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蓝建友专利>正文

一种可折合球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5721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折合球杆,其中部设有互相枢接的旋转接头和调整接头。旋转接头端部设有V形凹槽,调整接头与该凹槽的相对面设有柱形孔,该柱形孔内装有弹簧和卡块,柱形孔底面还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旋合有调节螺丝,使用时可通过旋转调节螺丝来调节弹簧的松紧度。这种球杆,可用于训练练习者握杆姿式和挥杆的准确性,提高练习效率,同时还可减少对练习场地的破坏。(*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合球杆
本技术涉及一种球杆,具体的说是指一种可折合的球杆。
技术介绍
在体育运动中使用球杆的项目有高尔夫球、曲棍球、冰球、门球和马球等,初学者练习时使用的球杆一般与正式比赛用的球杆一样,都是连成固定一体的,不能折合的。初学者一般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握杆姿式和挥杆的方式,特别是高尔夫球初学者,往往无法正确击球。如果挥杆姿势或球头面位置不正确,击球时则球飞行方向跑偏,要么左弯,要么右曲,就无法飞向目标球洞。用一般的球杆作为练习杆,很难马上反映出挥杆姿式的正确与否,使练习者的姿式无法马上得到矫正,影响学习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既能马上反映出挥杆姿式的正确与否,从而提高练习者学习效率,又不会破坏练习场地的球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可折合球杆包括供使用者握持的第一节杆和连接击球部的第二节杆,其中第一节杆端部设有调整接头,第二节杆端部设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和调整接头利用销钉互相枢接,销钉的轴线方向与击球时球杆的运动方向垂直。为使旋转接头和调整接头相对固定,旋转接头的端面设有一卡位凹槽,卡位凹槽可为V形槽或弧形槽,其长度方向与销钉的轴线方向平行,调整接头与该卡位凹槽的相对面设有一柱形孔,该柱形孔内装有一弹簧,该弹簧外端部设有卡块,卡块可为球体、半球体或其他设有弧形表面物体。当第一节杆和第二节杆的轴线相互平行或重合时,卡位凹槽正对于柱形槽开口处,卡块在弹簧的带动下,被顶紧于卡位凹槽中,第一节杆与第二节杆相对固定。练习时如果挥杆姿势错误,则有反作用力传递至卡位凹槽侧壁上,当卡位凹槽侧壁上的压力大于弹簧对卡块施加的压力时,卡块被压入柱形孔内,使第二节杆绕销钉的轴线旋转,球杆产生弯折。-->根据练习者击球水平的不同,可适当调节弹簧的松紧度。为便于调节弹簧的松紧度,可在柱形孔内设一螺纹孔,该螺纹孔内旋合有一调节螺丝,该调节螺丝端部靠在弹簧末端,通过旋转调节螺丝,可调节弹簧松紧度。调整接头和旋转接头的结构可采用下述方式:调整接头和旋转接头呈互相配合的阶梯状结构,并通过其较细部互相枢接。所述的柱形孔设于调整接头粗部的阶梯面上,所述的卡位凹槽设于旋转接头细部端面上,前述的调整接头粗部的阶梯面和旋转接头细部端面为互相配合的弧形面。第一节杆端部连接于调整接头粗部柱形孔的一侧,且其轴线偏向调整接头的细部一侧,所述的螺纹孔与柱形孔处于同一轴线上且位于第一节杆外侧。这种结构,较为复杂,加工难度高,并且由于调节螺丝位于第一节杆外侧,可根据需要随时调节弹簧的松紧度,但调整接头和旋转接头的形体较大。调整接头和旋转接头的结构也可采用下述方式:第一节杆为空心管,其端部与调整接头互相套接固定,调整接头端部向内凹陷形成一枢接槽,旋转接头枢接于该枢接槽中,所述柱形孔设在枢接槽底部,前述的柱形孔延伸入第一节杆内。这种结构较紧凑,但由于调节螺丝位于第一节杆内侧,使用时无法在外部随时调节弹簧的松紧度。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几个优点: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球杆在弯折后,只需转动第二节杆,使其回位,就可继续使用;2、当球杆由于挥杆姿势或握杆错误导致球头面偏移,则会使球杆弯折,则表明其挥杆姿势或球头面不正确,练习者可及时调整握杆和挥杆姿势,从而提高练习效率;3、若击球到场地时,球杆则会弯折,可避免手臂受到伤害,同时又可减少对练习场地的破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示出了沿图1中I-I线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沿图2中II-II线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5示出了沿图4中V-V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至图5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3,包括第一节杆1、调整接头2、旋转接头3和第二节杆4。旋转接头3和调整接头2呈互相配合的阶梯状结构,其细部通过销钉5互相枢接。旋转接头3的端面呈圆弧形,其顶端设有卡位凹槽31,卡位凹槽31为V形槽,其长度方向与销钉的轴线方向平行。调整接头2设有柱形孔23,该柱形孔23位于第一节杆1外侧,其内装有弹簧22和球形卡块24。柱形槽23底面设有螺纹孔25,螺纹孔25内旋合有调节螺丝21,使用时可通过旋转调节螺丝21来调节弹簧22的松紧度。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参照图4至图5,包括第一节杆1、调整接头2、旋转接头3和第二节杆4。第一节杆1为空心管,其端部与调整接头2的内伸端互相套接固定,调整接头2端部向内凹陷形成枢接槽,旋转接头3的端部32枢接于该枢接槽中,柱形孔23设在枢接槽底部并伸入第一节杆1内。其内装有弹簧22和球形卡块24。柱形孔23底面设有螺纹孔25,螺纹孔25内旋合有调节螺丝21,可通过旋转调节螺丝21来调节弹簧22的松紧度。球杆使用时,卡位凹槽31正对于柱形孔23开口处,球形卡块24在弹簧22的带动下,被顶紧于卡位凹槽31中,使第一节杆1与第二节杆4相对固定。上述为本技术的二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如:调整接头和旋转接头的枢接方式可采用其他结构,调整接头和旋转接头也可直接加工在第一节杆和第二节杆上。凡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合球杆,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节杆和第二节杆,其中第一节杆端部设有调整接头,第二节杆端部设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和调整接头互相枢接,旋转接头的端面设有一卡位凹槽,调整接头与该卡位凹槽的相对面设有一柱形孔,该柱形孔内装有一弹簧,该弹簧外端部设有一被该弹簧顶紧于前述卡位凹槽中的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合球杆,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节杆和第二节杆,其中第一节杆端部设有调整接头,第二节杆端部设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和调整接头互相枢接,旋转接头的端面设有一卡位凹槽,调整接头与该卡位凹槽的相对面设有一柱形孔,该柱形孔内装有一弹簧,该弹簧外端部设有一被该弹簧顶紧于前述卡位凹槽中的卡块。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合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接头和旋转接头呈互相配合的阶梯状,并通过其细部互相枢接,所述的柱形槽设于调整接头粗部的阶梯面上,所述的卡位凹槽设于旋转接头细部端面上,第一节杆端部连接于调整接头粗部柱形孔的一侧,且其轴线偏向调整接头的细部一侧。3、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建友
申请(专利权)人:蓝建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