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腿运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6542 阅读:5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劈腿运动器,其主要是在支架两侧各装设有滑板,并且在中央位置处装设有用来联动滑板往、返的掣动组件,活动组件包括二组转轮、二条织带、二个蜗状弹簧,借助于蜗状弹簧的回释弹力可使织带卷收于转轮上,当施力推动与织带联结的滑板时,可使转轮赋予蜗状弹簧具有朝反向回释的能力;借助上述的构造,可从事双脚滑移、单脚操作、扩胸及伏立挺身等多项体能训练。(*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构造简单的劈腿运动器。现代人由于工作紧张、生活忙碌,已经很难得抽出时间来从事运动及体能训练了,因此在工作空余时总是希望能借助运动器材来达到舒展身心的目的;那么,一些针对人体各部位所设计的运动器具早在多年前即已被开发了,且也受消费使用多年,诸如构造较简单的哑铃、扩胸器,但近几年来消费对于健身运动器材的需求相当迫切,因此制造厂商唯有极力的开发设计出更新的产品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在目前市面上到处可见到各式各样、设计新颖的运动器具,例如构造较复杂的健身车、跑步机、划船器等。上述构造较复杂的运动器材的确可提供消费者在选购上具有多样化,但是各种运动器材却都只能针对人体的局部加以锻练,例如腿部或手臂;如果消费者想获得多项的运动功效,就得花费较多的金钱以购买二种以上的运动器具。当然,目前也有一种强调具有多项运动功能的运动器材问世,但却因体积过于庞大、构造复杂,除了不适于有限的生活空间中使用-->外,其价格也相当昂贵。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劈腿运动器,借助各构件的搭配即可获得多项的操作方式,以获得多样的体能训练。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劈腿运动器,其构造相当简单、体积小,可随时随地操作使用,且更易于收藏。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劈腿运动器,其中包括:跨设于一支架且可沿着滑轨滑行的二滑板、轴设于支架中央的二转轮、一端缠绕在转轮上,另一端固设于滑板的二织带、一端固定于转轮,另一端固设于支架的二蜗状弹簧;其特征在于:织带缠绕的方向恰与蜗状弹簧蜗旋方向的方向相反,当施力于二滑板且使滑板联动织带向外侧滑移时,织带带动转轮转动却赋予蜗状弹簧呈扭紧状态,并具有朝相反方向回释的弹力,当施力丧失时,借助蜗状弹簧的回释弹力即可将织带卷收于转轮上,且顺垫将滑板拉回;借此可以双脚或双手操作,以获得训练腿部或手臂。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劈腿运动器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横向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双脚劈腿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单脚操作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扩胸动作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伏立挺身动作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请配合参阅图1~3,本技术的劈腿运动器,包括支架(10)、二个滑板(21)、(22)、二组转轮(31)、(32)、二条织带(41)、(42)、二个蜗状弹簧(51)、(52)。支架(10)是在二个具有适当长度的底板(11)之间固设二条互相平行且呈圆弧状的滑轨(12),在滑轨(12)中央向下设有呈U字形的框架(13),在框架(13)上穿设有与滑轨(12)呈垂直交叉的心轴(131),而在框架(13)两侧及底板(11)内侧的滑轨(12)上各设有定位元件,本实施例是以凸片(14)、(15)为例,且各个凸片(14)、(15)上均轴设有滚轮(141)、(151)及孔洞(142)、(152);另外,在框架(13)其中一侧边向内延伸有二定位杆(161)、(162)。二滑板(21)、(22)配合二滑轨(12)而制成具有预定宽度,其两侧形成有二侧板(211)、(221),并且每个侧板(211)、(221)内侧各轴设有导轮(212)、(222),恰使导轮(212)、(222)跨设在滑轨(12)上;在侧板(21)、(22)底端设有对称于滚轮(141)、(151)的挡件(213)、(223),且在挡件(213)、(223)两侧各制设有销孔(214)、(224)与(215)、(225),使其利用相封数目的定位销(70)穿过销孔(214)、(224)或(215)、(225)而形成锁定装置。转轮(31)、(32),其并排地套设在心轴(131),中央轴孔(311)、-->(321)与心轴(131)间均迫设有轴承(60),且其上均设有环槽(312)、(322)及一凹槽(313)、(323)。织带(41)、(42),是以相同的方向将一端缠绕并固定在转轮(31)、(32)的环槽(312)、(322)中,织带(41)的末端由下往上绕设后,固设于滑板(21)底端,而另一织带(42)则由上往下绕设于环槽(322)中后,固定于另一滑板(22)底端。蜗状弹簧(51)、(52),与织带(41)、(42)缠绕方向相反,且形成蜗旋状而分别绕设于转轮(31)、(32)的凹槽(313)、(323)中,且恰位于同组的织带(41)、(42)侧边,内侧端固设于凹槽(313)、(323)底部,而外侧端则固设于支架(10)上所设的定位杆(161)、(162)上。以上所述是本技术劈腿运动器其各组件相关联构造及位置的概述。本技术劈腿运动器所能预期达成的功效如下;在自然状态时,二蜗状弹簧(51)、(52)的弹力呈扩张现象,这导致织带(41)、(42)几乎完全卷收于转轮(31)、(32)的环槽(312)、(322)中,且二滑板(21)、(22)受到织带(41)、(42)的拉掣则靠紧在框架(13)的两侧,借助凸片(14)上的滚轮(141)与滑板(21)、(22)的挡件(213)、(223)抵止作用,即可使二滑板(21)、(22)获得限位效果。当操作者想进行体能训练时,可以下列几种操作方式,请配合参阅各图:-->(一)请配合参阅图1、2、4所示,当操作的双脚站立于二滑板(21)、(22)上且向外施力时,借助导轮(212)、(222)的设置,其呈滑顺地沿着滑轨(12)向外侧滑行,直到挡件(213)、(223)碰触到底板(11)内侧的滚轮(151)为止;此时,织带(41)、(42)受到滑板(21)、(22)的拉引,会带动二转轮(31)、(32)朝相同的方向转动,而蜗状弹簧(51)、(52)受到转轮(31)、(32)转动的影响,呈扭紧状且储存有朝反方向回释的弹力。当操作施予滑板(21)、(22)的力量消除时,借助蜗状弹簧(51)、(52)原先储存的回释弹力作用,乃会朝反方向释放,就在弹力释放的同时,也会带动原来被纳带(41)、(42)带动而已经转动数圈的转轮(31)、(32)朝反方向转动,且再次将织带(41)、(42)卷收于环槽(312)、(322)中,而滑板(21)、(22)则又滑行回至框架(13)两侧定位。借此往复的连续操作,可使双脚作劈腿的动作,而达到训练腿部肌肉的目的。(二)如图5及配合图1、2所示,在操作前利用定位销(70)穿过滑板(21)的销孔(214)〔或滑板(22)的销孔(224)〕及凸片(15)的孔洞(152),恰使滑板(21)〔或滑板(22)〕达到定位的目的;那么,借助单脚来回地驱动另一滑板(22)〔或滑板(21)〕,即可获得单脚训练的目的。在操作一段时间后,也可转身或将定位销(70)变更插至另一滑-->板的销孔中,即可使另一支脚进行运动。(三)如图6所示,当二滑板(21)、(22)皆呈可滑动地设于滑轨(12)上时,操作者也可俯卧,且使双手握持于滑板(21)、(22)两侧,当操作者反复地将二滑板(21)、(22)向外拉动再向内移回时,即可获得扩胸的运动效果。(四)如图7所示,当操作者想进行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劈腿运动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支架,其上设有滑轨,滑轨的两端各跨设有可沿滑轨滑行的滑板;二组转轮,呈可自由转动地轴枢在支架的中央位置,并且与滑轨呈垂直设置;二条织带,以相同方向各别缠设在所述转轮上,其末端分别固设于所述滑板上;二个蜗状弹簧,以与二织带缠设方向相反,呈蜗旋状而分别设于二转轮上且恰位于织带侧边,其内侧端固设于转轮上,而外侧端固设于支架上;当施力推动滑板沿着滑轨外侧滑行时,滑板受织带的拉动而带动二转轮转动,当施力丧失时,蜗状弹簧带动转轮反向转动,织带将滑板拉回原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劈腿运动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支架,其上设有滑轨,滑轨的两端各跨设有可沿滑轨滑行的滑板;二组转轮,呈可自由转动地轴枢在支架的中央位置,并且与滑轨呈垂直设置;二条织带,以相同方向各别缠设在所述转轮上,其末端分别固设于所述滑板上;二个蜗状弹簧,以与二织带缠设方向相反,呈蜗旋状而分别设于二转轮上且恰位于织带侧边,其内侧端固设于转轮上,而外侧端固设于支架上;当施力推动滑板沿着滑轨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良成
申请(专利权)人:良冠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