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光富专利>正文

防水式助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666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各种水态及泳姿的防水式助泳器。它针对现有的助泳器面罩和进气装置为分离式,其结构较复杂,使用、携带不便,防水效果差,难推广难实施的缺陷。将装置中导气管一部分通过固定在其外侧的定向浮球支撑浮于水面,水面下的导气管侧面连通进气管,进气管再与面罩内的进气鼻套相连,面罩内对应设置有呼气口套。成为结构简单、成本低、造型美观,使用、携带便利的整体式防水式助泳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式助泳器本技术涉及一种适于各种水态及泳姿的防水式助泳器。现有的助泳器多为游泳圈,如本人于97年申请的一种“助泳器”面罩和进气装置为分离式,其结构较复杂,使用、携带不便,在防水方面考虑不足,造成难推广难实施的后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造型美观,使用、携带便利的整体式防水式助泳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在其装置中导气管一部分通过固定在其外侧的定向浮球支撑浮于水面,水面下的导气管侧面连通进气管,进气管再与面罩内的进气鼻套相连,面罩内对应设置有呼气口套,在进气鼻套与呼气口套的出气管末端分别设置有气阀。为了更好的效果,在导气管与进气管相交下端设置排水阀。在导气管与进气管相交处设置一进气装置,在其内部进气管末端处设一薄膜盖,薄膜盖由设置外部的浮球控制其开关。面罩为透明的有机玻璃或塑料平面板,边沿为硬质塑料圈,塑料圈外侧为软质的密封套。本技术进气管直接连接面罩内的进气鼻套及呼气口套,使之成为一整体,增强了设备的严密性;定向浮球支撑、控制导气管竖立于水面,保证了人在水下的呼吸;进气鼻套与呼气口套出气管末端分别设置的气阀,有效控制气体的走向,使人在水中更享有游泳的乐趣;在导气管与进气管相交下端设置排水阀,其进气装置内部的进气管末端处设一薄膜盖,当其遇到大风大浪或特殊情况时,通过浮球控制其开关,能有效地阻止水进入进气管;塑料圈外侧为软质的密封套,能有效地杜绝了水的侵入。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述:图1为本实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进气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图。-->本技术的导气管8一部分通过固定在其外侧的定向浮球7支撑浮于水面,水面下的导气管8在其侧面连通有一进气管9,进气管9成环状与面罩1内的进气鼻套11相连,面罩1内对应设置有呼气口套10,在进气鼻套11与呼气口套10的出气管2末套分别设置有气阀3,控制气体的走向,在导气管8与进气管9相交下端设置排水阀12,漏入导气管8中的水受重力作用沉降于排水阀,再排出设备外,在导气管8与进气管9相交外设置一进气装置6,在其内部进气管9末端处设一薄膜盖13,当受外界环境影响下,沉入水面下时,薄膜盖13由设置外部的浮球14通过水的浮力来控制其开关,杜绝水的渗入,面罩1为透明的有机玻璃平面板,边沿为硬质塑料圈,塑料圈外侧为软质的密封套5,面罩通过固定装置橡胶带4固定在面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各种水态及泳姿的防水式助泳器,包括防水面罩(1)、各式导管及气阀(3),其特征在于:导气管(8)一部分通过固定在其外侧的定向浮球(7)支撑浮于水面,水面下的导气管(8)侧面连通进气管(9),进气管(9)再与面罩(1)内的进气鼻套(11)相连,面罩(1)内对应设置有呼气口套(10),在进气鼻套(11)与呼气口套(10)的出气管(2)末端分别设置有气阀(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各种水态及泳姿的防水式助泳器,包括防水面罩(1)、各式导管及气阀(3),其特征在于:导气管(8)一部分通过固定在其外侧的定向浮球(7)支撑浮于水面,水面下的导气管(8)侧面连通进气管(9),进气管(9)再与面罩(1)内的进气鼻套(11)相连,面罩(1)内对应设置有呼气口套(10),在进气鼻套(11)与呼气口套(10)的出气管(2)末端分别设置有气阀(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式助泳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光富
申请(专利权)人:黄光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