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58672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8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封圈,其具有高耐压性并且不发生油泄漏等问题。该密封圈安装于形成在第一构件(20)上的环状槽(21),其以被夹在该第一构件(20)和与该第一构件抵接的第二构件(22)之间的状态,将形成在所述第一构件(20)和所述第二构件(22)之间的内周侧空间(R)相对外周侧空间(Q)进行密封,该密封圈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构件(20)的所述槽(21)中、并且由环状的橡胶状弹性体制成的主体部(1a);和具有比所述橡胶状弹性体高的耐压性,并且被覆在所述主体部(1a)的外周表面的期望的范围区域的加强部(1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密封圈,特别是用于汽车、产业机械等领域的密封圈。
技术介绍
在汽车、产业机械等领域中,作为密封圈广泛使用着O型圈、D型环等。图14中的(a)是表示现有技术的O型圈100的俯视图,图14中的(b)是从图14的(a)中的A-A截面观察到的O型圈100的截面面。在图14的(b)中,箭头a方向指示O型圈100的内周侧,箭头b方向指示O型圈100的外周侧。现有技术的O型圈100具有圆环状,并只由均质橡胶材料形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公告CN101230247B号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图15中,在形成在第一构件110上的圆环状槽111内安装有O型圈100。O型圈100以被夹在第一构件110和第二构件112之间的状态下按压在槽111内,并以预定的压缩余量被压缩。在图15中,O型圈100的外周侧(箭头b方向)处于压力P的高压状态,O型圈100的内周侧(箭头a方向)处于低压状态,所以,O型圈100朝向槽111的内周侧壁面111a被抽吸,并按压到内周侧壁面111a。现有技术的O型圈100只由均质的橡胶材料形成,耐压性能低,弹力性能有限。因此,如在图15中所示,在O型圈100中产生例如线状的裂纹104,或者由于形成在第一构件110和第二构件112之间的低压侧的间隙113所产生的抽吸状态,致使O型圈100的一部分被挤出而推入该间隙113,结果形成挤出部105。在此,所谓抽吸状态是指:间隙113作为吸入口起作用,O型圈100或挤出部105被吸入间隙113的状态。挤出部105是因产生裂纹104而变弱了的O型圈100发生变形,导致破损,并被吸入间隙113而挤出的部位。其结果是,由于在O型圈100产生的裂纹104、挤压部105等,导致该O型圈100的密封性能降低,发生油泄漏等。本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耐压性,并且不会发生油泄漏等的密封圈。技术的技术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密封圈被安装于形成在第一构件上的环状槽,以被夹持在该第一构件和与该第一构件抵接的第二构件之间的状态,将形成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之间的内周侧空间相对外周侧空间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该密封圈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槽中、并由环状的橡胶状弹性体制成的主体部,和具有比所述橡胶状弹性体高的耐压性、并且被覆在所述主体部外周表面的期望的范围区域的加强部。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密封圈中,所述加强部被覆所述主体部的整个外周表面作为所述期望的范围区域。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密封圈中,所述加强部被覆所述主体部的外周表面中的、面对成为抽吸状态的所述内周侧空间或所述外周侧空间的一部分作为所述期望的范围区域。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密封圈中,所述加强部被覆位于所述槽的底面的相反侧的、面对所述第二构件的该主体部的一半的外周表面作为所述期望的范围区域。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密封圈中,所述加强部被覆所述外周表面的面临所述外周侧空间的一半作为所述期望的范围区域。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密封圈中,所述加强部被覆所述外周表面的面临所述内周侧空间的一半作为所述期望的范围区域。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密封圈中,所述加强部被覆所述外周表面的面临所述外周侧空间的一半的1/2作为所述期望的范围区域。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密封圈中,所述加强部被覆所述外周表面的面临所述内周侧空间的一半的1/2作为所述期望的范围区域。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密封圈中,所述加强部由无纺布、尼龙或比所述橡胶状弹性体硬度高的橡胶材料中的任一种增强材料形成。技术的效果利用本技术的密封圈,可以提供一种密封圈,其具有高耐压性并且不发生油泄漏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O型圈的俯视图。图2是从图1的A-A截面观察到的O型圈在沿轴线的截面中的截面图。图3是为了示出图1所示的O型圈的使用状态的沿轴线的截面中的截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O型圈在沿轴线的截面中的截面图。图5是为了示出图4所示的O型圈的使用状态的沿轴线的截面中的截面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O型圈在沿轴线的截面中的截面图。图7是为了示出图6所示的O型圈的使用状态的沿轴线的截面中的截面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O型圈在沿轴线的截面中的截面图。图9是为了示出图8所示的O型圈的使用状态的沿轴线的截面中的截面图。图10是本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O型圈在沿轴线的截面中的截面图。图11是为了示出图10中的O型圈的使用状态的沿轴线的截面中的截面图。图12是本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的O型圈在沿轴线的截面中的截面图。图13是为了示出图12中的O型圈的使用状态的沿轴线的截面中的截面图。图14中,(a)是用于示出现有技术的O型圈的俯视图,(b)是从A-A截面观察到的O型圈在沿轴线的截面中的截面图。图15是为了示出现有技术的O型圈的使用状态的沿轴线的截面中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2,3,4,5,6,100:O型圈;1a,2a,3a,4a,5a,6a:主体部;1b,2b,3b,4b,5b,6b:加强部;20、110:第一构件;21、111:槽;21a:底面;21b,21c:壁面;22、112:第二构件;22a:下表面;23:内周侧间隙;24:外周侧间隙;111a:内周侧壁面;113:间隙;104:裂纹;115挤出部;σ:压缩余量;W:直径;H:槽深度;P:压力;Q:外周侧空间;R:内周侧空间;x:轴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用于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O型圈1的示意性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从图1的A-A截面观察到的O型圈1在沿轴线x的截面中的截面图。如在图2中所示,作为密封圈的O型圈1是相对于轴线x在两侧具有O型(圆形)截面的圆环状构件。O型圈1在例如汽车、产业机械等领域中使用。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在附图中与轴线x垂直的方向上,将朝向轴线x的方向作为内周侧(箭头a方向),将远离轴线x的方向作为外周侧(箭头b方向)。如在图2中所示,O型圈1包括:具有直径W、占有该O型圈1的大部分的主体部1a,和形成在主体部1a的外周表面的期望的范围区域中的加强部1b。加强部1b是这样一种构件:其不对主体部1a的弹性变形性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如后所述具有对于发生于内周侧间隙23(参见图3)和外周侧间隙24(参见图3)的抽吸状态不会形成现有技术中的挤出部105(参见图15)的程度的高耐压性。该加强部1b被覆在主体部1a的外周表面。顺便提及,在图2等中,为便于理解,方便起见,加强部1b与实际相比夸大地增厚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a的外周表面的期望的范围区域是主体部1a的整个外周表面。相应地,如在图1中所示,加强部1b形成为被覆主体部1a的整个外周表面。主体部1a由均质橡胶状弹性体构成。作为橡胶状弹性体,例如以下合成橡胶:丁腈橡胶(NBR),氢化丁腈橡胶(H-NBR),丙烯酸酯橡胶(ACM),氟橡胶(FKM)等合成橡胶或它们的混合物。而且,主体部1a由均质橡胶状弹性体形成是指,主体部1a的大部分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圈,其安装于形成在第一构件上的环状槽,以被夹持在该第一构件和与该第一构件抵接的第二构件之间的状态,将形成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之间的内周侧空间相对外周侧空间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该密封圈包括:主体部,该主体部安装在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槽中,由环状的橡胶状弹性体制成,加强部,该加强部具有比所述橡胶状弹性体高的耐压性,并且被覆在所述主体部的外周表面的期望的范围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圈,其安装于形成在第一构件上的环状槽,以被夹持在该第一构件和与该第一构件抵接的第二构件之间的状态,将形成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之间的内周侧空间相对外周侧空间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该密封圈包括:主体部,该主体部安装在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槽中,由环状的橡胶状弹性体制成,加强部,该加强部具有比所述橡胶状弹性体高的耐压性,并且被覆在所述主体部的外周表面的期望的范围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被覆所述主体部的整个外周表面作为所述期望的范围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被覆所述主体部的外周表面中的、面对成为抽吸状态的所述内周侧空间或所述外周侧空间的一部分作为所述期望的范围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被覆位于所述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恩福油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