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炮筒式可旋转舞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5654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8 1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炮筒式可旋转舞台灯,包括:机箱;安装在机箱顶端且可绕机箱竖直方向旋转360°的X转轴;安装在X转轴上方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呈“U”形,由水平的底臂和两竖直的侧臂拼接而成;安装在支撑臂两侧臂上且相对分布的Y转轴,所述Y转轴可绕支撑臂在水平方向上旋转360°;安装在两Y转轴之间的炮筒式灯头;安装在灯头后端的散热器,以及安装在灯头前端且多层次分布的雾化镜头。本炮筒式可旋转舞台灯可以通过阶梯式分布且由外往内半径逐步缩小的圆形第一雾化板、第二雾化板、第三雾化板和第四雾化板对LED光源产生的光束进行逐步衰减,使得光斑衰减得更加均匀,杜绝黑斑的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灯具
,具体涉及一种炮筒式可旋转舞台灯
技术介绍
在舞台灯光领域中,经常需要用到减光组件对舞台灯具光源发射的光束进行减光处理,使光束亮度减低,进而得到预定的舞台灯光效果,减光组件一般是设置在光源附近前方。在现有的舞台灯具中,尤其是追光灯具中,减光组件一般是采用三个或三个以上重叠的减光片,以旋转式或螺旋式的方式在干涉光束的位置与不干涉光束的位置之间移动,这种结构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光束减光不均匀;根据光学原理,由于减光组件非常靠近光源,当采用减光组件减光时,光束通过减光组件的减光边界与通光孔,向远方舞台发射形成光斑,由于这种结构与光圈结构类似,减光片的减光边界一般都是平滑边缘(圆形边、直边等),因此打出的光斑的减光边界(即光斑的圆周边界)往往都是不均匀的,通常靠近中心部位的光束亮度比边界的光束亮度要高,尤其是需将亮度减到非常低的时候,这种不均匀的情况更加明显,此时,减光边界经常出现黑斑现象;(2)用于控制减光组件的驱动传动机构的结构通常都比较复杂,难以安装且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旋转方便且减光均匀的炮筒式可旋转舞台灯。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炮筒式可旋转舞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7);安装在机箱(7)顶端且可绕机箱(7)竖直方向旋转360°的X转轴(6);安装在X转轴(6)上方的支撑臂(5),所述支撑臂(5)呈“U”形,由水平的底臂和两竖直的侧臂拼接而成;安装在支撑臂(5)两侧臂上且相对分布的Y转轴(4),所述Y转轴(4)可绕支撑臂(5)在水平方向上旋转360°;安装在两Y转轴(4)之间的炮筒式灯头(1);安装在灯头(1)后端的散热器(3),以及安装在灯头(1)前端且多层次分布的雾化镜头(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炮筒式可旋转舞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7);安装在机箱(7)顶端且可绕机箱(7)竖直方向旋转360°的X转轴(6);安装在X转轴(6)上方的支撑臂(5),所述支撑臂(5)呈“U”形,由水平的底臂和两竖直的侧臂拼接而成;安装在支撑臂(5)两侧臂上且相对分布的Y转轴(4),所述Y转轴(4)可绕支撑臂(5)在水平方向上旋转360°;安装在两Y转轴(4)之间的炮筒式灯头(1);安装在灯头(1)后端的散热器(3),以及安装在灯头(1)前端且多层次分布的雾化镜头(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筒式可旋转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镜头(2)包括阶梯式分布且由外往内半径逐步缩小的圆形第一雾化板(21)、第二雾化板(22)、第三雾化板(23)和第四雾化板(24),所述第四雾化板(24)的后方还安装有束光板(25),LED光源安装在束光板(25)后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筒式可旋转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5)左右两侧的外壁上各安装有一个侧灯(9),所述侧灯(9)通过Y转轴(4)固定在支撑臂(5)的外侧壁上。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升智杨斌肖武姜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斯芭克舞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