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处理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上设有用于夹持一次性负压吸引瓶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至少有一个;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废液收集槽和垃圾桶;所述废液收集槽的上方设有用于切割一次性负压吸引瓶的刀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处理装置,该装置操作方便,可以将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在密闭空间中进行破损让废液流入下水道,并放入垃圾桶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处理装置,属于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医疗废物的处理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内容。所谓医疗废物,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弃物。目前,国内外对医疗废物的主流处理方法仍然是焚烧法。焚烧法因毁形效果好,适用于所有废物类型,能有效地实现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而成为最为重要的处置技术。医疗废物按其形态分为固体医疗废物和液体医疗废物。关于液体医疗废物的处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指出,病人的体液(胸水、腹水)及其他排泄物倒入下水道,由医院统一进行污水处理。但现在医疗废液处理存在部分废液存于一次性密闭容器内随固体医疗废物一起被送到垃圾处理站进行焚烧。部分医疗废液排入医院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后排放。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临床研制了大量方便简介的一次性用物,一次性负压吸引瓶被广泛应用到临床废液收集中,一次性负压吸引瓶的使用,给医疗固液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带来了便利,减少了院内感染。但由于对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内废液的处理国内没有一个具体严格的规定,在处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给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手术室作为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控科室,属于重污染科室,血污物多、分泌物多、排泄物及医疗废物多。可见做好手术室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防止医疗固体液体废物混杂,控制固体医疗废物的量,是在手术室工作的医务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手术室在医疗废物分类管理过程中,重视了固体和液体废物的分类,但部分环节仍存在问题。据不完全调查,手术室内的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内废液的处理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直接将盖子盖好扔到黄色垃圾桶里,随固体废物一起运出,随固体医疗废物进行了焚烧。二是倒入专用下水道,经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专业化处理后排放。针对上面两种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一种方法直接将盖子盖好扔到黄色垃圾桶,虽然方便,但不符合垃圾分类的原则,增加了固体医疗废物的量,在运输处理及感控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具体问题如下:1.由于大量引流液的加入大大增加了医院固体医疗废物的量而加大医院医疗废物处理的费用;2.大量的医疗废物在运输、暂存和处理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破损,一旦破损大量的体液和血液流出,在存储地不仅会滋生蚊蝇,传播各种流行疾病,而且大量有机物分解会释放出的各种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会通过空气流动散播到空气中,污染空气,不仅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还会造成医院内的交叉感染和二次污染,必然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风险;3.大量废液的加入也给固体废物的焚烧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在焚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第二种方法,集中倒入专用污水处理系统 ,符合医院废液管理规定及流程,因为每家医院都有专门的污水处理系统。不存在再污染的现象,而且可以就近处理,减少了医疗废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再次污染的危害,还可以大大降低医院固体医疗废物处理费用的支出。但在一次性负压引流瓶内废液处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大多数医院收集废液都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瓶,调查了解到将这些一次性负压引流瓶内液体排出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直接从入口倒出。存在问题:首先入口太小不容易倒出,太慢浪费时间;再者是太满时在倒的过程中可能会溅出发生职业暴露。二是用剪刀剪破倒出,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由于一次性负压吸引瓶,材质比较结实,剪开比较费劲,再者在剪开过程中由于引流瓶内液体太满,或剪开方式不合理可能会发生废液飞溅职业暴露,由于操作过程用到剪刀,就有发生锐器伤的可能。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卫生保洁人员在处理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废液的依从性就低。另外手术室保洁人员担负着手术室环境清洁卫生、污染敷料及医疗垃圾的清理、包装和运送等任务,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手术患者的血液、体液、消毒液、锐器等污染物,经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中。虽然他们不属于医疗卫生专业人员,但他们却是医院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群体,他们卫生专业知识有限,对职业暴露了解欠缺,防护及感控意识淡薄,依从性差但对医院的感控管理存在重要影响。医院的管理人员往往只重视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及职业防护,而忽视了保洁人员的职业暴露及职业防护。因此规范手术室医疗废物分类,合理处理手术室废液,重视手术室保洁人员的职业防护;提高他们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内废液处理的依从性,可以减少医院医疗固体废物的产出,降低医疗废物处理费用的支出,减少环境的污染,保护人们的健康,控制院内感染,防止疾病的传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处理装置,该装置操作方便,可以将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在密闭空间中进行破损让废液流入下水道,并放入垃圾桶中。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上设有用于夹持一次性负压吸引瓶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至少有一个;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废液收集槽和垃圾桶;所述废液收集槽的上方设有用于切割一次性负压吸引瓶的刀片。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中心位置设有旋转轴;所述箱体内部还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旋转机构的旋转轴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中心位置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机构上还设有摇柄。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有两个,对称布置在旋转机构上;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矩形轨道中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设有圆弧缺口,且圆弧缺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板上设有第一弹簧组,所述第二夹板上设有第二弹簧组,所述第二夹板上还设有与第一夹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夹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夹板上设有第二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废液收集槽的收集口为漏斗形结构,所述废液收集槽的底部连接下水管道。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桶通过滑动轨道设置在箱体内部。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一侧设有拉门。进一步地,所述刀片为L形刀片,所述刀片与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底部触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利用旋转圆盘转动,将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划破,废液流入到废液收集槽中,再转动旋转圆盘到另一端,然后打开夹持机构,一次性负压吸引瓶掉到垃圾桶中。本技术操作方便,可以将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和废液密闭处理,减少二次污染,防止职业暴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俯视图。图2为实施例一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在第三工作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为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二的俯视图。图8为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旋转机构;2-夹持机构;201-第一夹板;202-第二夹板;203-第一弹簧组;204-第二弹簧组;205-第一固定机构;206-第二固定机构;207-第一通孔;208-第二通孔;209-矩形轨道;3-摇柄;4-旋转轴;5-箱体;6-一次性负压吸引瓶;7-刀片;8-废液收集槽;9-垃圾桶;10-滑动轨道;11-下水管道;12-拉门;13-电机。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6所示,本技术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处理装置,包括箱体5;所述箱体5的顶部设有旋转机构1;所述旋转机构1上设有用于夹持一次性负压吸引瓶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处理装置,包括箱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的顶部设有旋转机构(1);所述旋转机构(1)上设有用于夹持一次性负压吸引瓶(6)的夹持机构(2);所述夹持机构(2)至少有一个;所述箱体(5)内部设有废液收集槽(8)和垃圾桶(9);所述废液收集槽(8)的上方设有用于切割一次性负压吸引瓶(6)的刀片(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处理装置,包括箱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的顶部设有旋转机构(1);所述旋转机构(1)上设有用于夹持一次性负压吸引瓶(6)的夹持机构(2);所述夹持机构(2)至少有一个;所述箱体(5)内部设有废液收集槽(8)和垃圾桶(9);所述废液收集槽(8)的上方设有用于切割一次性负压吸引瓶(6)的刀片(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1)中心位置设有旋转轴(4);所述箱体(5)内部还安装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与旋转机构(1)的旋转轴(4)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1)中心位置设有旋转轴(4);所述旋转机构(1)上还设有摇柄(3)。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1)为旋转圆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有两个,对称布置在旋转机构(1)上;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设置在矩形轨道(20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学美,韩小云,鲁桂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