并利用弓弦或弹性皮条来实现击发的。现有的鱼枪存在的欠缺是:整体尺寸较大、笨重,箭支上弦时费力大、操作不方便,且操作不当有误伤的隐患;箭支飞出后的击中目标的准确性欠;佳蓄势机构的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发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枪,该鱼枪的箭支重复安装时,不需做功来克服蓄能机构的作用力,且它发出的箭支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鱼枪,它具有枪托、箭支及放线轮,放线轮固定在枪托后方,枪托上部固定有枪管,枪管中装有内管,枪管前端的内部具有突出的挡圈,内管后端部具有与枪管间隙配合的轴肩,箭支伸入于内管中,箭支的前端伸出内管、后端与放线轮上的鱼线连接;枪托下部连接有一储气罐,枪托内设有连通枪管与储气罐的气道,枪托的前部连接一气缸体,气缸体内装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后端连接有闸板,闸板横穿过气道,闸板上开有与气道配合的通孔,活塞杆的前端具有活塞头,枪管的前端装有与活塞头配合的限位堵头,限位堵头的内腔与枪管的内腔间设有连通两者的回气通道,活塞杆上套有与其间隙配合的套筒,套筒的后部与气缸体后端的内壁之间连有弹簧,活塞杆位于套筒前方的部位装有挡块;枪托的下部装有用于锁住或释放套筒的击发机构,击发机构与套筒配合,气缸体上开有滑槽,枪栓穿过滑槽与套筒连接。由上述方案可见,本技术提供的鱼枪在箭支安装完成处在待发状态时,击发机构将套筒锁住;发射时,触动击发机构,套筒被释放,在弹簧的作用下,套筒撞击活塞杆上的挡块,活塞杆向前运动、并带动闸板移动,闸板上的通孔与气道接通,储气罐内的高压气体进入到枪管中推动内管及箭支,并使箭支从枪管的出口射出,当内管的轴肩越过回气通道后,枪管内的高压气体进入到限位堵头中,进而推动活塞杆上的活塞头,使活塞杆退回、并带动闸板将气道封闭,储气罐停止向枪管供气,一次发射完毕。需要将射出的箭支再次安装时,搬动枪栓,使击发机构与套筒再次结合,由放线轮将鱼线收紧,并将箭支及内管回位,即可进行下一次发射。本技术的优点:箭支重复安装时快捷、省力、安全,箭支飞出后的准确性好,重量轻、携带方便,且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示意图1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图4是图2的B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鱼枪具有枪托4、箭支8及放线轮1,放线轮1固定在枪托4后方的方式为:枪托4的后部连接有一横梁2,放线轮1固定在横梁2上。枪托4上部固定有枪管6,枪管6中装有内管7,枪管6前端的内部具有突出的挡圈6a,内管7后端部具有与枪管6间隙配合的轴肩7a,箭支8装于内管7中,箭支8的前端伸出内管7、后端与放线轮1上的鱼线3连接。枪托4下部连接有一储气罐9,枪托4内设有连通枪管6与储气罐9的气道11,枪托4的前部连接有一气缸体10,气缸体10内装有活塞杆13,活塞杆13的后端连接有闸板12,闸板12横穿过气道11,闸板12上开有与气道11配合的通孔12a,活塞杆13的前端具有活塞头18,枪管6的前端装有与活塞头18配合的限位堵头17,限位堵头17的内腔与枪管6的内腔间设有连通两者的回气通道25,活塞杆13上套有与其间隙配合的套筒15,套筒15的后部与气缸体10后端的内壁之间连有弹簧14,活塞杆13位于套筒15前方的部位装有挡块16。枪托4的下部装有用于锁住或释放套筒的击发机构,击发机构与套筒15配合,气缸体10上开有滑槽10a,枪栓5穿过滑槽10a与套筒15连接。本实施例中,在储气罐9上固定有一支架19,枪管6、气缸体10共同与支架19固定。以上所述的回气通道25由枪管6、支架19、及限位堵头17上分别开有的通孔衔接构成。另外,在储气罐上9接有带单向阀的进气嘴21以及气压表20,通过气压表20可检测储气罐内的气压,通过进气嘴21可向储气罐9中添加压缩气体。参见图2、图3本实施例中,击发机构具有扳机25、拨爪24及限位扣22,它们三者均通过销轴铰接在枪托4上,扳机25与拨爪24间、拨爪24与限位扣22之间均为搭接配合,套筒15上开有豁口15a,限位扣22与套筒15上的豁口15a为搭接配合。在铰接拨爪22的销轴23上装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在销轴上的设置为常规技术,故此,图中未示意出。结合图1至图4可见,在箭支8安装完成处在待发状态时,击发机构中的限位扣22将套筒15锁住;需要发射时,扣动扳机25,扳机25使拨爪24逆时针转动,拨爪24与限位扣22分离,限位扣22自然下垂,套筒15被释放,在弹簧14的作用下,套筒15撞击到活塞杆13上的挡块16,使活塞杆13向前运动直至其上的活塞头18与限位堵头17抵靠,活塞杆13向前运动中带动闸板12移动,使闸板12上的通孔12a与气道11接通后,储气罐9内的高压气体进入到枪管6中推动内管7及箭支8,并使箭支8射出,当内管7的轴肩7a越过回气通道25与挡圈6a抵靠后,内管7停止向前,枪管6内的高压气体则由回气通道25进入到限位堵头17中,进而推动活塞头18,使活塞杆13退回,活塞杆13退回后带动闸板12将气道11封闭,储气罐9停止向枪管6供气,一次发射完毕。需要将射出的箭支8再次安装时,板动枪栓5,使限位扣22与套筒15再次结合,由放线轮1将鱼线3收紧,并将箭支8及内管7回位,即可进行下一次发射。另外,本技术采用在枪管6中装入与其配合的内管7,使得箭支8飞出后的准确性得到保证,又避免了整个枪支外形尺寸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枪,它具有枪托、箭支及放线轮,放线轮固定在枪托后方,其特征在于:枪托上部固定有枪管,枪管中装有内管,枪管前端的内部具有突出的挡圈,内管后端部具有与枪管间隙配合的轴肩,箭支伸入于内管中,箭支的前端伸出内管、后端与放线轮上的鱼线连接;枪托下部连接有一储气罐,枪托内设有连通枪管与储气罐的气道,枪托的前部连接一气缸体,气缸体内装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后端连接有闸板,闸板横穿过气道,闸板上开有与气道配合的通孔,活塞杆的前端具有活塞头,枪管的前端装有与活塞头配合的限位堵头,限位堵头的内腔与枪管的内腔间设有连通两者的回气通道,活塞杆上套有与其间隙配合的套筒,套筒的后部与气缸体后端的内壁之间连有弹簧,活塞杆位于套筒前方的部位装有挡块;枪托的下部装有用于锁住或释放套筒的击发机构,击发机构与套筒配合,气缸体上开有滑槽,枪栓穿过滑槽与套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枪,它具有枪托、箭支及放线轮,放线轮固定在枪托后方,其特征在于:枪托上部固定有枪管,枪管中装有内管,枪管前端的内部具有突出的挡圈,内管后端部具有与枪管间隙配合的轴肩,箭支伸入于内管中,箭支的前端伸出内管、后端与放线轮上的鱼线连接;枪托下部连接有一储气罐,枪托内设有连通枪管与储气罐的气道,枪托的前部连接一气缸体,气缸体内装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后端连接有闸板,闸板横穿过气道,闸板上开有与气道配合的通孔,活塞杆的前端具有活塞头,枪管的前端装有与活塞头配合的限位堵头,限位堵头的内腔与枪管的内腔间设有连通两者的回气通道,活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禹隆
申请(专利权)人:倪禹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