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丕林专利>正文

泳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6188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泳镜,包括:收容有镜片的左镜框与右镜框、设置于左、右镜框之间的连接件、头带固定座及具有数个止退槽的头带,其中该头带固定座包含:组接框架及头带框架,该组接框架设置于左、右镜框的外侧,其上具有枢接轴,而该枢接轴由径向延伸设有抵扣臂,相对于该抵扣臂则延伸设有弹性臂,且,该弹性臂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支脚,两支脚分别与两个相对设置的控制臂组接;该头带框架具有枢接孔,与组接框架的枢接轴组接,另,设有穿引孔供头带穿引并使止退槽抵扣于抵扣臂上。借上述结构,当两控制臂被相对按压时,两支脚产生变形而向弹性臂往一侧推挤,此时位于相对一侧的抵扣臂则向反方向移位,达到控制该抵扣臂对止退槽解扣的操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泳镜,特别是指一种泳镜的头带可被单向止动,一旦以两根手指同时按压控制即可解扣,而能够使得头带进行松紧度调整的泳镜。
技术介绍
用于定位泳镜头带的扣具装置,依其与头带的关系可分为不可止动式与可止动式两种,其中不可止动式的扣具装置提供头带可随时作双向的松紧度调整,但是,其调整时相当的不便,必须将泳镜从头上卸下再穿上。而该可止动式的扣具装置则无须卸下泳镜,可直接对头带单向止动解扣,并进行双向的松紧度调整,能够提供调整上的便利性。现有与本技术有关的可止动式的扣具装置可参考中国台湾技术第93208471、94203155、94203156号(相对美国专利技术专利第10/873260、11/092927、11/092929号)等,该等现有可止动式的扣具装置大体上皆是借单根手指按压一按钮来达到解扣目的,其固然可提供头带松紧度调整的便利性,但是,单根手指的按压操作并非为最佳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泳镜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借由两根手指同时按压控制,而对头带进行解扣操作,以提供更为便捷、更符合人体工学的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泳镜包括:收容有镜片的左镜框与右镜框、设置于左、右镜框之间的连接件、头带固定座及具有数个止退槽的头带,其中:该头带固定座包含:相互枢接为一体的组接框架及头带框架,该组接框架设置于左、右镜框的外侧,其上具有枢接轴,而该枢接轴由径向延伸设有抵扣臂,相对于该抵扣臂则延伸设有弹性臂,该弹性臂的两端更分别延伸出-->支脚,两支脚并分别与两个相对设置的控制臂组接。该头带框架具有枢接孔,可与组接框架的枢接轴组接,另,设有穿引孔供头带穿引并使止退槽抵扣于抵扣臂上。借如上结构,当该两控制臂被相对按压时,该两支脚产生变形而向该弹性臂往一侧推挤,此时位于相对一侧的抵扣臂则向反方向移位,如此,可以达到控制该抵扣臂对止退槽解扣与否的操作。其中,该两支脚略呈拱形,可于产生变形时朝弹性臂的一侧拱起,而使得抵扣臂借枢接轴为支点朝拱起的反方向移位。又,该两支脚的厚度较弹性臂薄,且,越靠近弹性臂的一端越薄,可提高更佳变形时拱起的敏感度。其中,该头带框架与左、右镜框间进一步设有可相互嵌卡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该第一固定部为U型夹槽,该第二固定部为可供该U型夹槽嵌制,截面为T型的卡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两根手指同时按压控制,而对头带进行解扣操作,以提供更为便捷、更符合人体工学的效果,当两根手指放开按压时,头带即可调整至适度的紧度,并配合较软护垫提供穿戴舒适及更佳贴合性与防渗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泳镜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未组装护垫的后视立体图。图4为图2的正视图。图5为图4的5-5方向的剖视图。图6及图7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及组装头带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头带调整的示意图。图9为图4的9-9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参阅图1-3,本技术的泳镜1包括:左镜框2、右镜框3、连接件4、镜片5、护垫6及头带固定座7,以及头带8(参见图7)等结构,其中该左镜框2、右镜框3及连接件4采PP材质一体成型,且于该左、右镜框2、3的上缘及连接件4前缘设有包覆区33、42,用于提供护垫6成型时的包覆。另,该左、右镜框2、3分别设有收容槽20、30用于收容镜片5,而外侧内缘设有第二固定部(并参阅图5),于左、右镜框2、3分别形成截面为T型的卡座21、31。另外,于卡座21、31的前方设有扣接体,于左、右镜框2,3分别形成倒勾状凸柱22、32。该护垫6采硅胶,于镜片5植入于收容槽20、30后,透过镜片5上的穿孔50及包覆区33、42一并连同镜片成型一体,以便该护垫成型时塑料可将镜片5抓持并将该包覆区33、42充填,而可使组装更为更紧固(参阅图9)。该头带固定座7包含:相互枢接为一体的组接框架70及头带框架71,其中该组接框架70上具有枢接轴701,而该枢接轴701由径向延伸设有抵扣臂702,相对于该抵扣臂702则延伸设有弹性臂703,该弹性臂703的两端更分别延伸出支脚704、705,两支脚704、705并分别与两个相对设置的控制臂706、707组接,其中该两支脚704、705在本实施例中以相等长度设置,其厚度较弹性臂703薄,且,越靠近弹性臂的一端越薄,可提高更佳变形时拱起的敏感度(假使两支脚以不相等长度设置,该较长支脚靠近弹性臂一端的厚度,比该较短支脚靠近弹性臂一端的厚度为薄,如此可达到变形时拱起的衡平效果),且该两支脚704、705略呈拱形,可于产生变形时向特定的一侧(即朝弹性臂703的一侧)拱起,而使得抵扣臂702借枢接轴701为支点朝拱起的反方向移位。另,该两控制臂706、707在一端相连接为一体,而另一端为相远离的自由端,形成一V字型体,借该两自由端可提供便利的按压操作。且于两控制臂706、707的V字型体近尖端部设有组接体,相对于该组接体的左、右镜框2、3上设有扣接体,可借以将组接框架70组固于左、右镜框2、3上,其中该组接体于该组接框架70上形成平台700,并于其上设有定位孔708;而该扣接体则于左、右镜框2、3上一体设置具倒勾状的凸柱22、23,可与定位孔708相卡扣,如此,使得该组接框架70可组设于左、右镜框2、3的外侧上。-->该头带框架71具有枢接孔710,可与组接框架70的枢接轴701组接,且,具有第一固定部,于该头带框架71上形成U型夹槽711可与左、右镜框2、3外侧的T型的卡座21、31(第二固定部)组接一体,如此,配合上述凸柱22、23与定位孔708的组接,该组接框架70与头带框架71形成三角的固定形态,可稳固的达到组装效果。另,该头带框架71上设有穿引孔712供头带8(参阅图8)穿引,并使头带8的止退槽80抵扣于抵扣臂702上。参阅图4-8,本技术的泳镜1在常态下,头带8的止退槽80是被抵扣臂702抵止,仅可以将头带8调紧,一旦要将头带8调松时,如图7及图8所示,当该两控制臂706、707被相对按压时(如图7箭头),该两支脚704、705产生变形而向该弹性臂703往一侧(即往眼睛的方向)推挤,此时位于相对一侧的抵扣臂702则向反方向(即往远离眼睛的方向)移位,换言之,如图8所示,该抵扣臂702则被控制脱离对头带8的止退槽80抵扣,头带8即可进行松度的调整(箭头所指方向),因此,本技术可以借两根手指同时的按压达到控制该抵扣臂702对头带8的止退槽80解扣的操作,提供符合人体工学的便捷性。另,要说明的是,当两根手指放开对两控制臂706、707按压时,借该两支脚704、705变形的储能,使得该抵扣臂702回复对头带8的止退槽80抵扣,此时头带8只能进行紧度的调整,使用者即可调整至适度的紧度,并配合较软护垫6提供穿戴舒适及更佳贴合性与防渗性。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泳镜,包括:收容有镜片的左镜框与右镜框、设置于左、右镜框之间的连接件及头带固定座、及具有数个止退槽的头带,其特征在于,该头带固定座包含:相互枢接为一体的组接框架及头带框架,其中:    该组接框架设置于左、右镜框的外侧,其上具有枢接轴,而该枢接轴由径向延伸设有抵扣臂,相对于该抵扣臂则延伸设有弹性臂,该弹性臂更延伸出相对的两支脚,该两支脚并分别与两个相对设置的控制臂组接;    该头带框架具有枢接孔,可与组接框架的枢接轴组接,另,设有穿引孔供头带穿引并使止退槽抵扣于抵扣臂上;    借上述结构,当该两控制臂被相对按压时,该两支脚产生变形而向该弹性臂往一侧推挤,此时位于相对一侧的抵扣臂则向反方向移位,如此,可以达到控制该抵扣臂对止退槽解扣与否的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泳镜,包括:收容有镜片的左镜框与右镜框、设置于左、右镜框之间的连接件及头带固定座、及具有数个止退槽的头带,其特征在于,该头带固定座包含:相互枢接为一体的组接框架及头带框架,其中:该组接框架设置于左、右镜框的外侧,其上具有枢接轴,而该枢接轴由径向延伸设有抵扣臂,相对于该抵扣臂则延伸设有弹性臂,该弹性臂更延伸出相对的两支脚,该两支脚并分别与两个相对设置的控制臂组接;该头带框架具有枢接孔,可与组接框架的枢接轴组接,另,设有穿引孔供头带穿引并使止退槽抵扣于抵扣臂上;借上述结构,当该两控制臂被相对按压时,该两支脚产生变形而向该弹性臂往一侧推挤,此时位于相对一侧的抵扣臂则向反方向移位,如此,可以达到控制该抵扣臂对止退槽解扣与否的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泳镜,其特征在于,该两支脚略呈拱形,可于产生变形时朝弹性臂的一侧拱起,而使得抵扣臂借枢接轴为支点朝拱起的反方向移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泳镜,其特征在于,该两支脚的厚度较弹性臂薄,可借以提高变形时拱起的敏感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泳镜,其特征在于,两支脚为相等长度,且,越靠近弹性臂的一端越薄,可提高更佳变形时拱起的敏感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泳镜,其特征在于,两支脚为不相等长度,该较长支脚靠近弹性臂一端的厚度,比该较短支脚靠近弹性臂一端的厚度为薄,可达到变形时拱起的衡平效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丕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丕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