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伟仲专利>正文

压迫式腹部及背部伸展运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7166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压迫式腹部及背部伸展运动装置,主要包括主架体和副架体,主架体由中管和二侧管构成;副架体呈U形,与主架体的支柱用轴、孔结构枢接,双数条弹性圈带套于支柱和副架体的套柱及另套柱上;支柱及副架体设有握杆,其优点是:克服了一般锻炼腹部肌力的健身器功能单一的缺陷,可同时锻炼背部、腿部和臂部的肌力,副架体的压迫高度、锻炼力度均可调节,还能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迫式腹部及背部伸展运动装置本技术系与健身器材有关,进而言之,尤指一种可藉由伸展运动锻炼腹部、背部肌力之压迫式腹部及背部伸展运动装置。目前可见一种用于辅助人体进行仰卧起坐运动以锻炼腹部肌力之健身器,其主要系由一U形管与二概呈“Z”字形之施力管相套串接组成,该各施力管分别于底缘弯角处与一底座相枢,该U形管并于中段部分包覆一护垫,该各施力管分别于末端包覆一握套,使用者则仰躺于该U形管上,并以该护垫对头、颈提供支持保护,而该各握套则分别供双手握持,使用者藉双手配合腹部施力,即可利用此健身器辅助遂行仰卧起坐运动锻炼肌力。前述健身器系藉由使用者自身施力达到锻炼目的,并无其它可加重锻炼重量的设计,虽然或可避免运动伤害的发生,但是操作时所需出力程度,即受使用者本身重量限制,经一段时间之锻炼后,并无法改变锻炼时的出力程度,对于肌力已经过相当锻炼者而言,则显不符合其需要,且旧有器具往往因此而弃置不用形成浪费;再者,前述健身器除用以辅助人体进行仰卧起坐运动锻炼腹部肌肉外,并无法提供其它种类运动的辅助作用,而人体适时地从事伸展运动藉以活动脊椎关节并锻炼背部肌肉,也是需要的,但目前可见的健身器材尚无对此等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迫式腹部及背部伸展运动装置,主要包含:一主架体,该主架体由一中管、二侧管构成,该中管于中段处包设一垫体,该各侧管一端分别轴套于该中管两端、另一端弯延形成一支柱,该支柱顶端侧向弯延形成一握杆,该侧管于该支柱底缘处枢接一座体,侧管以该座体为轴连动该中管旋动,其特征在于:该各侧管于预定处分别向外凸伸一套柱;一副架体概呈U形并于中段处包设一压垫,该副架体两侧段分别与该各支柱由轴孔枢接,该副架体两侧段预定处向外凸伸一另套柱;双数条弹性圈带分别圈套于两侧的该套柱、该另套柱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迫式腹部及背部伸展运动装置,主要包含:一主架体,该主架体由一中管、二侧管构成,该中管于中段处包设一垫体,该各侧管一端分别轴套于该中管两端、另一端弯延形成一支柱,该支柱顶端侧向弯延形成一握杆,该侧管于该支柱底缘处枢接一座体,侧管以该座体为轴连动该中管旋动,其特征在于:该各侧管于预定处分别向外凸伸一套柱;一副架体概呈U形并于中段处包设一压垫,该副架体两侧段分别与该各支柱由轴孔枢接,该副架体两侧段预定处向外凸伸一另套柱;双数条弹性圈带分别圈套于两侧的该套柱、该另套柱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迫式腹部及背部伸展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柱于预定处径向挖设复数个轴孔,该副架体于两侧段分别外凸或内凸一枢轴,该各枢轴轴枢于预设之该轴孔,各支柱于内侧缘或外侧缘枢接该副架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迫式腹部及背部伸展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柱于预定处侧向向外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伟仲
申请(专利权)人:邓伟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