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6346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由脚踏板、腓骨支具和股骨干支具组成;脚踏板与胫腓骨支具之间通过橡胶带A、B软连接固定;胫腓骨支具与股骨干支具之间通过调节式钢板连接,该钢板呈15度生理弯曲,其上设有多个根据患者股骨干长度,调节股骨干支具与胫腓骨支具间距的孔;位于脚踏板跟部后侧与胫腓骨支具后下部,通过一根调节式弹簧连接;脚踏板前部两侧与胫腓骨支具下部两侧,分别通过调节式弹簧Ⅰ、Ⅱ连接;脚踏板、胫腓骨支具、股骨干支具两侧,分别设两条其上有可调节弹性绷带的呢龙锁紧扣。胫腓骨支具两侧前部、胫腓骨支具背部,均有多个供替换所需拉力系数的弹簧及调节弹簧长度的孔。经一年临床应用DVT发成率为0。(*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康复器械,涉及下肢关节置换及骨折固定术、腓总和中枢神经损伤等,引发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功能障碍及因废用综合征引发的足下垂等的治疗康复器,尤其涉及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
技术介绍
由于下肢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骨折固定术、腓总神经损伤、中枢神经损伤后及部份妇科手术后引发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肢体肌肉的萎缩、因神经损伤而造成的肢体活动功能障碍及因废用综合征引发的足下垂等情况影响病人的手术质量,延长病人的康复周期。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外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约为50%~70%,肺栓塞发病率高达3.4%,病死率约为0.10%~0.38%。国内吕厚山等采用双侧下肢上行静脉造影对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DVT研究,显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总的发生率为47%。蔡伯蔷等对239例肺栓塞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以DVT为基础病因的肺栓塞发生率在逐年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由髋膝关节的手术量逐年上升有关。据唐泓源等对解放军总医院骨科行髋、膝-->关节置换102例患者的研究实验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第7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通常临界值0.5mg/L,说明手术后的患者存在发生DVT的高风险。患者骨折后石膏外固定或器械内固定所并发因废用综合征引发的足下垂、肌力下降、肢体肌肉的萎缩、关节僵直;腓总神经损伤引起的背伸或跖屈的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因肌张力高而引起的肌腱挛缩、肢体活动功能障碍及部份妇科手术后引发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的情况影响病人的手术质量,延长病人的康复周期。积极有效的进行功能练习,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研制适用于骨科、手显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妇科、普外科可能出现上述术后并发症康复器械,已经成为广大医务科技工作者重要研发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医疗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它由脚踏板、与胫腓骨相匹配的胫腓骨支具和与股骨干相匹配的股骨干支具组成;所述的脚踏板与胫腓骨支具之间通过橡胶带A、橡胶带B实现软连接固定;所述的胫腓骨支具与股骨干支具之间通过调节式钢板连接;位于脚踏板跟部后侧与胫腓骨支具后下部通过-->一根调节式弹簧连接;脚踏板前部两侧与胫腓骨支具下部两侧,分别通过调节式弹簧I、II连接;脚踏板、胫腓骨支具、股骨干支具两侧,分别设有两条呢龙锁紧扣,脚踏板、胫腓骨支具上各有一副呢龙锁紧扣上套有弹力绷带;股骨干支具的两副呢龙锁紧扣上均套有弹力绷带。上述的一种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其所述的调节式钢板呈15度生理弯曲,所述的钢板上设有多个根据患者股骨干长度,调节股骨干支具与胫腓骨支具间距的孔。比如,股骨干绝对长度值短的患者,卸下固定调节式钢板与股骨干支具的螺栓,将调节式钢板向上移动,然后将调节式钢板上的孔对准股骨干支具上的孔,用螺栓固定,从而使胫腓骨与股骨干之间的间距变短。如果股骨干绝对长度值长的患者,将固定股骨干支具与胫腓骨支具的调节式钢板上螺栓卸下,将调节式钢板向下移动,将钢板上的孔对股骨干支具上的孔对准,用螺栓固定,从而使胫腓骨支具与股骨干支具间距变长。上述的一种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其所述的脚踏板、胫腓骨支具和股骨干支具的内侧,均附有软垫。以上所述的一种下肢负荷下可调节式运动康复器,其所述的胫腓骨支具两侧前部设有多个供替换所需拉力系数的弹簧及调节弹簧长度的孔。以所述的一种下肢负荷下可调节式运动康复器,其所述的胫-->腓骨支具背部设有多个供替换所需拉力系数的弹簧及调节弹簧长度的孔。上述的一种下肢负荷下可调节式运动康复器,其所述的脚踏板一副呢龙锁紧扣上、胫腓骨支具一副呢龙锁紧扣上、股骨干支具的两副呢龙锁紧扣上均套有弹力绷带。下面简要介绍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关节置换、下肢手术及妇产科手术、普外科手术后患者,可在手术当天使用本技术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抬高患肢30度,先进行肌肉被动按摩,包括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小腿腓肠肌的按摩,方向由肢体远端向近端按摩10分钟。术后麻醉感消失后即可开始继续使用该康复器进行主动及抗阻力练习。用所述的康复器进行股四头肌、腓肠肌的等长收缩练习50次为一组,每2h练习1组;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20次为一组,每2h练习1组,次日晨起练习2组,循序渐进。手术后患者辅助所述的康复器进行练习,需制定系统的康复计划,由经培训具有专业知识的护理人员实施(以下同)。对于外周神经损伤患者和中枢神经损伤患者,也应在伤后辅助本技术进行练习,并应在白天及睡眠时长时间佩戴,以预防一些废用综合征的发生。技术具有以下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及积极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主要部件为改性PE加工而成,成本较低。它是以下肢支具做为支架,以仿生物力学原理,患者使用舒适、方便、易行;在股二、四头肌群、腓肠肌群处使用四组弹力绷带以增强等长收缩的抗阻力练习效果;踝关节处采用二枚可调节及可替换的弹簧以进行踝关节负荷下的背伸、跖屈及内外翻全方位活动;足下方设置一根弹簧可与两侧弹簧相互作用使踝关节处于功能位;并使关节置换的患者在功能练习时确保关节不会脱位。本技术采用的弹簧为双向调节、其拉力系数也为可调节的,以达到踝关节活动时,在背伸及跖屈时均有阻力并适用于不同恢复阶段的患者使用。辅助患者做踝关节负荷下的背伸、跖屈运动及踝关节的内、外翻抗阻力练习,可使患者恢复全范围的关节活动。运动时,患肢可在保证功能位置处达到抬高30度,更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绷带位于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小腿腓肠肌群,运动过程中对各肌群产生挤压作用,等同于抗阻力练习;脚踏板也对足底产生挤压作用,更有利于静脉回流,促进肌力的恢复。可防止关节置换患者在进行功能练习中关节脱位,及保证了外展中立位。可促进患侧肢体的血液流速以防止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生。对于中枢神经损伤引起的软、硬肌瘫的患者长期佩戴可防止足下垂。对于腓总神经损伤的患者可在负荷下进行关节功能练习,避免肌腱拉长及跟腱挛缩,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2006年18例关节置换患者为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21.5天,2007年18例关节置换患者为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6.5天;患者患肢术后七天肌力的恢复情况,经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比较,对照组术后七天肌力达III级;使用负荷下进行功能练习的患者均在术后七天肌力达到v级;运用Harris评分标准对术后采用本技术的患技进行评分,对照组术后二周评分为77.18分;实验组在术后二周评分均达到84.18分,功能评价良好;术后DVT的产生:2006年3月~12月进行关节手术1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成率为7.25%;2007年3月~12月共进行关节手术18例为实验组,DVT发成率为0。2007年行关节手术18例患者中,男5例,女13例;年龄60-77岁,平均67岁;髋关节置换16例,膝关节置换2例。还有治疗腓总神经损伤患者1例,治疗脑出血病术后并发症1例。因此,本技术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可有效避免-->术后严重并发症产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增强手术效果。(1)采用本技术辅助治疗腓总神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脚踏板(1)、与胫腓骨相匹配的胫腓骨支具(2)、与股骨干相匹配的股骨干支具(3)组成;所述的脚踏板(1)与胫腓骨支具(2)之间通过橡胶带A(1-3-1)、橡胶带B(1-3-2)实现软连接固定;所述的胫腓骨支具(2)与股骨干支具(3)之间通过调节式钢板(2-3-1)连接;位于脚踏板(1)跟部后侧与胫腓骨支具(2)后下部通过一根调节式弹簧(1-2-3)连接;脚踏板(1)前部两侧与胫腓骨支具(2)下部两侧,分别通过调节式弹簧Ⅰ(1-2-1)、调节式弹簧Ⅱ(1-2-2)连接;脚踏板(1)、胫腓骨支具(2)、股骨干支具(3)两侧,分别设有两条呢龙锁紧扣(1-1-1)、(1-1-2);(2-1-1)、(2-1-2);(3-1-1)、(3-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脚踏板(1)、与胫腓骨相匹配的胫腓骨支具(2)、与股骨干相匹配的股骨干支具(3)组成;所述的脚踏板(1)与胫腓骨支具(2)之间通过橡胶带A(1-3-1)、橡胶带B(1-3-2)实现软连接固定;所述的胫腓骨支具(2)与股骨干支具(3)之间通过调节式钢板(2-3-1)连接;位于脚踏板(1)跟部后侧与胫腓骨支具(2)后下部通过一根调节式弹簧(1-2-3)连接;脚踏板(1)前部两侧与胫腓骨支具(2)下部两侧,分别通过调节式弹簧I(1-2-1)、调节式弹簧II(1-2-2)连接;脚踏板(1)、胫腓骨支具(2)、股骨干支具(3)两侧,分别设有两条呢龙锁紧扣(1-1-1)、(1-1-2);(2-1-1)、(2-1-2);(3-1-1)、(3-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负荷下调节式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式钢板(2-3-1)呈15度生理弯曲,所述的钢板(2-3-1)上设有多个根据患者股骨干长度,调节股骨干支具(3)与胫腓骨支具(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利姜媛媛李春明宋锦石夏莹赵桂荣
申请(专利权)人:吉化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