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6539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其特点是:所述的呼拉圈设置有一循环的可挠性绳体,在该绳体上串列穿设有多个中空球体,在各中空球体内分别设置有预定数量与重量的配重珠;由此,构成一种可依不同使用需求而呈不同配重重量,并且简化制程序,降低成本;另外,通过配重珠与球体内相对滚动而发出声响,从而既可知锻炼的速度,又能达到提高呼拉圈使用时的娱乐性。(*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本技术涉及一种呼拉圈,尤其涉及一种可根据不同使用需求而可弹性调整其配重的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呼拉圈是一种相当常用的运动器具,其不仅具有运动的效果,更能达到雕塑身形的功效,故广为一般人,尤其是深受女仕所喜爱。传统的呼拉圈主要是一以塑料制成的圆环圈体,而此种传统的呼拉圈虽具有其基本的使用功能,但并无其他的附加功能,同时传统的呼拉圈收纳所需的空间亦相当大,因此便有人设计出一种“按摩呼拉圈创新结构”(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第84202913号,以下简称为参考文献)等,来企图改进传统呼拉圈在使用上的限制与缺点。又如参考文献的呼拉圈主要是在一绳索上设置多个珠体,而构成一种具滚动按摩效果的可挠性呼拉圈;然而,此种如参考文献的呼拉圈虽具有按摩的效果,但是绳索上各珠体的重量是属固定,所以对于不同使用者而言,呈固定尺寸与重量的呼拉圈并无法完全配合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如此不仅使得如参考文献的传统呼拉圈在使用上仍会受到相当的限制,对于制造者而言,欲制造不同重量的呼拉圈,需以不同的模具来制造不同重量的珠体,因而会提高整体的生产成本,进而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增加消费者的负担与支出。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它能通过调整填入在绳体上中空球体中配重珠的数量与重量,从而来改变球体整体的重量,使呼拉圈具有不同的配重重量,使之既可提高呼拉圈使用的弹性与实用性外,又可达到简化制造不同重量呼拉圈的程序,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它能因各球体中填设的配重珠与球体内相对滚动而发出声响,从而既可知锻炼的速度,又能达到提高呼拉圈使用时的娱乐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其特点是:所述的呼拉圈设置有一循环的可-->挠性绳体,在该绳体上串列穿设有多个中空球体,在各中空球体内分别设置有预定数量与重量的配重珠。在上述的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中,其中,在所述的球体周缘位于同一径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供绳体贯穿其中的穿绳孔及置珠塞孔。在上述的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中,其中,所述的置珠塞孔的孔径大于穿绳孔的孔径,并且在置珠塞孔上塞设一可供绳体贯穿其中的隔离塞块。在上述的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中,其中,所述的隔离塞块设置有一可穿入球体置珠塞孔的身部,在该身部一端形成有一外径尺寸大于球体置珠塞孔的隔离头部,并在隔离塞块上轴向设置有一贯穿身部与隔离头部并且供绳体贯穿其中的通孔。在上述的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中,其中,在所述的身部与隔离头部之间径向凹设形成有一环状的卡制槽。在上述的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中,其中,所述的隔离头部的形状是呈圆弧扇形。在上述的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中,其中,所述的隔离头部的形状是呈方块状。在上述的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中,其中,所述的隔离头部的形状是略呈圆球状。本技术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技术由于在一软性的绳体上设置有多个中空的球体,在各球体内则可填入预定重量的配重珠,如此可通过调整配重珠的数量与重量,来改变球体整体的重量,而使呼拉圈能依照不同的使用需求而具有不同的配重重量,由此,既可提高呼拉圈使用的弹性与实用性外,又可达到简化制造者制造不同重量呼拉圈的程序,从而降低整体生产成本;2.本技术由于在各球体中填设有配重珠,因此可在呼拉圈使用时,通过配重珠与球体内相对滚动而发出声响,从而既可知锻炼的速度,又能达到提高呼拉圈使用时的娱乐性。通过以下对本技术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的若干实施例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图1是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设置在绳体上相邻两中空球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隔离塞块部分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隔离塞块部分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隔离塞块部分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该呼拉圈10主要是在一循环的可挠性绳体12上套设有多个中空球体14所组成,并且各球体14是相互贴靠,以避免各球体14在呼拉圈10使用的过程中有相对于绳体12滑移的现象。请配合参见图1、2所示,在球体14周缘位于同一径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穿绳孔142及置珠塞孔144,使绳体12能在同时穿过穿绳孔142及置珠塞孔144后,将球体14串列设置于绳体12之上,同时球体14置珠塞孔144的孔径可大于穿绳孔142的孔径;并在置珠塞孔144上塞设有一隔离塞块20,请配合参见图2、3所示,该隔离塞块20用来封闭球体14的置珠塞孔144,在隔离塞块20上设置一贯穿隔离塞块20的通孔26,使绳体12得以贯穿隔离塞块20,从而可串列穿设球体14;又,在各中空球体14内分别设置有预定数量与重量的配重珠16(见图2),其中可将各配重珠16自球体14的置珠塞孔144中填入球体14内,再以隔离塞块20来封闭置珠塞孔144,使各球体14能因各配重珠16数量与重量的不同,从而具有不同的配重状态。由此,可透过调整各球体14内配重珠16的数量,来改变各球体14的配重重量,从而让不同的使用者在使用呼拉圈10时,能有不同的负重,进而达到不同的运动效果,以切实符合不同使用者的不同的使用需求,来提高呼拉圈10的使用弹性与实用性,同时对制造者而言,其仅需以同一模具制造出相同大小的中空球体14,再通过填入不同数量与重量的配重珠16,便可制造出具不同配重规格的呼拉圈10,供消费者作多重的选择,因此能适当地简化不同重量、规格呼拉圈10的制造程序,降低整体的生产成本,进而减轻消费者购买的支出与负担。在各球体14上所填设的隔离塞块20主要是设置有可穿入球体14置珠塞孔-->144的身部22,请配合参看图3,在身部22一端则形成有一外径尺寸大于球体14置珠塞孔144孔径的隔离头部24,在身部22与隔离头部24之间径向凹设形成有一环状的卡制槽28,并在隔离塞块20上轴向设置有一贯穿身部22与隔离头部24的通孔26,如此便可在将隔离塞块20的身部22塞入球体14的置珠塞孔144后,将球体14置珠塞孔144的内缘面卡入卡制槽28中,并将隔离头部24外露在球体14之外,从而由此可使隔离塞块20稳固地塞设在球体14的置珠塞孔144上,进而封闭置珠塞孔144,使球体14内所填入的配重珠16不致由置珠塞孔144中掉出(参见图2所示),同时因隔离塞块20上轴向设置有一通孔26,故可让绳体12贯穿通孔26,而将球体14串列穿设在绳体12之上(如图1所示)。另外,由于在各隔离塞块20上成型有一外露于球体14的隔离头部24,因此当将各球体14穿设在绳体12上时,可让隔离头部24顶抵在相邻的球体14上,使各球体14能因隔离塞块20的隔离头部24相互呈一定的间隔距离,并且透过以半软性材料所制成的隔离塞块20,使各球体14得以紧密贴合串接,同时,隔离塞块20上隔离头部24的形状,可如图2、3所示呈圆弧扇形,使隔离塞块20略呈一菇状的形态,另外隔离头部24也可如图4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拉圈设置有一循环的可挠性绳体,在该绳体上串列穿设有多个中空球体,在各中空球体内分别设置有预定数量与重量的配重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拉圈设置有一循环的可挠性绳体,在该绳体上串列穿设有多个中空球体,在各中空球体内分别设置有预定数量与重量的配重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球体周缘位于同一径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供绳体贯穿其中的穿绳孔及置珠塞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珠塞孔的孔径大于穿绳孔的孔径,并且在置珠塞孔上塞设一可供绳体贯穿其中的隔离塞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弹性调整配重的呼拉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塞块设置有一可穿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吉昌
申请(专利权)人:保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