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柴和平专利>正文

少儿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7032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少儿滑板车,包括前、后行走轮、支承车架、车座和前叉龙头。其特征是:采用往复踏动式驱动机构,往复踏杆固联在驱动轮盘的外缘上,驱动轮盘上绕设牵拉钢丝,钢丝与后轮传动链连接,传动链另一端与复位拉簧连接;车座支架与支承车架之间采用铰接结构,并在所述车座支架的尾部设置悬空尾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脚踏车与滑板等多种功能与一身、形式新颖、既是健身又是娱乐器具。(*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少儿滑板车本技术涉及少儿健身、娱乐器具,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少儿滑板车。脚踏车和滑板无论是用来健身还是娱乐,都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但是目前这两种器具仍然采用传统的结构形式,功能单一,形式陈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集脚踏车与滑板等多种功能与一身、形式新颖、既是健身又是娱乐器具的少儿滑板车。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包括前、后行走轮、支承车架、车座和前叉龙头。本技术的结构特点是:a、采用往复踏动式驱动机构,往复踏杆固联在驱动轮盘的外缘上,驱动轮盘上绕设牵拉钢丝,钢丝与后轮传动链连接,传动链另一端与复位拉簧连接;b、车座支架与支承车架之间采用铰接结构,并在所连车座支架的尾部设置悬空尾轮。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采用往复踏动式驱动机构,较之现有技术中的脚踏车,其结构新颖合理,很适合少儿脚踏车车架低矮的结构特点。2、本技术中车座支架与支承车架之间的铰接结构使得整体车架结构变换方便、快捷,构件少,也便于收放。附图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与现有的脚踏车同样的是,本实施例在结构上也包括有前行走轮2、后行走轮6、支承车架11、车座12和前叉龙头10,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采用往复踏动式驱动机构,往复踏杆9固联在驱动轮盘3的外缘上,驱动轮盘3上绕设牵拉钢丝5,钢丝5与后轮传动链13连接,传动链13另一端与复位拉簧4连接。如图所示,车支架14与支承车架11之间采用铰接结构,并在所述车座支架14的尾部设置悬空尾轮7。为了使得驱动机构更为灵活、省力,本实施例中,驱动轮盘3采用偏心轮。在驱动轮盘3与支承车架11之间设置助力拉簧8。此外,前叉龙头10的上段采用弹簧1,前叉龙头10与支承车架11之间为铰接。为了便于站立,采用板式支承车架11及车座支架14。作为脚踏车时,需将车座支架14立起,并由撑杆15支撑。往复踏动踏杆,即可前行。作为滑板时,需将车座支架14向后放下,此时,当人着力于支承车架11和车座支架14上时,悬空尾轮7着地,行走前轮2悬起。当将前叉龙头10向后收折、车座支架14向前收折,整车体积可大大减小,便于收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少儿滑板车,包括前、后行走轮(2、6)、支承车架(11)、车座(12)和前叉龙头(10),其特征是:a、采用往复踏动式驱动机构,往复踏杆(9)固联在驱动轮盘(3)的外缘上,驱动轮盘(3)上绕设牵拉钢丝(5),钢丝(5)与后轮传动链( 13)连接,传动链(13)另一端与复位拉簧(4)连接;b、车座支架(14)与支承车架(11)之间采用铰接结构,并在所述车座支架(14)的尾部设置悬空尾轮(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少儿滑板车,包括前、后行走轮(2、6)、支承车架(11)、车座(12)和前叉龙头(10),其特征是:a、采用往复踏动或驱动机构,往复踏杆(9)固联在驱动轮盘(3)的外缘上,驱动轮盘(3)上绕设牵拉钢丝(5),钢丝(5)与后轮传动链(13)连接,传动链(13)另一端与复位拉簧(4)连接;b、车座支架(14)与支承车架(11)之间采用铰接结构,并在所述车座支架(14)的尾部设置悬空尾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伟陶玲陶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柴和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