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筱琴专利>正文

筋骨伸展运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6715 阅读:3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合于人体筋骨伸展运动的装置,主要是于架体中央设有一牵引器,两端分别连结置跨于架体前后两段所设轨道上的前、后拖架,再配合两垫体分别结合于架体后段与前拖架上固定,并于后拖架端延伸一夹座等组合;使用者平躺于垫体上,脚跟由夹座夹持,并由系结带将胸部系结定位,操作牵引器作扩张运动,来带动前、后拖架背向移位,进而带动人体朝两端伸张扩展,以达到筋胳、骨骼、肌肉等伸展运动,具有让使用者顺手操作及有效提高筋骨均衡伸展的效果。(*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筋骨伸展运动装置本技术涉及运动健身器材,尤指一种人体筋骨伸展运动装置。在注重体能、健康的现今社会中,提供人们运动的器具及设备相当的多,诸如时下最流行的健步机、洛克马、多功能健身器、仰卧起坐机……等等不胜枚举。但是,在此众多健身器材中,每一种机具器材,都有其特殊的功能与效用。一般而言,都是针对人类体能,及不同部位运动而设计。上述器材最常见应用于人体作为辅助运动的部位,不外是腰、腿、背部、双臂……等,却从未见到从事筋骨伸展运动的器具。于是业者针对人体骨骼伸展运动的需求,创作出一种「足部拉筋拉腿运动器」,并已获得台湾核准专利,其申请案号为:82209518。该创作主要是在固定座上装设有传动轮轴组连接传动索,于传动索上衔接两系足套。该传动轮轴组设有传动轴可枢接横设于固定座上,且一端套接齿轮及把手,于齿轮的齿沟上设有插销,可防止回转,传动索一端连接于传动轴上,一端区分成数条分索,于分索上具有卡勾,两系足套连接于使用者的足踝上,两侧设有圆勾孔,供传动索勾结组合。上述拉筋拉腿运动器,虽然可以藉由固定座上所设的把手维持单一方向运转,且带动传动轴同步运转,而使传动索卷收,将套设足踝的系足套向外移位,形成一骨骼伸展的运动。但在实际提供使用时,因其传动轮轴组在操作时,需要利用一插销来防止齿轮逆转,维持单一向运动,对于使用者而言,根本无法一个人自行使用,而需要配合另外一个人的操作,才能达到使用的目的,形成操作使用上的不便。再者,由于使用者无法自行操作,而由对于筋骨伸展程度无法知晓的第二人来操作控制,常会发生拉伸运动不足,难以获得较佳运动效果;以及拉伸过度,而造成使用者不适,甚至造成伤害的情况。另外,该拉筋拉腿运动器,主要是将系足套安装在脚踝部,再藉传动轮轴组卷取传动索,来对人体脚踝部牵引,只能对腿部与足部作局部的拉伸运动;且其动力为单一方向施力,无法作双向均匀施力,而难以获得较均匀有效的伸展运动效果。-->由前述得知,一个合理而实用的筋骨伸展运动器,除了要能让使用者自行方便操作使用外,更要能作双向均衡施力,让使用者获得最舒适又有效的伸展效果。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能够对人体作双向均衡牵引的筋骨伸展运动装置,使能获得较有效的筋骨伸展运动效果。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能够让使用者自行操作使用的筋骨伸展运动装置,使能获得较方便又舒适的运动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筋骨伸展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架体前、后段处设有轨道,分别提供前、后拖架套置滑行,并于架体中段脚座间设有一牵引器,牵引器两端分别与前、后拖架的拖拽杆连接,再配合前、后垫体结合于前拖架与架体后段上固定,后拖架上设有一脚跟夹座组合而成;可提供使用者平躺于前、后垫体上,双脚踝置跨于夹座上夹持定位,并在前拖架上配合系结带对上半身系结固定,再由使用者自行操作牵引器带动前、后拖架背向移位,来对人体作双向牵引,以达到筋骨拉伸运动的目的。其中所述的牵引器为平行四边形的四连杆组,在其前后两端枢结处设有连结座,分别提供前、后拖架连结组合,左右两侧枢结处分别设有一个不同螺纹的螺结件,提供一两端设有不同向螺纹的螺杆螺结,并由螺杆末段枢设于脚座所设的轴承座上定位,使末端突出连结调节钮组合而成;使利于使用者能自行由调节钮驱动螺杆旋转,带动整个牵引器的连杆运动,进而达到单一人即可以达成筋骨伸展运动的目的。另本技术的夹座是在套管上设有一横列夹杆,并依纵向套设有一末端设有横列夹杆的调节杆,配合一贯穿套管的调节钮,来调整调节杆上下移位,以改变两横列夹杆的上下间距,使对人体脚踝夹持限位;而为了增加夹持稳定性与舒适性,本技术于夹座的横列夹杆上,还可以套上胶质管套。兹列举本技术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结构内容及目的、功效如下: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未作牵引状态上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呈扩张牵引状态上视示意图。如图1、2所示:是本技术「筋骨伸展运动装置」的分解图及外观图,主要含有一架体10,前、后拖架20、30跨置及一牵引器40连接,再搭配前、后两垫体50、51连结组合而成。其中,架体10,是为一联结体,主要在其前后段上设有轨道11、12,并在中段脚座13处设有轴承座14;前拖架20,为一框架体,在其两侧枢设有滑轮21,跨置在主架10前段轨道11上,可沿轨道11滑行,后端延伸一拖拽杆22;后拖架30,亦呈一框架体,在两侧枢设有滑轮31,跨置于主架10后段轨道12上,可沿轨道12滑行,一端延伸一拖拽杆32,另一端设有一脚跟夹座33;该夹座33在套管34上设有一横列夹杆35,并依纵向套设有一末端设有横列夹杆35的调节杆36,配合一贯穿套管34的调节钮37,来调整调节杆36上下移位,以改变两夹杆35的上下间距,使对人体脚踝夹持限位;上述横列夹杆35上,可套上胶质管套38,能提高夹持稳定性与舒适性;牵引器40,是为平四边形的四连杆组,在其前后两端枢结处设有连结座41,分别提供前、后拖架20、30的拖拽杆22、32连结组合,左右两侧枢结处分别设有一个不同螺纹的螺结件42,提供一两端设有不同向螺纹段的螺杆43螺结,并由螺杆43末段枢设于脚座13所设的轴承座14上定位,使末端突出连结调节钮44等组合而成;可由调节钮44驱动螺杆43旋转,带动整个牵引器40的连杆运动,进而带动两个前、后拖架20、30相对运动;前、后两垫体50、51,约呈矩形体,是分别固结于架体10后段与前拖架20上,在适当位置处设有系结带52,可供系绑固定人体之用。依前述元件组成的筋骨伸展运动装置,当提供使用时,可以前、后垫体50、51供使用者平躺在上,并将两脚踝置于夹座33的两夹杆35间,予以夹持定位(配合参见图3所示),配合系结带52将上半身系结在前垫体50上,使人体在平躺状态下,将上半身与脚踝两部位同时固定位。再配合操作牵引器40的调节钮44,驱动螺杆43旋转迫使四连杆移位运动,来带动前后两端的连结座41,牵引拖拽杆22、32带动前、后拖架20、30背向移位运动(如图4、5所示)。使人体筋、骨、肌肉等,能在上半身随着前拖架20、前垫体50一起移位,以及脚踝在后拖架30的夹座33带-->动下,作双向牵引拉伸移位,来达到较均衡有效的伸展运动。再者,本技术在提供内体牵引伸展运动时,其牵引器40的调节钮44,是作旋转运动,且其位置恰好位于使用者两臂平伸的手掌附近,可让使用者平躺时手掌顺势而自然的握持,达到一个人即可以操作使用的目的;而且能够让使用者随个人需求,调节最适合的牵引力量,而获得最舒适又方便的使用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利用创新的构造,提供使用者自行操作,对身体作双向牵引拉伸移位,来达到筋骨运动的目的,并具有方便操作及较佳运动效果,无疑为一种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功效的新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筋骨伸展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架体前、后段处设有轨道,分别提供前、后拖架套置滑行,并于架体中段脚座间设有一牵引器,牵引器两端分别与前、后拖架的拖拽杆连接,再配合前、后垫体结合于前拖架与架体后段上固定,后拖架上设有一脚跟夹座组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筋骨伸展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架体前、后段处设有轨道,分别提供前、后拖架套置滑行,并于架体中段脚座间设有一牵引器,牵引器两端分别与前、后拖架的拖拽杆连接,再配合前、后垫体结合于前拖架与架体后段上固定,后拖架上设有一脚跟夹座组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筋骨伸展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器为平行四边形的四连杆组,在其前后两端枢结处设有连结座,分别提供前、后拖架连结组合,左右两侧枢结处分别设有一个不同螺纹的螺结件,提供一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筱琴
申请(专利权)人:沈筱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