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丕林专利>正文

泳镜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676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泳镜构造,包括:具有内、外表面并收容有镜片的左、右镜框,设于左、右镜框内侧的鼻架以及组接于左、右镜框外侧的头带,左、右镜框外侧分别设有组接体,组接体上具有组装孔及舌片,组装孔供一调整装置组装,舌片则提供调整装置动作后的回复力,该调整装置包含具有止动臂与抵压臂的固定支轴,及可将固定支轴枢接并提供头带穿引的第一、第二盖体,藉止动臂、抵压臂及第二盖体上弹性按钮的配合,可对头带上的止动槽进行单向抵止与否的控制,藉以提供使用者不用取下泳镜,可以直接拉引头带进行紧度调整或按压弹性按钮进行松度的调整,而使穿戴调整泳镜时非常便捷、能对头带一次调整定位或进行微调的控制,以符合穿戴者的实际使用需求。(*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泳镜构造
本技术关于一泳镜构造,特别是指一种可以对泳镜的头带进行便捷调整、能够使穿戴使用更为方便的泳镜构造。
技术介绍
习知泳镜的构造,包括:左镜框、右镜框、鼻架以及头带装置,其中头带装置包含头带及用于调整头带长度的调整扣,一般使用者在穿戴泳镜时,最感到麻烦的是穿戴时的头带长度的调整,由于习知调整扣的构造是提供两个穿引孔让头带分别穿引固定。因而,调整时缠绕于两穿引孔的头带必须以抽动方式进行,因此,当调整时需将泳镜由头上取下进行长度的调整,再于调整后穿戴回头上,是不可避免的动作。除此之外,因为头带抽动调整的控制不易,往往不是一次就可以调整到所预期的效果,因此,使用者将泳镜从头上卸下穿上、穿上再卸下等来来回回数次的调整是经常有的事。且最重要的是,经过数次来回调整后还不一定能够调整到满意程度,难怪使用者对于习知头带的调整感到非常的烦琐与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泳镜构造,其毋须将泳镜取下即可直接对头带的松紧度进行调整,且能够对头带一次调整定位或进行微调的操作,不但提供调整的方便性,且可以调整至符合穿戴者的实际使用需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泳镜构造,包括:左、右镜框,由鼻架连接为一体,每一镜框具有外表面与内表面,于内、外表面之间设有收容镜片的收容槽,而左、右镜框的外侧缘设有接合面,由该接合面-->分别设有组接体,该组接体上设有组装孔及舌片,其中该组装孔用于供一调整装置组装,而该舌片则提供该调整装置动作后的回复力;该调整装置可提供泳镜的头带连结并提供头带松紧度的调整控制,其包含:一固定支轴,其上设置有止动臂可对头带上的止动槽单向抵止,而相对应于止动臂设有抵压臂抵靠于该舌片上;及第一盖体,其上设有结合柱,可与前述该组接体的组装孔相组配,另设有轴接孔,可供该固定支轴枢接,而紧邻该轴接孔设有头带穿孔;以及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相结合成一体,而将该组接体完全包覆,其上具有弹性按钮可对该抵压臂进行按压控制。藉如上构造组装后的泳镜,以该固定支轴为旋转中心,藉该抵压臂抵压于舌片,并藉舌片的储能将相对端的止动臂抵止于头带的止动槽,而使得头带仅可以被单向拉动调整,当按压该弹性按钮时,该抵压臂被往下移位,而连动该止动臂往上移位,使其脱离对头带止动槽的抵止,此时头带即可被双向的拉动调整,与此同时该舌片因抵压臂被下压而更往下移位,使其弹性储能更大,当放开对该弹性按钮的按压,该抵压臂则回复被该舌片抵压状态,而可保持该止动臂对头带的止动槽的抵止,藉以达到对头带的抵止与否的控制,而可以不用卸下泳镜而直接对头带进行松度、紧度的调整。进一步,该第一、二盖体上分别设有卡柱,而该组接体上相对设有卡槽,可藉该卡柱与卡槽的嵌卡,使得第一、二盖体与组接体更为稳固的结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泳镜构造的左镜框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中的左、右镜框与鼻架旋转180度的立体图。图3为图1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图3的右侧视图。图5为图3的俯视图。-->图6为图4的6-6向剖视图。图7为图5的7-7向剖视图。图8、9为本技术的头带被抵止及解扣进行松紧度调整的示意图。1………泳镜           2………左镜框3………右镜框         4………鼻架5………调整装置       6………头带9………镜片           8………软质护垫20、30……外表面      21、31……内表面22、32……收容槽      23、33……接合面24……组接体          25……L型扣槽241……组装孔         242……舌片50……第一盖体        51……第二盖体52……固定支轴        501……第一表面502……第二表面       503……第三表面504……结合柱         505……轴接孔506……穿孔           507……卡槽508……卡柱           509……L型扣柱511……第一表面       512……第二表面513……第三表面       514……弹性按钮521……抵压臂         522……弧面端523……平面端         524……止动臂525……斜面           60……止动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泳镜1包括:左镜框2、右镜框3、鼻架4及调整装置5,以及头带6(本图未示出,请参阅图8、9中的标号6,其上设-->有复数止动槽60),其中该左、右镜框2、3由鼻架4连接成一体或使该鼻架4与左、右镜框2、3一体成型,每一镜框皆具有外表面20、30与内表面21、31,该内、外表面21、31与20、30之间设有收容槽22、32用于收容镜片9。另左、右镜框2、3的内表面21、31分别一体成型有软质护垫8,用于提供与眼窝舒适的接触效果。又左、右镜框2、3的外侧缘设有接合面23、33,且由该接合面23,33分别一体成形有组接体24(为方便介绍仅示出左镜框2的分解状态),该组接体24为实心块体,分别由左镜框2的外侧缘,以略小于该接合面23一体沿伸而成,其上设有组装孔241用于供该调整装置5组装,该组装孔241设于该实心块体的中央。又请配合参阅图2,该组接体24一体沿伸设有舌片242用于提供该调整装置5具有动作后的储能,而该舌片242则设于对应该组装孔241的实心块体的下缘。另请配合参阅图7,该组接体24与接合面23之间的四个角落进一步设有L型扣槽25。该调整装置5,包含:第一盖体50、第二盖体51及固定支轴52,其中该第一盖体50具有第一表面501及紧邻框设于第一表面两侧的第二表面502与第三表面503,该第一表面501上设有结合柱504,可与前述该组接体24的组装孔241相组配。另于第二、三表面502、503相对应设有轴接孔505,用于供该固定支轴52组接。而紧邻该轴接孔505的第一表面501设有头带穿孔506用于供头带穿引。该第二盖体51与第一盖体50相组接,且可将该组接体24完全包覆,其同样具有第一表面511及紧邻框设于第一表面两侧的第二表面512与第三表面513,该第一表面511上以悬臂式一体成型有弹性按钮514,其被按压的一面形成倾斜且设有增加摩擦的凸条515。该固定支轴52如前所述是枢接于该轴接孔505,其位于该结合柱504的一侧设有抵压臂521,该抵压臂521具有一弧面端522用于与该舌片242抵靠(参照图8所示),而对应于该弹性按钮514为一平面端523。另该固定支轴52位于头带穿孔506的一侧设有止动臂524,其端部为斜面525可用于抵止头带6上的一止动槽60(参照图8所示)。再者,请配合参见图6,该第一盖体50与第二盖体51相结合成-->一体,于第一盖体50的第二、三表面502、503的内侧相对应各设有两个卡槽507,而于第二盖体51相对应的第二、三表面512、513的内侧设有可以卡合于该卡槽507的卡柱508。另请配合图7所示,该第一盖体50与第二盖体51对应于该L型扣槽25分别设有L型扣柱509,可使得第一盖体50与第二盖体51的结合更加稳固。续请参阅图3~5,本技术的泳镜1依图1所示组装后,可看出两镜框2、3外侧的调整装置5的弹性按钮514于组装后是略微倾斜的露出于第二盖体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泳镜构造,包括:左、右镜框,由鼻架连接为一体,每一镜框具有外表面与内表面,于内、外表面之间设有收容镜片的收容槽,而左、右镜框的外侧缘设有接合面,其特征在于,由该接合面设有组接体,组接体上设有组装孔及舌片;于左、右镜框的组接体上组装一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包含:    第一盖体,具有第一表面及紧邻框设于第一表面两侧的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该第一表面上设有结合柱及头带穿孔,而该第二、三表面相对应设有轴接孔;    固定支轴,枢接于该轴接孔,该固定支轴位于该结合柱的一侧设有抵压臂,抵压臂一端与该舌片抵靠,另该固定支轴位于头带穿孔的一侧设有止动臂;    第二盖体,具有第一表面及紧邻框设于第一表面两侧的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该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相组接,并完全包覆该组接体,其对应该抵压臂的第一表面上设有弹性按钮对该抵压臂进行按压控制;    而头带,穿引过第一盖体的头带穿孔,其上设有复数止动槽供止动臂抵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泳镜构造,包括:左、右镜框,由鼻架连接为一体,每一镜框具有外表面与内表面,于内、外表面之间设有收容镜片的收容槽,而左、右镜框的外侧缘设有接合面,其特征在于,由该接合面设有组接体,组接体上设有组装孔及舌片;于左、右镜框的组接体上组装一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包含:第一盖体,具有第一表面及紧邻框设于第一表面两侧的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该第一表面上设有结合柱及头带穿孔,而该第二、三表面相对应设有轴接孔;固定支轴,枢接于该轴接孔,该固定支轴位于该结合柱的一侧设有抵压臂,抵压臂一端与该舌片抵靠,另该固定支轴位于头带穿孔的一侧设有止动臂;第二盖体,具有第一表面及紧邻框设于第一表面两侧的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该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相组接,并完全包覆该组接体,其对应该抵压臂的第一表面上设有弹性按钮对该抵压臂进行按压控制;而头带,穿引过第一盖体的头带穿孔,其上设有复数止动槽供止动臂抵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泳镜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组接体为实心块体,分别由左、右镜框的外侧缘,以略小于该接合面一体沿伸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泳镜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接合面与实心块体之间的四个角落进一步设有L型扣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泳镜构造,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丕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丕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